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发展,从而维护本国的利益。
因此,巴西的“大国外交”战略是随着国际战略格局和自身条件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卢拉政府的外交政策是这种外交战略的延伸和发展,并进入一个更加活跃的时期。
笔者以为,巴西推行“大国外交”战略有两个重点:一是强调发展同南美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二是重点发展同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大国的“新兴大国关系”。前者是巴西“大国外交”的基础和出发点,巴西在这一领域所要发挥的是“领导者”作用;后者是巴西“大国外交”所要依靠的政治力量,巴西是其他发展中大国的“同盟者”。这两个重点是巴西“大国外交”战略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巴西实现其世界大国目标的“两个轮子”。 二、巴西与其他南美国家的关系
实现南美国家的“地缘一体化”,是巴西“拉美睦邻外交”的集中体现,其进程就是以南共市为核心向外延伸,最终建立一个将南美国家联成一片的经济实体。兰普雷亚1995年4月在陪同卡多佐总统出访美国时明确指出,“南共市现在是我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和美国。毫无疑问,它也是我们走向南美一体化的第一步,是南美地区对现代国际关系的挑战所作出的合情合理和影响深远的回应。南共市增强了我们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加强了我们同邻国现有的贸易联系,扩大了我们的经济规模。”(注:Luiz Felipe Lampreia, \Diplomacia Brasileira: Palavras Contextos e Razes\, Prefácio, Lacerda Ed, Rio de Janeiro do Brasil, 1999, p.113, p.116.)
1994年12月17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国在巴西的黑金城签署议定书,决定建立南共市关税联盟,并从1995年1月1日起实行对外共同关税。10年后,当4国首脑于2004年12月17日再次聚会黑金城时,南共市已有了智利、秘鲁、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6个联系国,形成了“4+6模式”,扩大了南共市的地域范围和影响力,为南美国家共同体的建立
奠定了基础。南共市还与南部非洲关税联盟(由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和斯威士兰5国组成)和印度签署了关税优惠协议,相互给予近千种产品的关税减免优惠;南共市正在与埃及、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等国家和区域组织谈判关税优惠和贸易协议。南共市还加强了内部的协调机制,如建立常设代表机制,设立“结构性差别补偿基金”,为经济实力较弱的成员国提供融资帮助,以及在2006年12月31日前建立南共市议会以加强彼此间的政治和外交协调能力,等等。
南共市为巴西改善和加强同南美邻国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巴西融入拉美国家、建立拉美经济和政治联盟铺平了道路。正是在南共市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巴西提出了建立一个类似欧盟的南美国家共同体的构想。卡多佐总统于1999年倡议举行南美国家首脑会议,得到南美国家的积极响应。2000年9月,第一届南美国家首脑会议在巴西利亚举行。这次会议发表的决议指出,南共市和安共体将相互开放市场,以便构筑一个涵盖整个南美洲的共同市场。2002年,第二届南美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卢拉政府执政后,继续把建立南美国家共同体作为重大外交任务。2004年10月,南共市和安共体在乌拉圭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2004年12月,南美国家共同体如期在秘鲁的库斯科成立,这个共同体由南共市4国、安共体5国以及智利、圭亚那和苏里南等共12个南美国家组成,成员国的国土面积总计为1700万平方千米,GDP总额达9700亿美元,人口为3.6亿,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南共市的发展和深化,南美国家共同体的成立是巴西大国外交政策的重大成果。虽然其他南美国家对这个共同体有着不同的看法,如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的国家元首没有出席这次会议,各国对如何协调南美共同体与南共市、安共体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同的想法,然而,南美国家共同体的成立确认了巴西在南美洲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笔者以为,巴西取得这些成果与其近年来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近年来巴西通过对拉美国家的外交斡旋,在南美国家中逐渐树立了威望。巴西曾成功地调解巴拉圭的军事政变,调解委内瑞拉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政治冲突,妥善解决秘鲁与厄瓜多尔之间的领土争端和军事冲突,等等。在这些外交活动中,巴西充分展示了它的外交能力。2004年1月美洲国家特别首脑会议召开之前,美国报纸大肆渲染拉美地区出现了一股“左倾化”和“反美”趋势。卢拉利用与美国总统布什会谈的时机,“断然否认在拉美地区存在一个反美运动”,他还强调,“查韦斯总统不可能把委内瑞拉变成一个恐怖主义国家,变成一个洗钱的国家或者为恐怖分子提供假证件的国家。”巴西的公正立场得到了拉美国家的赞赏。
