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练习题
解释下列名词:
1.正相层析、反相层析 2.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3.单体、有效部位 4.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 5. 萜类化合物 6. 一级苷、二级苷、次级苷 7. 皂苷 8. 生物碱 9. Rf值 10. UV、IR、NMR、MS、FAB-MS、HR-MS 、CD、ORD 11. Smith降解 12. Molish反应 13. 二次代谢产物 14.DCCC 15. 苷化位移 16. 单糖链皂苷和双糖链皂苷 17. C1和1C构象式
第一章 总 论
一、问答题
1. 溶剂提取法选择溶剂的依据是什么?水、乙醇、苯各属于什么溶剂,优缺点是什么? 2. 水蒸气蒸馏法主要用于哪些成分的提取? 二、填空题
1. 层析法按其基本原理分为①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 不经加热进行的提取方法有_____和_____;利用加热进行提取的方法有____和______,在用水作溶剂时常利用______,用乙醇等有机溶剂作提取溶剂时常利用_____。
3. 硅胶吸附层析适于分离__ __成分,极性大的化合物Rf____;极性小的化合物Rf______。 4. 利用萃取法或分配层析法进行分离的原理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
5. 测定中草药成分的结构常用的四大波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另外ORD谱主要用于____ _,X衍射主要用于____ __。 三、判断正误
1. 蛋白质皆易溶于水而不溶于乙醇。 ( ) 2. 苦味质就是植物中一类味苦的成分的统称。 ( )
3. 在硝酸银络合薄层层析中,顺式双键化合物与硝酸银络合较反式的易于进行。 ( ) 4. 化合物乙酰化得不到乙酰化物说明结构中无羟基。 ( ) 5. 植物有效成分的含量不随生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 6. 同一化合物用不同溶剂重结晶,其结晶的熔点可能有差距。 ( )
7. 某结晶物质经硅胶薄层层析,用一种展开剂展开,呈单一斑点,所以该晶体为一单体。
( )
8. 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都很稳定。 ( ) 9. 聚酰胺层析原理是范德华力作用。 ( ) 10. 硅胶含水量越高,则其活性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 ) 四、选择题
1. 高压液相层析分离效果好的主要原因是:
A. 压力高 B. 吸附剂的颗粒细 C. 流速快 D. 有自动记录 2. 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 回流提取法 B. 先进行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 煎煮法
3. 活性炭在下列哪一种条件下吸附性最强?
A. 酸性水溶液 B. 碱性水溶液 C. 稀乙醇水溶液 D. 近中性水溶液 E. 稀丙酮水溶液
4. 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形式:
A. 真溶液 B. 胶体溶液 C. 悬浊液 D. 乳浊液 5. 纸层析属于分配层析,固定相为:
A. 纤维素 B. 滤纸所含的水 C. 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液 D. 水 6. 化合物在进行薄层层析时,常碰到两边斑点Rf值大,中间Rf值小,其原因是:
1
A. 点样量不一 B. 层析板铺得不均匀 C. 边缘效应 D. 层析缸底部不平整 7. 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在化合物分离过程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A. 杂质 B. 小分子化合物 C. 大分子化合物 D. 两者同时下来 8. 氧化铝适于分离哪类成分:
A. 酸性成分 B. 苷类 C. 中性成分 D. 碱性成分 9. 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为C38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
A. 16 B. 17 C. 18 D. 19 10. 有效成分是指
A. 需要提取的成分 B. 含量高的化学成分 C. 具有某种生物活性或治疗作用的成分 D. 主要成分 11. 与水不相混溶的极性有机溶剂是:
