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 - 蔡礼旭老师主讲(3)

2025-08-09

成长会带给一个人喜悦,开智慧会带给一个人法喜,真有味道。刚刚这一段要达到一个长远的目标,必需从眼前一步一脚印踏起,最后这一段讲了 [蛾子时术之],蛾子是指蚂蚁,那蚂蚁呢,时时刻刻衔土,找寻它的房子,这个蚂蚁有没有说今天是礼拜天,我要放假一天?没有,它非常单项耕作,这个求学问要契而不舍,长时薰修,所以《弟子规》说,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就通了。所以求学问确确实实要不断努力,不能半途而废,所以我常常说一个人要成就学问,就好像面对80万大军看电视剧,都会突然有一点联想,一个人要成就学问,就好像赵子龙救阿斗,怎么救?抱在怀里杀出一条血路,面对我们的坏习惯,能不能有丝毫的迟疑,说明天再改,后天再改,你这么一迟疑,这些大军又把你打回来。到最后你可能原地打转,谁是阿斗啊?恶习,是阿斗啊,阿斗是你的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把它保护好要让它杀出重围,所以呢不能松懈。我们在学问有所成就了,这时就没问题,你可以游步十方都没问题,通达,强立而不反,强立而不反,就可以转化别人,感化别人,你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个水平,能够存入这个境界,那你的亲友就什么时候得到教化,达到离苦得乐,所以成就自己真正的挥汗如雨是为了赶快去成就别人,那我们看下一段。

下一段呢,提到了很多学校里面的管理方法,我们来看一下,「大学始教?记曰:凡学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我们古代人在论理道理在论开之后,结尾都拿什么?是拿一句经典的文字就告诉大家,不是我个人的意思,不然你讲完事,都是你个人的意思,都会想说:“那是你说的。”诸位老师,我们在讲课讲完之后都会举《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没有?所以呢我们的文章论理结尾都是拿古圣先贤经典的教诲,很稳重,很厚实,假如一个人跟你讲话呢,开口闭口都是“我觉得”“我认为”,你听完之后啊,你相不相信他?你觉得那是他说的,是吧,这个大学一开始的时候,它是皮弁祭菜,这个皮弁,是指穿着礼服很庄重,参加开学典礼。现在这个时代都觉得方便就好。方便呢太过了就变成了随便,所以只想到自己方便就不会想到团体的,一个团队的精神。所以我们还是鼓励一个学校穿校服。当然校服不要选得太丑,得很漂亮、很庄严,让学生穿起来很欢喜,而当每一个人都很庄重、肃穆礼服的时候,整个的开学典礼的气氛就很庄重,而这种庄严肃穆啊,收摄孩子比较燥动的心。让他安住,理解到要上学了,要专心了,祭菜,是一个礼仪,代表开学典礼祭祀古圣先贤,让学子对古圣先贤老祖先先生起一个尊重向往,示敬道也,代表对道德学问的恭敬,第二个,宵雅肄三,官其始也。以前的读书人志在圣贤,志在造福于民,所以他们的出路大部分是当官。那现在也没这么多官可以当,其实啊,他到企业去当主管也算啊,学问不要解死了。宵雅肄三是指《诗经》里面的小雅,雅里面有三篇文章叫《鹿鸣》《四牡》及《皇皇者华》,这三篇文章叙述一个读书人立志爱国,立志报效国家的这种情操,所以以这种故事去引导他,他就建立起报效国家的情操、情谊。它告诉我们一切要慎于开始,假如你第一天上学穿着花花绿绿的,还穿露背装,尊敬学问吗?所以不可能。所以要慎于始,任何一个开始你都要谨慎对待,它会影响到他一开始的态度,好。再来「入学鼓箧,孙其业也」。这个孙呢,就是让他谦逊,谨慎,面对学习,进入大学,鼓,鼓可以振奋人心,也是收摄他的心,箧是书夹,装书的书包。把它打开来,拿出第一本书,很认真的要开始学习,孙其业也,这都是一种礼仪。但是这些动作啊,让人产生内心的恭敬。所以我们面对古代人这一些礼仪,不要只看外在,你一看外在就会觉得呢很烦,你更应该去理解到它内在的本质,是恭敬。而当你抓住这个本质是恭敬,理解之后你就会把它活用在现在的社会生活当中,所以才会学得活。那我们看一下现在这一些做法,

