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大国外交”战略
吴志华
【作者简介】吴志华,曾任《人民日报》常驻巴西记者、首席记者,现任人民日报国际部高级编辑。(北京 100733)
【关 键 词】巴西/外交政策/大国外交/南美/发展中国家 【参考文献】
[1]Luiz Felipe Lampreia, \: Palavras Contextos e Razes\, Prefácio, Lacerda Ed, Rio de Janeiro do Brasil, 1999.
[2]Amado Luiz Cervo & Clodoaldo Bueno, A Politica Externa Brasileira: 1822-1985, Editora tica S.A.So Paulo, 1986.
[3]Raquel Landim, \ícolas aos Andinos\, Valor Econmico, 2004-01-08.
[4]Serguei Lavrov, \ática\, Jornal do Brasil, 2004-11-22.
[5]Denise Chrispim Marim, \íses Acumulam Atritos Políticos e Comerciais\, O Estado de So Paulo, 2004-01-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战略新格局,巴西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巴西在继续稳定与美国和欧洲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发展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同拉美邻国和发展中大国的关系,以便在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进程中,体现和发挥巴西作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政治作用和影响力,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中为巴西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卢拉政府执政两年来所推行的外交政策以及在国际上展开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外交活动,是巴西外交新战略的体现,是前
政府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 国际关系
2004年,巴西政府继续奉行“大国外交”政策,展开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外交活动。卢拉总统先后出访印度和中国,出席在墨西哥举行的美洲国家首脑特别会议,在秘鲁主持南美国家共同体成立大会等。同时,巴西先后接待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俄罗斯总统普京、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韩国总统卢武铉、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黎巴嫩总统拉胡德、加拿大总理保罗·马丁以及一些拉美国家领导人的到访,并与这些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合作协定。在2003年就任总统的第1年,卢拉出访27次,足迹遍布全球,其中包括对非洲5国和中东5国的国事访问。卢拉总统就职两年即已出访了35个国家,巴西工商外贸部长则走访了50多个国家。卢拉政府的外交活动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巴西大国外交的风范和特点。 一、从“美国化外交”到“大国外交”
巴西是南美大国,其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的48%,其经济实力在南美洲首屈一指。然而,巴西却是南美洲惟一讲葡萄牙语的国家,也是接受非洲黑奴最多、受非洲文化影响最深的南美国家,这在绝大多数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南美国家中显得别具特色。正是由于这种文化背景和语言的不同,在很长历史时期内,巴西与南美邻国往来并不密切,甚至相互之间还存在着隔阂和戒心,巴西在南美洲的政治影响力也就十分有限。
1902年,罗德里格斯·阿尔维斯就任巴西总统后,任命里约·布朗科男爵为巴西外交部长。布朗科是一位学识渊博、卓有远见的外交家,曾任巴西驻巴黎、利物浦的总领事,巴西驻德国公使衔参赞等。19世纪下半叶,美国在美洲大陆崛起,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势力逐步“淡出”美洲。布朗科清醒地看到了这种不可逆转的新趋势,他指出,美国已是美洲最强大的国家,正在成为世界上新的
经济大国和军事强国,拉美必将落入美国的势力范围,拉美也不可能组成一个能够与美国抗衡的集团。为此,巴西必须搞好与美国的关系,这是保障巴西国家安全与利益的必要条件,也是解决巴西同其邻国领土和边界问题的基础。他为巴西制定的外交战略是,“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支持华盛顿的对外政策。”(注:Luiz Felipe Lampreia, \: Palavras Contextos e Razes\, Prefácio, Lacerda Ed, Rio de Janeiro do Brasil, 1999.)1905年1月,巴西政府将其驻美国外交机构升格为大使馆,这是巴西第1个驻外大使馆,著名法学家若阿金·纳布科被任命为首任驻美大使。 正是在里约·布朗科制定的这一外交战略指导下,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巴西把“尽可能地”搞好与美国的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或被动地“与美国结盟”,支持美国在美洲和世界范围内的活动。为此,有人将20世纪的巴西外交称之为“美国化外交”或“美国主义外交”。(注:Amado Luiz Cervo & Clodoaldo Bueno, A Politica Externa Brasileira: 1822-1985, Editora tica S.A.So Paulo, 1986, pp.57-67.)巴西通过这种与美国结盟的外交战略,不仅有效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防范南美邻国的“威胁”,而且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布朗科在1902~1912年担任巴西外长期间,借用美国的政治影响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妥善地解决了巴西与10个邻国的领土划界问题,使巴西疆土扩大了90万平方千米。