A. EtOH B. MeOH C. Me2 CO D. n-BuOH 12. 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有:
A. CHCl3 B. 苯 C. Et2 O D. 石油醚 13. 利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时,一般选用:
A. 煎煮法 B. 浸渍法 C. 回流提取法 14. 判断一个化合物是否为新化合物,主要依据:
A.《中药大辞典》 B.《中国药学文摘》 C.《美国化学文摘》 15. 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的极性成分,应采取的溶剂极性顺序是:
A.水→EtOH→EtOAc→Et2O→石油醚 B.石油醚→Et2O→EtOAc→EtOH→水 C. 石油醚→水→EtOH→Et2O
第二章 糖和苷
一、填空
1.从植物中提取苷类成分时,首先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葡聚糖凝胶层析法属于排阻层析,尤适于_____类成分的分离,先被洗脱下来的为___________化合物。
3. 苷类根据是生物体内原存的,还是次生的分为_____和_____;根据连接单糖基的个数分为______、_____等;根据苷键原子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____为最常见。
1
4. 利用HNMR谱中糖的端基质子的_____判断苷键的构型是目前常用方法。对于葡萄糖苷来说,J=6~9Hz,应为_____构型,J=2~3Hz,为_____。
5.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类化合物对Molish试剂呈正反应。
6. 在研究工作中,有的要利用酶的活性,有的则要抑制酶的活性,通常抑制酶的活性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7. 苦杏仁酶只能水解_______葡萄糖苷,纤维素酶只能水解________葡萄糖苷;麦芽糖酶只能水解__________葡萄糖苷。
8. 苷化位移使糖的端基碳向____________移动。
9. 按苷键原子的不同,酸水解的易难顺序为: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10. Smith降解水解法可用于研究难以水解的苷类和多糖,通过此法进行苷键裂解,①可获得______②从得到的_____可以获知糖的类型。 二、选择题
1. 糖类的纸层析常用展开剂:
A. n-BuOH-HOAc-H2O (4:1:5;上层) B. CHCl3-MeOH(9:1) C. EtOAc-EtOH(6:4) D. 苯-MeOH(9:1) 2. 糖及多羟基化合物与硼酸形成络合物后:
A. 酸度增加 B. 脂溶性增加 C. 稳定性增加 D. 水溶性增加
2
3. 能被碱催化水解的苷键是:
A. 酚苷键 B. 糖醛酸苷键 C. 醇苷键 D. 4-羟基香豆素葡萄糖苷键 4. β-葡萄糖苷酶只能水解:
A. α-葡萄糖苷 B. C-葡萄糖苷 C. β-葡萄糖苷 D. 所有苷键 5. 欲从一中药材中提取一种双糖苷,一般可采用:
A. 冷水浸渍 B. 70%乙醇回流 C. 苯回流 D. 渗漉法水提 6. 对水或其它溶剂溶解度都小,且苷键难于被酸所裂解的苷是:
A. O-苷 B. N-苷 C. C-苷 D. S-苷 7. 关于酶的论述,正确的为:
A. 酶只能水解糖苷 B. 酶加热不会凝固
C. 酶无生理活性 D .酶具有较高专一性和催化效能 8. 天然存在的苷多数:
A. α-苷 B. β-苷 C. 去氧糖苷 D. 鼠李糖苷
9. 中草药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醇提取液浓缩后,加水适量,有胶状物析出,此析出物可能是: A. 糖类 B. 鞣质 C. 树脂 D. 蛋白质 10.Klyne法是决定苷键构型的经典方法,所比较的是苷和苷元的:
A. 分子旋光差 B. 分子旋光和 C. 各自的分子旋光 D. 各自的旋光度 11.在糖的纸层析中,固定相是:
A. 纤维素 B. 水 C. 纤维素和水 D. 展开剂中极性大的溶剂
12.从单糖苷经Smith降解后得到的特征性多元醇可以获知糖的类型,现得乙二醇,则该糖为: A. 木糖 B. 葡萄糖 C. 半乳糖 D. 鼠李糖 三、问答题
1. 说明苷键三种催化水解的不同特点及影响酸催化水解的结构因素。 四、判断正误
1. 一般存在苷的植物中,也同时存在水解苷的酶。 ( ) 2. 氰苷是氧苷的一种。 ( ) 3. 苷、配糖体、苷元代表植物中常见的三类不同成分。 ( ) 4. C-苷无论水溶性或其它溶剂中的溶解度都特别小。 ( ) 5. Molish反应是糖和苷的共同反应。 ( )
6. 淀粉、纤维素均是由葡萄糖通过1α→4结合的直链葡萄糖。 ( ) 五、提取分离题