适不适合在现在的学校里面用,适不适合,适合啊,你开学典礼啊,这些动作一做,开学典礼的时候对孔夫子行三跪九叩礼,学生看了,他们会在那里交头接耳,会在那里讲话吗?不会,你当下的气氛就营造出对学问,对圣贤的恭敬。好,所以这个有赖于我们这些教育从业人员,细细思考,这些礼仪不可废,什么样的礼仪才可以摄心,产生恭敬心。这个值得研究。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我们说,没有威严的话很难把孩子教好,所以要恩威并施,那聊到这一句啊,这涉及到一个很敏感的话题,什么敏感话题?孩子能不能打?因为这里有摄影的关系,所以我说话就要特别的谨慎,因材施教啊,我们往往在理解一个事情的时候啊,只在外在的表相看结果,只在枝末着眼,你说不打,你就在那里打、不打转来转去,我们请问一下,为什么打?为什么不打?你的存心是什么?所有的要先从存心去思考,这根本,所以我们的存心是要把这个学生怎么样?教育好。既然我们存心要把这个学生教好,所以因材施教啊,要他能接受,他能得利嘛。再来研究方法,这个孩子,你骂两句他马上眼泪掉下来,低下来很惭愧,就像我这样的学生你要不要打?不要打嘛。所以我很侥幸。我父亲从未打过我。真没有。每次我犯了大过,我的父亲真是太生气了。棍子拿在手上,你给我进来。这个时候我脚步非常缓慢,我的爸爸奶奶在旁边做了一个动作,被人家亲是活该,谁叫你不遵守规矩,不只这样讲,这样讲完两个老人家就一起上楼去了。我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所以每一次犯错,脑里就想着一定要接受教诲,因为没有援兵,然后我妈妈一句话都不讲,就坐在旁边看我爸爸训我,然后我妈妈头都低低的。因为看我我会怎么样,用一种可怜的眼神看着她,她怕她也撑不住了,所以不看我,但是很奇怪,当我们生起惭愧心的时候啊,父亲脾气就自然而然降下来,然后就开始训我,每一次都说啦,我们两个都没什么口才,为什么你的口才这么好?我说我父亲的口才很好,他每次训我的时候都不用打草稿,我就从这点点滴滴中学出来的。我妈妈听到这里就说啦,你小时候啊,每一次你父亲讲一堆,我都在想你到底懂不懂啊,我就跟我妈妈讲,我确实听得懂,尤其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你要自爱一点,你自己自爱,人家才会敬你,才会尊重你,你自己糟蹋自己啊,别人就不会疼爱你,他就一直讲自爱自爱。”我妈妈都在想,我到底有没有听懂。其实孩子的领会力很强,甚至于人与人的沟通不是只有文字啊,而是心哪。父亲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用心啊,我们领受得到,所以孩子只要有惭愧心,只要有反省的心啊,棍子不要动了。但是假如你遇到的孩子啊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棍子,那你就看着办吧。诸位老师,我没有说可以打,但是我们为人父母的确确实实你要观察孩子的这种性格,能够让他改过的方法,那你就自己斟酌,那学校环境现在确实不太适合,怎么样?在台湾动一次棍子你可能要花10万人民币。因为家长他假如不明理,他就觉得你打了我的孩子,他就恶言相向甚至告上法庭,那你就没这个必要了。所以我们当老师的要顺势而为,尽心尽力顺势而为。以前为人父母,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打,你看二十年前,回家敢不敢讲,不敢。因为讲了之后还会再打一顿,隔天父母领着孩子去谢老师。老师,感谢你对我的孩子特别的关怀,特别的教训,还感谢老师。这个动作一做下去啊,孩子往后敢不敢造次啊,父母与老师联手,我哪还有生存空间,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个好孩子吧!好,夏楚二物啊,当然不单是棍子,更重要的还有一种是你的威严,在孩子心目当中的这种地位。假如你有这种威严,这种地位,你讲的每一句话对他都会有一种摄受力,都有一种质疑,他的力量出来,那打孩子什么时候不能打了呢,我讲给父母听。现在这个空间你们还是谨慎一点,不能打了就算了,但是要建立你的威严。我们假如打他的时候,他的眼神里对你只有恨意,

