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配合中心工作。毛泽东就非常善于抓中心工作,同时又非常善于?弹钢琴?,所以各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
(五)多谋善断。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多次谈到三国时曹操的谋士郭嘉,说《三国志〃郭嘉传》值得一看。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他又说到郭嘉,说郭嘉批评袁绍多谋寡断,有谋无断,没有决心,不果断,结果官渡之战就打了败仗。所以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多方面商量,要多昕各方面的意见,多看看各种材料,各种方案,善于判断,善于下决心。有谋还要善断,谋的目的是为了断。他批评有些人就是少谋武断,根本不同人家商量,不大愿意听不同的意见,只愿听相同的意见。与相同的意见谋得多,与相反的意见谋得少,与干部谋得多,与生产人员谋得少。为什么不跟秘书谋一下?不跟工厂的厂长谋一下?可以谋你左右的干部,也可以谋工人、农民,可以谋提出不同意见的同志。他既然提过不同的意见,你就谋谋他,看看他的意见怎样,只有将各方面的意见集中起来分析研究,订的计划才能正确。
(六)审时度势。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方面是看时机是否成熟,条件是否具备。如果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主观愿望再好也不能成功:另外一个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已经具备的形势。孟子曾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就是说,一个人再有智慧,不如利用形势。因为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势而为,事半功倍:逆势而上,事倍功半。无论什么人、什么事,要想成功,都不能不顺应形势。
26
(七)扬长避短。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开自己的短处。毛泽东在决策时,就非常注意扬长避短。在第一次反?围剿?庆功大会上,他写了一付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退我迫,游击.战黑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这副对联,生动地体现了扬长避短的原则。各地的情况千差对别,我们在决策时必须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八)留有余地。1959年制4月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专门讲了这个问题。他说,俗话说要有后手。一切工作都要留有余地。我们在安排工作计划时要留有余地,给下面点积极性。不给下面留有余地,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我们有些生产计划、经济计划,满打满算,不留一点余地,很容易造成虚假现象。我怀疑搞工业的同志是否懂得工业。留有余地是政治问题,也是工作方法问题。
(九)波浪式前进。1959年4月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懂得波浪式的前进,不能天天搞高潮。美国从1860年到1958年的99年中,也不过七次生产高潮,不是逐年高潮,也是波浪式前进。我们的经济建设,按实际情况,可以高些,可以低些。波浪式前进也是个工作方法,是运动就有波,在自然科学中有声波,电波。凡是运动就是波浪式前进,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做工作,订计划,也要照顾到这一点。
27
(十)善于总结经验。1965年毛泽东在接见刚刚回国定居的李宗仁和他的秘书程思远时,程思远说近来一个国民党人对他说,他也用毛泽东思想办事,他把毛泽东思想概括成两句话:调查不够不决策,条件不备不行动。听到这黑,毛泽东笑了,似乎对这句话颇为欣赏。突然,他问程思远:?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程思远不明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说?不知道?。毛泽东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这确是他的经验之谈。他的很多高明的决策,就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善于总结经验,确是提高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宝库,里面有挖掘不尽的财富,只要认真学习,我们的理论水平,以及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2004年2月25日初稿,2007年3月6日修改
①
①
程思远:《难忘的一天》。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