(2)巴西改变了多年来对邻国漠不关心的态度,开始向较为贫穷的邻国提供资金和贸易上的帮助。巴西《时代》周刊发表的报道说,作为卢拉政府外交政策的“金融手臂”,巴西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南美大陆一体化的计划,即对南美2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30亿美元的信贷支持(注:Isabel Clemente, \Soy Loco por Ti, América\, poca, 2003-12-29.),其中包括支持玻利维亚修建一条经巴西领土出口其天然气的管道建设项目;与秘鲁共同投资建设巴西—秘鲁公路,以打通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通道等。2004年2月4日,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4国的代表签署了修复4国间铁路运输网的意向书。根据这个意向书,4国将联手修复从巴西圣保罗桑托斯港通往智利安托法加斯塔的铁路线。这条铁路线全长7000千米,可将货物运往太平洋沿岸港口,有利于对亚洲国家的出口。这条铁路也称为“两洋铁路”,打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陆地联系,沿途国家的大豆、化工产品和矿产品将通过这条通道运往大西洋或太平洋。(注:Alexandra Penhalver, \Recuperao de Ferrovia Ligará Brasil ao Chile\, O Estado de So Paulo, 2004-02-05.) 在贸易方面,巴西决定购买阿根廷的小麦、玻利维亚的天然气和委内瑞拉的石油,而过去巴西大多是从南美以外的国家进口这些产品的。为促使南共市与安
共体达成自由贸易协议,巴西在与安共体的农产品贸易谈判中作出较大让步。哥伦比亚也是拉美重要的产糖国和糖出口国,它担心结成自由贸易区后,巴西的糖出口对其构成威胁。为了消除哥伦比亚的顾虑,巴西决定不将蔗糖列入自由贸易的产品目录。巴西还同意安共体对牛肉和鸡肉实行进口配额管理。巴西的让步显然是有其政治考虑的。一些专家认为,巴西放宽对安共体的贸易要求,主要目的是阻止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渗透(注:Raquel Landim, \Agrícolas aos Andinos\, Valor Econmico, 2004-01-08.)。巴西还加大了对邻国的投资。据统计,最近10年,巴西已逐渐成为阿根廷的主要投资国之一。2002年,阿根廷遇到经济危机时,欧洲国家和美国的企业纷纷撤资,而巴西企业却在继续投资。1994年以来,巴西企业在阿根廷的投资累计达37.3亿美元(注:Coluna Economia, \País é um Dos Principais Investidores da Argêntina\, O Estado de So Paulo, 2004-12-27.)。
(3)巴西在事关地区安全和稳定的问题上表现出坚定的立场。在美洲国家组织内,巴西旗帜鲜明地对美国提出的一些有损于拉美国家主权、干涉拉美国家内政的举措表示异议,得到了拉美邻国的尊重。在2004年美洲国家国防部长会议上,巴西明确表示,不同意动用军队开展缉毒和反恐、把军队变成一支警察部队的做法。巴西的立场实际上是反对将拉美国家的军队置于美国的反恐战略之下。2004年年初,美国国务院批评“委与古结成联盟将对拉美的民主造成不稳定”,美国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在记者招待会上批评查韦斯在拉美没有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认为委内瑞拉因支持古巴政权而导致同哥伦比亚的关系恶化等。巴西对此明确表示,“不赞成”美国的说法,认为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是“不好的”。(注:Denise Chrispim Marim, \Países Acumulam Atritos Políticos e Comerciais\, O Estado de So Paulo, 2004-01-10.)在美洲国家组织首脑会议上,美国提出将反腐败列入该组织的原则之一,主张对卷入腐败丑闻的国家进行惩办,甚至将其排斥在美洲国家组织之外。巴西则表示,认定一个国家是
否属于腐败国家的标准并不确定,而且美洲国家组织已有民主条款,可以动用该条款对有关国家进行制裁,从而婉拒了美国的建议。巴西的立场得到了拉美国家的信任和支持,挫败了美国企图控制拉美国家的图谋。对此,《纽约时报》在2004年发表的一篇年终报道说,“美洲已不是过去的美洲。这一地区的国家在很长时期里都被视为‘听话和值得信赖的盟友’,现在它们都公开表示不同的意见,在贸易和安全问题上公开表示不同的看法,一些国家认为这是仇视它们的国家利益。”(注:Chistopher Marquis, \America Latina no Teme Mais EUA\, The New York Times, 2004-01-09.)
(4)巴西努力维护和推动南共市的发展,为建立南美国家共同体奠定了基础。南共市建立10年来走过了曲折的道路。1994~1998年,南共市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迅速增长。1999~2004年,南共市经历了巴西和阿根廷的两次经济危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波动较大,贸易争端特别是巴西同阿根廷之间的贸易争端不断,显露出南共市自身的某些弱点。但是,巴西依然把南共市的发展列为外交的核心,积极与阿根廷进行磋商。两年来,南共市不仅没有后退,而且在艰难的环境下得到了发展。一是成员国间的贸易有所增长,建立了一些协调机制,如设立了南共市常设代表委员会,并请阿根廷前总统杜阿尔德出任委员会主席。二是继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之后,2004年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也相继成为联系国。另外,墨西哥也表示有兴趣成为新的联系成员国。三是巴西在其外交活动中注意发挥南共市的集体作用。2004年卢拉总统访问印度时,特意邀请杜阿尔德随同出访。这种随访的意义在于,它表明巴西的确是在关心本地区的自由贸易,并将南共市其他成员国也带入到它同“新伙伴”国家的谈判中来。 上述外交活动表明,巴西关心和维护本地区的民主和政治稳定,愿意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愿意在国际事务中为本地区争取更多的利益,从而得到了邻国的支持。这种互信的建立对于发挥巴西的领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有利于巴西加强同这些国家的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