这个时候就不能再打,再打下去绝对是冤家对头了。这个时候你只能以德感化他,给他谆谆教诲。好所以我们还是要善于去观察,善于去拿捏。

好,下一句「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这个在古代呀,一定是大祭,大的祭典之后,去视察这些大学里面的学子的学习状况很好,因为呀不会常常有事没事跑到学校去看,师也好,学生也好,教学教从容,比较从容所以游其志也,让他的志向很自然的去发展。看现在的教学有没有这样,现在是三天两头去学校看一看,学校的学生要表演一些什么给我们看,一个学期有多少活动啊。我以前教书的时候感受很深,学生搞一个活动心很浮燥,慢慢把他的心定下来了,下一个活动又来了,真是疲于奔命啊,我们要确确实实了解教学的目标在哪?在养孩子的人格,德行啊,不是给他一大堆活动,给他一大堆花拳秀腿的东西。所以从事教育的人,真正要为孩子的德行教育负责任哪。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这个提到了就是常常观察一个孩子目前的学习状况,观察的过程不要急着去指正他,要去引导他,稍微观察他,把他整个才情都掌握好了,时机点抓好了,就可以去引导他,他也会觉得老师的言语之中流露对他的关心,这个时候你再指导他,他也会很能接受,一个人很多的心境转化都有一个过程,你也不能急燥。因为我们老师每天对他喋喋不休会产生什么效果?他会觉得我们很烦,所以你观察久久给他一句,这么一句对他的心灵很震动,那你往后讲的一句话,他都会很重视。再来,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幼者除了很小年纪的人之外,这里指的是新加入学习的这一些学子。好,刚到一个学习环境啥都搞不清楚,所以马上就举手问一堆问题,恰不恰当。不恰当。连状况都还没搞清楚,不适合发问,最好要坐一阵子把老师现在讲的什么课本讲到哪里,来龙去脉搞清楚了,然后上课的规矩应该怎样去互动,搞清楚了,这个时候才适合什么,发问问题,所以无规则不成方圆,上课的规矩也应该建议起来,所以叫学不躐等。学习也有所规矩,遵守纪律,不要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此七者,这七项做法,是教育里面的一个伦理,教育里面的一个方法叫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从政的人就要先学会如何办事情,读书人就必须先立定志向,所以讲到这里我们这个“志”已经出现多少次了?好多次。诸位老师,您从这个门出,您立了什么志了?好成圣成贤。来给这位老师掌声鼓励。人有志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所愿不得,所以要有这个志向,好。那我们办这个班立的是什么志?噢,范仲淹的志,我们一下次办活动就找一张范仲淹的照片,让他来给我们提醒提醒,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好,我们接着看下一段是教学的内容,应该含设哪些内容。

念一下:「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敬孙务时敏,阙修乃来]其此之谓乎。这个教学内容我们一开始,时教必有正业,就是在学校里有固定的作息制度,固定的学习内容,春天学什么,夏天学什么,秋天学什么,都有固定的课程,那现在我们的课程普遍都是第一节语文,第二节数学,第三节自然,第四节社会,第五节音乐,第六节美术,第七节体育。上来有什么效果,他的脑子在想什么?好像很丰富,每天他脑子都在想第一节上什么,第二节上什么,第三节想,第四节再想,所以古代教学它比较强调专一。现在学《弟子规》就把《弟子规》学好,现在学《孝经》就专注把《孝经》学好,这一科,就花这一两个礼拜,这一两个月把这科学透好好把它扎实,下一个月再换下一个科目,心是定的,心不定绝对学不到智慧,学不到真实学问。净寂光通达,心是定的,心要清净,自性本善的智慧才能散出来,所以诸位老师您去观察一下现在十八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你看得出定性吗?因为他们就是学一大堆,学得很杂之后出来的。所以为人师啊,在这

