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干部领导水平的高低,也主要是看能否做到这种相结合。如何才能做到这种相结合?我看可以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得到启发。
第二,毛泽东思想关于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许多论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例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提出的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思想和?四面八方?政策,就是非常好的。所谓?四面八方?就是四句话、八个方面,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他当时曾说:?四面八方缺一面,缺一方,就是路线错误、原则的错误。世界上除了‘四面八方’之外再没有什么‘五面十方’。照顾到‘四面八方’,这就叫全面领导。?又例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思想,也非常重要。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灾荒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少数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各项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决不可以嫌人多,嫌人落后,嫌事情麻烦难办,推出门外了事。?
②
①
这和我们现在讲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毛泽东思想关于三大法宝和三大保证的论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对今天
①②
陶鲁笳:《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129页。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3页。
21
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大革命失败以后,党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由于党处在农村,不能不吸收大批农民入党,使农民出身的党员成为党的主要成分。在这种情况下,党还能不能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当时,共产国际和斯大林都不相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认为不过是一个?农民党?。可是毛泽东认为,一个党的性质不决定于党员的出身和成分,而决定于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因此,他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注意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而没有过分强调党员的出身和成分,处处从实际出发。当然,党员入党以后还要继续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逐步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由于党始终重视思想建设,终于把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党,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并且培育出了三大优良作风和清正廉明的作风,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1939年10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的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工程?,现在,我们面临着怎么搞好执政党建设的问题,面临着一个新的?伟大的工程?。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像毛泽东当年建设一个革命党那样,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在这方面,可以从毛泽东的建党思想中得到很多启发。
第四,毛泽东的精神和人格,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前边已经介绍了很多学者对毛泽东精神的论述,下边再做一点介绍。台湾才子李敖说:?我喊毛主席开步了因为毛泽东精神永放光芒!毛泽东
①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2页。
22
思想固然伟大,但如同一切思想一样,他会随时代发展而过时,但毛泽东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时代愈发展,我们愈加需要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的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毛泽东的精神是对对不能的?没有了毛泽东的精神,不用敌人来攻,我们自己就会垮掉——早晚的事!?毛泽东精神?要是在我们这辈人手上丢了,那最终也许我们将一无所有!?还有的网友说:?新的世纪开始,毛泽东思想及毛主席的伟大精神非但没有过时,相反更具有了现实意义。?
③
②
而独具魅力的毛泽东人格,也是中国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性格的标志,不仅推动了中国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对于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振兴和长远发展,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就可以学到毛泽东的精神和毛泽东的人格。
第五,关于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论述,有许多是值得认真学习的。这黑也不可能细讲,只讲一下关于怎么决策的问题。
(一)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做到从实际出发。毛泽东对调查研究从来都是十分重视的。他在1961年召开的广州会议上曾说:?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打仗也是这样,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在第二次反‘围剿’的时候,兵少觉得很不好办,开头不了解情况,每天忧愁。?他说历来打败仗都是因为情况不明。过去几年我们犯错误,首先就是因为情况不明。?
②③
④
《毛泽东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光辉道路》,见“舒明武创意网“(http://www.smucy.com)2003年9月8日。 《学习毛主席伟大精神、实践毛泽东思想》。 ④
毛泽东:《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党的文献》1992年第6期。
23
情况不明,政策就不对,决心就不大,方法也就不对头?。在他的倡议下,全党兴起了调查研究之风,这对于解决三年严重经济困难,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调查研究的态度,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首先要?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他还曾说他特别喜爱明代杨继盛的两句诗:?遇事虚怀观一是,与人和气察群言。?后来他曾在庐山对人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两句,并照着去做。这几年的体会是:头一句‘遇事虚怀观一是’,难就难在‘虚怀’上,即有时是虚怀,有时并不怎么虚怀。第二句4遇人和气察群言‘难在4察’字上面。察,不是一般的察言观色,而是虚心体察,这样才能从群言中吸取智慧和力量。?由于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所以他对中国的国情吃得很透。在党的主要领导人中,可以说他是最了解中国的。正因为他真正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所以他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实际上,调查研究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桥梁和中介,就是?求是?的过程。缺乏这个桥梁和中介环节,就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就不能做到实事求是。
(二)高瞻远瞩。我们现在非常强调要有战略思维。战略思维的第一层意思,就是要高瞻远瞩,洞悉事物的发展规律,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前景有准确的预见。毛泽东曾说:?如果没有预见,叫不
①②
①
②
③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906页。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9-790页。 ③
雷国珍等编著:《毛泽东大成智慧》,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第211-212页。
24
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斯大林说:没有预见就不叫领导。为着领导,必须预见。?这就是说,要做好领导工作,必须有预见。没有预见,就不叫领导,因为他既不能领,也不能导。而要有预见,就必须高瞻远瞩。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就总是高瞻远瞩,站得比别人高,看得比别人远。抗战时期驻延安的美军观察团团员谢伟思就曾说:?我曾问过许多中国共产党朋友们,毛主席为什么能够战胜他的许多敌人,成为众所公认的领袖。他们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归根到底:‘他高瞻远瞩’。?
(三)胸怀全局。战略思维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要着眼于全局,善于从全局看问题,胸怀全局。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就指出:?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向毛泽东在看问题时,就总是首先从全局着眼,胸怀全局。
(四)抓住中心和关键,同时学会?弹钢琴飞任何一个地区和单位,工作都是千头万绪,怎么抓?毛泽东曾说:?领导人员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当然,在抓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的同时,还要学会?弹钢琴?,即兼顾其他工作,以其他工
④⑤
④
⑤
《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00-201页。 转引自闫奉平主编《跟毛泽东学智慧》,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