诗词是插花,诗词是文苑奇葩,采撷一朵别在文章的衣襟边,很浪漫。这种传统装饰,在文字的世界是最昂贵、最精致的装饰。因为它选用经过时间的河流冲淘后留下的最闪耀的真金名句铸造而成。
本段精美的排比比喻句盛满了化用的古典诗词,犹如一束束芳香艳丽的花朵,灿烂了阅卷教师的眼睛,突出了忘记与铭记的辩证关系,诗的光芒悬浮在文字上空,灿烂成一片文采飞扬的云霞。让疲劳繁重的阅卷突然变得兴奋。
(二)
历史底蕴是以厚重的历史积累作为强大的写作之源,以典型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材料,将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结合,表达作者对话题或事物的深刻看法。我们同样通过高考作文的片断来感受历史底蕴之美。
例段:独上高楼
一、李白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ní)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áo)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温馨点拨】:
历史是生命的歌,历史由一串串生命构成,留在历史篇章中的生命,必定是生命的范本。历史的琴键高扬的就是这些生命的旋律。生命最精彩的火花在他们身上绽放。这些火花同样可以点燃作文的灵感。
文段选取李白抛开人们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的经典例子,突出了个人愿望与别人的期待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历史人物对人生的选择,为后人提供了典雅的生命范本,他们举世公认的成就与品质,自然成为许多话题的铁杆论据。所以有很多历史人物的生命需要我们去关注、发掘、思考。因为相对我们的文章而言,他们是多功能、全方位的写作材料。
关注生命,就要关注历史,从历史的血库里提取生命的基因,思索生命的价值。
(三)
文学底蕴是指文章从古今文学作品中吸取素材,或扩展细节,或演绎情节,或新编故事,以表达新的主题。
例段:《孔雀东南飞》新传
(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谁能知道她的苦衷?
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的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山一般的朴实沉稳吧!
【温馨点拨】:
故事新编很新颖,一个熟悉的故事突然有了新的传说,当然能勾起心中的好奇。故事新编就是这样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此文段借助古诗《孔雀东南飞》别出心裁,大胆设计,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突出“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这一文章主旨。这样的“故事新编”,给人新奇的创造感。
新编故事只要抓住主题、围绕主题,尊重原作也罢,推翻原作也罢,都可以。
(四)
民俗底蕴是指在文章中表现出民俗文化特征,将生活中的文化传统精炼地表现出来,使文章富有较强的民俗文化气息。
例段:人情与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