一点上要谨慎去对待,我是在小学任教,所以我学《弟子规》啊,就让他们扎扎实实给他们学上三个月,学上五个月,我们就见缝插针,形势比人强,不要硬干,但是只要你有那一份心,你看我什么时候教《弟子规》,我所教的科目啊,数学、社会、伦理、健康、体育,请问我教这么多科都在教什么?都在教《弟子规》。因为所有的行为都是从心发出来的,所以我讲健康,就会导回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我甚至在教自然科也可以教德行。比方说他看到青蛙,青蛙比方说在一条河流发现很多青蛙,青蛙的身体颜色会跟岩石的接近,所以你教他背青蛙分成10种,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哇,背了之后,跟那个行为有没有关系,跟那个德 行有没有关系,没关系。我就跟他们说,连青蛙都懂得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你们懂不懂得保护自己的生命,甚至于你们懂不懂得保护自己的生命,甚至于你们懂不懂得保护你自己的思想,你看你们都不懂都去打那些电动玩具,打得脑子里都想什么,垃里垃渣的东西,你就那个大学生疯狂杀人的例子去给他们听,你看你们的脑子都在被这些东西残害,没有保护自己,再来你妈妈对你很多要求都为了什么?都为了保护你,怕你学坏,你却没看到你妈妈的用心,这个时候帮妈妈怎么说说话,亲师合作,有很多话,妈妈进他都不听了,你 一点他念头就转 ,有没有人喜欢骂人,你以为你妈妈骂人啊,你不知道骂人,骂完之后,多伤身体吗?你妈妈宁可伤害身体也要把你教好。所以你妈妈骂完不是很衰,是要记住教训。下一次不要再犯这样你挨骂换得进步,你没有被白骂。你妈妈也没有白骂你好。所以礼仪,做人的道理可以涵摄在所有的学科当中,最主要还是老师的修身功夫,所以「时教必在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当学生放假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暑期作业,让他的学习不会中断。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这个是指我们的音乐教育,所以你看操缦是一些指法,这一些指法都是基本,所以你看学一个东西,有没有马上就学曲子,有没有基本的功夫要扎好,但是你看现在所有的技能,都强调快,你来我这里学,三个月保证你可以得奖,这样的老师你要不要去跟他学。这样的老师多不多,多啊,学的根本都学歪了。所以杨淑芬老师在教书法,永字八法不知道要学个半年一年,光一个点就要点个上千点,厚积薄发。当他这个永字八法学的很纯熟,这些字怎么样,哪有一个笔法跳出永字八法呢?所以一个大楼能盖多高,关键在哪?在地基,所以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切记学问第一重要是立志,第二重要是什么,基础啊,要扎好,绝对不可以侥幸好,这里提到的是音乐教育,我们中国也很注重音乐教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好,那你要放中国的音乐给他听,还是西方的中国的。但是现在,学音乐都学哪里的?西方。对啊。因为西方的月亮圆。因为什么没有民族自信心,因为不懂,不懂你没有信心。你看我们有一些稍微些许认知的,都不会被外界所影响。中国的学问太深了,你不容易一下子了解,你看我们的音乐分级分几个声,五音,宫、商、角、徵、羽。这五章跟大自然怎么样,融成一体,跟金、木、水、火、土还跟你身体的内脏,肝、心、脾、肺、肾,都是相呼应的,所以你看,人一听到这优美的音乐,身心都轻安起来,所以因为太深了,我们看不懂,但是你去思考一下,我们听的都是中国的这些音乐,心情怎么样,很轻松、很振奋,那你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心有时候会怎么样,揪起来。诸位老师,一个人的理智还没有建立起来你就一大堆的情事在他的生活当中发生,这个孩子会怎么样,绝对感情用事,一个人这种情绪,情感要你教吗?你看那个七、八岉的人唱的那个情歌,给我一杯忘情水,你看他脸部表情是什么,还真有点那个样子 ,好苦啊。不用你教,你去煽动他,他那个情事往外冒,等你发觉他感情已经太丰富了,太感情用事了,拉得回来吗?