1. 有一叶类生药,经预试含有糖苷、生物碱等成分。已知生物碱为弱碱性生物碱,叔胺生物碱;不含酚性生物碱。在下面工艺流程中,你认为上述成分应在哪部分出现,并有哪些杂质出现相应的部分。
)药材( 叶乙醇提取乙醇提取液浓缩至糖浆后加稀酸水溶解 沉淀(A)水液乙醚提取乙醚液(B)乙醚液(C)水液加氨水调PH至9,用乙醚提取碱水液调PH至7,乙酸乙酯提取乙酸乙酯液(D)正丁醇液(E)水液正丁醇提取水液(F)
六、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3
1.OHOOHOOHOOCH3OOOO2.COOOOOCOOOOO
七、结构鉴定
某化合物与Fehling试剂呈阳性反应,可被苦杏仁酶水解而不被麦芽糖酶水解,全甲基化后酸水解产物中有2,3,4,6-4,0-甲基-D-葡萄糖;2,3,6-三-O-甲基-D-葡萄糖;3-OH蒽醌三种化合物,试推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第三章 苯丙素类
一、填空
1. 香豆素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具有______结构,故在碱性条件下,与羟胺作用后,再与铁盐反应生成______,呈______色。
2. 香豆素是______的内酯,具有芳甜香气。其母核为_______________。
3. 香豆素的结构类型通常分为下列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4. 苯丙素类在生源上来源于______, 苯核上常有______、______ 取代基。 5. 常见的苯丙素类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紫外光下多显示______色荧光,______位羟基荧光最强,一般香豆素遇碱荧光______。
7. 黄酮、蒽醌、香豆素都可溶于碱液,其原因:黄酮是______,蒽醌是______,香豆素是______。 8. 有一结晶性化合物,可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乙酸乙酯,不溶于苯,易溶于碱性水溶液,FeCl3反应阳性,异羟肟酸铁反应阳性,Molish反应阳性,此结晶为______。
9. 在碱性溶液中,多数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峰位置较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有显著的______移动现象,其吸收度也______。
10.木脂素可分为两类,一类由______和______二种单体组成,称______;另一类由______和______二种单体组成,称为______。 二、判断正误
1. Emerson反应为(+)且Gibb's反应亦为(+)的化合物一定是香豆素。 ( ) 2. 分子量较小的香豆素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出。 ( )
3. 香豆素与强碱长时间加热生成反式的邻羟基桂皮酸盐,再加酸则又环合成原来的内酯环。 ( )
4. 香豆素类多具有芳香气味,故适宜用作食品添加剂。 ( ) 5. 香豆素类苯核上所有的酚羟基越多,荧光越强。 ( ) 6. 木脂素类多具光学活性,遇酸或碱易发生异构化。 ( ) 7. 异羟肟酸铁反应为香豆素类的特有反应。 ( ) 8. 香豆素3,4-双键比侧链上的双键更活泼,更易于氢化。 ( ) 9. 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芸香科和伞形科中。 ( )
4
10.香豆素的MS谱中,基峰是其分子离子峰。 ( ) 三、选择
1. Gibb's反应呈阳性结果的化合物是:
ABHOOOOOOCDHOOOOOO
2.下列化合物中,能够用碱溶酸沉淀法与其他成分分离的为:
A. 伞形花内酯 B. 大黄素甲醚 C. 大黄酸的全甲基化物 D. 奥类
3.下列香豆素类化合物在UV灯下荧光强弱的顺序为:
(1)(2)HOOOHOOHOO(3)HO(4)HOHOOOHOOO?OH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②①
4.下列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硅胶吸附薄层上的Rf值大小顺序为:
(1)(2)HOHOOOHOOO(3)glcO(4)HOOOOOO
A. ④①②③ B. 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5. 已知下列某物质的醇溶液,滴入NaOH溶液呈黄色,而荧光灯下荧光很弱,遇FeCl3呈阳性反应,而Mg-HCl反应呈阴性,则该物质可能是:
ABHOHOOHOHOOCH3OOHOOCOOHDHOOHOOO
四、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