巴西从此没有同邻国发生过边界争端、冲突或战争,为巴西创造了持久的和平环境。一战和二战期间,巴西站在美国一边参战。二战后,巴西积极倡议接受美国主导下的泛美主义。冷战时期,巴西又追随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与美国结盟的外交战略下,巴西得到了美国经济上的援助和政治上的支持,美国也成为巴西20世纪最大的原材料和食品出口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战略力量开始了重新分化和组合。美国利用其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大力推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一个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新秩序;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则主张世界多极
化发展,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和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同时,由贸易、金融和信息产业带动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深。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为本国产品打开更多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着双重的挑战,希望建立一个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将影响巴西今后的发展道路。作为南美最大的国家,巴西只有调整外交战略,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才能在未来的世界新格局中占据主动和重要的地位,才能够在国际事务决策中发挥政治影响力,为国内经济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提供保障。卡多佐总统认为,“时代在改变,我们必须随着时代而改变。”“两极的结束并非有利于一极的形成。在这个多极的世界里,巴西应当是其中的一极。”“巴西是世界大国之一,希望今后能实行一种更有进取性的外交政策。巴西应当跻身于世界政治舞台之中,而不应该在作重大国际决策时被排除在外。”1996年7月,巴西外长兰普雷亚在巴西最高军事学院发表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卡多佐政府的外交政策。他说:“巴西外交是全方位的、非排他性的。巴西同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亚洲有着平衡的关系。??在巴西所发挥的国际作用上,我们努力与其他国家加强和建立伙伴关系。我们愿把这种伙伴关系推进到世界的各个地区,特别是那些最有活力的地区,如亚洲国家。”
在卡多佐总统执政(1995~2002年)的8年中,巴西大力推行“大国外交”和“总统外交”,积极发展与其他拉美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协调与其他拉美国家的对外政策,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主动修复和增强与欧洲和美国的关系,特别是着力于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与巴西20世纪70年代以后所强调的谨慎的、低调的、“负责的实用主义”和“非自动结盟”的外交政策形成了鲜明对照。
那么,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战略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巴西有哪些条件来改变它的“美国化外交”,进而推行“大国外交”呢?
第一,巴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巴西已经从20世纪初的“农村—农业社会”进入“城市—工业社会”,有了自己较完备的民族工业体系,现代农业发展迅速。20世纪70年代以后,巴西的GDP一直名列西方国家前10名,成为20世纪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巴西建立和巩固了议会民主制度。政局稳定、经济复苏的新局面增强了巴西人的自信,这种变化自然也会反映到巴西的外交政策上。
第二,来自阿根廷等拉美邻国的安全威胁已消失。90年代初,巴西和阿根廷都表示不再发展核武器,同意相互监督,由此达成互信,并联手建立了南方共同市场。这与20世纪初两国都想争夺地区霸权的形势有了根本性的不同。 第三,巴西对美国的经济依存度下降。20世纪上半叶,巴西对美国出口占其外贸出口总额的30%~56%,从美国的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30%。美国还是巴西最大的直接投资国。20世纪末,巴西外贸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主要贸易伙伴基本形成了美国、欧盟、拉美和亚洲“四足鼎立”的格局。巴西外长兰普雷亚说,“在巴西的对外贸易中,美国和亚洲各占1/5的份额,欧盟和拉美则各占1/3。”(注:Luiz Felipe Lampreia, \Diplomacia Brasileira: Palavras Contextos e Razes\, Prefácio, Lacerda Ed, Rio de Janeiro do Brasil, 1999, p.113, p.116.)此外,巴西的对外贸易已从20世纪初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面向少数几个欧美国家转变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并重、面向全球市场。而且,受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巴西对美国出口受到限制。因此,摆在巴西面前可供选择的道路就是开拓新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市场自然成为巴西的优先发展目标。
第四,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旦美国单边主义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形成,必然对巴西不利。作为拉美的第一大国和最大的消费市场,巴西将受到美国更大的政治、经济甚至是军事干预的压力,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将受到影响。可供巴西选择的出路就是与其他发展中大国联合起来,推动世界向多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