慎于始,所以康熙皇帝啊,他的皇子皇孙二十岁以前连诗词歌赋都不让他看,你就看得出他的用心跟智慧。先把什么要建立起来,理智。做人做事的正确方法要建立,不然哪,一定会被感情牵着走,所以你看西方的音乐有几个音哪?七个音,我们的五音是哆、唻、咪、搜、啦,很平稳。你看另外两个音,发,西,发跟西在一首曲子里出现很多保证你听完情绪会怎么样,起起伏伏,因为他那个叫半音。这两个音会常常触动你的情事,所以你看我还没有谈过恋爱,唱情歌,会唱到底下的人掉眼泪,后来我被这么好的喉咙居然拿来害别人,可不可惜。一个人一生的生跟堕,就在一念之差。我每次看到刘德华都会很欢喜,假如刘德华来讲课,哇,那不得了,是不是,我相信这些他会拥护他。有没有人认识刘德华,好。所以我们对于音乐要有更深入的理解。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这个诗经里面有很多的比喻,虫、鸣、鸟、兽很多名字,我们读了之后,从这些万物当中反观自省,提升自己的智慧,那也由于接触这么多的比喻,所以在讲话当中就能知识丰富,讲起话来也能够引经据典,善用比喻就很能跟人沟通。所以学博依之后,就能深入诗经领受诗中的道理。那我们看诗经第一篇是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孔夫子在五经当中常常提到《诗经》,有没有诗叫温柔敦厚,不学诗无以答言,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诗无邪。一个老师常常提的东西代表什么,代表什么很重要,那《诗经》这么重要,第一篇居然是讲一种鸟类,好,很多人不明白,我曾经去初中演讲,跟初中生问,说什么叫窈窕淑女,初中生说身材姣好的女性。有可能吗?不可能,那最主要在谈五伦之首夫妇之道,所以关雎这种鸟类,找到伴侣之后,终身不换,它透过这个鸟类告诉这些成人连鸟不愿意背弃它的伴侣。那我们人可以不如鸟乎?有没有骂他,没有。听懂的怎么样?生惭愧。我怎么可以不如物呢?听不懂也没有跟他结冤仇,所以你看这个《诗经》很有味道,它所产生的教化,确确实实含义很深。还有一篇「蓼蓼者莪,菲莪依蒿 哀叹父母生我劬劳」,你看一个孝子看到植物,他看到一种植物母株一棵、两棵那个株啦。母株啊,他生长的后代都环绕在他的旁边,看到这个景象,绝对好幸福,都可以跟在父母旁边奉养父母,他自己怎么样,没有这个机会,所以我们从这个诗篇,看得出来这些孝子时时刻刻念着父母,想要奉养父母,所以从这个诗篇提醒我们不要象他一样遗憾。所以谈这些花草树木最重要的是要提升我们的德行。是要警戒我们的心习,所以你看古代人真的是非常用心,希望能够教育好他的学生,教育好他的下一代。

好,再来,「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这个杂服凡指食、衣、住、行都可以。涵摄在里面,也就是学礼仪,学洒扫应对进退。好,所以带孩子到哪一种场合当中,你应该让他穿适合的服装去,然后接待客人哪,扫地怎么扫,这一些都应好好教。他的脑筋也要变得很灵活。「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这个很多,而这些我们说的艺啊指的是六艺。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这些东西一学之后,他也会,会有兴趣,就象我们前几天举的他在接待客人,内心也会很喜悦,好也得到一些肯定,也得到一些做事的方法,他很高兴。那这个书法他可以学习,他的兴趣好。杨老师教的一个学生五岁,他写书法一写写多久,写二个小时,他的书法写的比我还好,当然我不是 很差。真的,而且是站着写,然后旁边还放着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放一个礼拜之后 他怎么样他会读了。好,会读了,所以确确实实我们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孩子还是会乐于学习。好。后来有一个姐姐,我的姐姐呢:我拿着相机说你再写的更好,我就拿来给你拍摄,小孩子,每天就很勤奋,在那里练习。给他一些鼓励,那接下来呢,「故君子之于


《礼记学记》 - 蔡礼旭老师主讲(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第四套人民币简介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