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 固体废物处理方案
表7-1 校医院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置措施 (t/a)
序号 1 分 类 感染性废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物 损伤性废物 医疗器械 玻璃 金属类 污水处理污泥 废活性炭 合 计 3.5 0.1 4.1 0.5 由泸州市保康医疗废物处理有限公司进行处置 3 4 5 排放量 处理方式 2 化粪池定期清除的污泥可用作绿化、花卉用肥。只要加强管理,在正常的情况下,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大。
对于生活垃圾拟在校内设置足够数量的分类垃圾箱(桶),每天由雅安市环卫部门有偿运到特定的垃圾处理厂所进行处置。据调查,雅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系统完善,已经建立了一套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体系,有能力处理该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最终去向对环境影响不大。
7.4 结论
(1)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墙面平整产生的弃土和弃石、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弃土和弃石通过基地内土方的平衡,建筑垃圾在基地内填低洼地处置,可消除弃土和弃石、建筑垃圾对环境土地资源的占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定点、定时分类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至XX市冲口垃圾填埋场填埋,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影响。
(2)营运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实验室产生的废器皿和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委托特许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统一处理,在采取了相应措施后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得以减缓或消除。
(3)在实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经分类收集、分别
- 36 -
处置后,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同时固废堆存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符合我国对固体废物处置的政策要求和技术规定,可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八章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8.1 生态评价原则
通过对本项目所在地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土壤、农作物和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分析,结合本工程施工和运营的影响特征,对评价范围内动植物、水土流失等基本生态因子做出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项目建设和运营时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据调查,评价区植被覆盖绿化率较高,生态环境较好,但虚重点考虑对区域绿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此,评价将以严谨的态度对工程生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生态保护对策。
8.2 评价区生态环境现状
8.2.1 地形、地貌
雨城区地处丘陵,项目建设前主要是旧址、空地和树木。 8.2.2 植被
由于项目建设区处于城市中心,基本不存在原生植被。所有植物均为次生类型。草丛多为人工栽植。
8.2.3动物
由于人类的严重干扰,评价区内大型野生动物已不多见,野生动物资源较少。有少数体型较小的鸟类活动,主要有斑鸠、鹧鸪、山雀、布谷等,但每一种鸟的种群数量不大。在调查中未发现有大、中型鸟类或猛禽。兽类方面,调查中未发现有稍大型兽类,据村民反映,哺乳类有田鼠、屋顶鼠、松鼠等;两栖类有青蛙等;爬行类有蛇、蜥蜴、壁虎等;腹足类有蜗牛、田螺等;环节类有蚯蚓、蚂蟥等;节肢类有蜈蚣、甲虫、蚂蚁等,以及其他昆虫类,如蝴蝶、蜻蜓等。
8.2.4 地震烈度
- 37 -
项目所在地区地质构造处于地震带,地震基本烈度最大为8度,经调查文献资料,历史上发生过强烈地震,属地质不稳定结构。
8.2.5 工农业
雨城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花生、红薯、油菜等,基本无工业。
8.3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植物、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影响,不易引起水土流失。 1、施工对植被的影响
工程施工将永久占用土地,使土地上原有植被消失,项目建设将使区域的生物量有所下降,这种影响可通过园林绿化和人工植被进行部分补偿,部分植被可逐步恢复。
2、施工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活动车辆和人群往来所带来的各种噪声,对生活在周围地区的动物会产生不利影响。预计在施工期间,附近的部分动物因不能忍受噪声干扰而向远离施工区的方向迁移,从而使施工区四周地带动物种类和数量减少,但这种不利影响是暂时的,一旦施工结束,部分地段可以恢复到原来分布状况。 3、施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施工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施工对动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主要是道路施工过程中对各种动物的伤害。建设工程区域大型野生动物不多见,野生动物资源较少。施工过程中,大多数动物可以迁徙它处,这对动物分布产生一定影响,使区域动物多样性降低。
(2)施工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项目建设中对植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主要包括教学楼、宿舍、公用设施、道路等设施的建设将直接占用原有园地、牧草地、林地,同时施工期建筑材料堆放、工棚搭建也直接占用和破坏原有植被,将会在较大范围内对植被造成破坏。这些植被一旦被破坏,往往难以恢复,是一种长期影响。由于项目建设破坏的植被大多为次生人工林、荒草等,无原始森林和濒危树种,对植物多样性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 38 -
8.4 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主要是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校园改建建成后,会带动周围一大片房地产开发,商业、服务性行业随之繁荣,校园周围将成为商业集散地,土地利用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周围林地、耕地很大部分不复存在,将变成房产、商业门面、道路等硬化路面,这些占地将永久改变土地原有功能,并且影响是长期不可逆的。
8.5 小结
(1)工程施工使工程项目区的植被面积、植物生物量、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有所减少,使区域的生物多样性降低。除建筑物占用绿地的影响不能恢复外,施工期的大部分生态影响是可恢复的,施工结束后可以进行复种。
(2)施工期造成的水土基本不会流失。
(3)项目建设使项目区部分土地的使用功能由旧址地变更为居住、教学、办公、商贸用地,其使用的功能未发生实质性改变,项目区绿地减少,建筑物占地增加,但不会永久改变土地原有功能。
第九章 环境保护措施
9.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建成营运后,产生的废气主要是餐厅排放的油烟和锅炉烟气,拟采取环保措施如下:
(1)产生的油烟采用厨房油烟净化器处理,该油烟净化器净化装置是《2000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推广项目》(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170号文件附件)。该设备单台处理能力 ;200-2000 m3/h,除油效率≥98%,处理工艺为: 烟罩→风阀→进风口→格栅→一级电场→格栅→出风口→烟气出口
治理后油烟浓度低于2mg/m3,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4843-2001)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低于2mg/m3、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大于85%的要求。 (2)加强校园车辆的管理,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校园内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 39 -
(3)加强园内的绿化,多栽树多种草,加大植物对废气的吸附和吸收。
9.2 水污染防治措施
生活污水经学校内已建化粪池处理,崇州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于农灌。
雅安校区医疗废水经污水处理站一级强化处理,崇州项目生活污水、食堂餐饮废水(隔油池预处理)经污水处理池处理后,与中和沉淀后的实验酸碱废水经污水管网排入桤泉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桤泉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2000t/d,采用生物硫化床与生物滤池复合工艺。
雅安校区校医院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由抽风装置统一收集后经紫外线消毒和活性炭吸附过滤;崇州基地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15m排气筒达标排放,实验废气经通风橱吸顶式排风机、试剂柜密闭抽风收集后,通过专用管道抽至楼顶采用活性炭吸附后达标排放。
9.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营运后产生生活垃圾,成分主要是食品废物、生活垃圾、废旧工具、器具及办公垃圾,相对而言,产生的固废中有机物和可回收的成分较高,建议校园采取如下环保措施,体现固废处置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
(1)校园内设置分类垃圾桶,主要分两类,1类为可回收的垃圾,例如:纸张、玻璃、金属、塑料、废弃的工具、器具等;另1类为不可回收的垃圾,例如:食品废物等。
(2)施工期挖填方就地平衡,无弃渣产生,产生的建筑垃圾送当地建设部门指定的建筑废渣专用堆场堆存,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
(3)从源头减少垃圾数量。倡导适度消费模式代替过度消费,引导学生摒弃求新求变的消费心理,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4)医疗废物由泸州市保康医疗处理有限公司收集处置;生活垃圾、预处理池污泥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食堂残渣送专业处理单位进行处置;危险废物,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 详见表9-1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