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突发事件发生后小组成员迅速向上级领导或主管部门报告。
2)专业队组成
专业队:抢险专业队,主要用于发生突发塌方事件。
排水专业队,主要用于因塌方发生一系列的给排水断裂或漏水。 机械及其他专业队,小组有机械专业技术人才、电工、焊工、懂医疗、消防、保卫的专业人员。
专业小组进行专业培训,特殊人员,必须取得上岗证。每专业队必须进行突发事件演习。
3)严重塌方应急预案
如遇到严重塌方导致路面沉降,并根据地面位置、交通情况以及周边环境,做好路面的交通畅通,现场维护以及各种加固抢修工作,使行人及车辆避开塌方部位。同时对管前方进行必要的封闭,并对管外侧进行填充工作。填充可采取管内与地面钻孔注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路面塌方面积过大,采用早强混凝土进行填充,及时进行路面恢复,根据具体情况,汇报给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处理。
3、施工现场应急预案:
1)事故出现后,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向120、110报警,采取救人措施。
2)立即通知突发事故小组,派遣抢险专业小组(医疗、保卫)进行救治伤员和保护好事故现场。突发小组负责人必须亲临现场亲自指挥。并配合110、120的救治和其他工作。
3)医疗小组:负责向急救中心请求紧急救护(拨打120或999),报告内容包括:伤员的基本情况;地点;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单位等。对触电伤害工人,危及生命安全的,在救护人员到来之前,首先清理伤员鼻腔、口腔内的异物,观察伤员的情况:若有心跳无呼吸,对伤员进行人工呼吸,帮助恢复呼吸;若无心跳,同时进行心脏挤压,帮助恢复心跳。若有其他人身伤害,按情况给伤员进行包扎止血、止痛等护理工作。
4)保卫小组: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和现场的维护工作,直至110及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20
5)出事当天主管领导立即召开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紧急会议,查原因、分析责任、确定施救方案,提高安全意识。
6)在主管领导下成立分项小组,包括: 事故调查分析小组; 善后处理现小组;
生产协调小组:明确各自职责,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调查工作。 7)进行整顿,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对现有电器设备和所有施工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4、重大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1)进一步完善职责,落实到人,做到施工现场事事有人管,检查有记录,换班有交接。
2)完善项目部管理体系,真正做到职业健康安全人人知晓。
3)每月进行2~3次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每周进行2次安全隐患大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加强项目部安全管理意识,做到人人心中有安全。
4)加大管理力度,勤说勤看勤检查,防止漏洞发生,做到防范为未然。 选择优秀、合格、有一定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的劳务分包队。 加强安全防护用品投入,专人专管。
施工中必须遵照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不断提高各级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业务责任和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施工人员必须及时下发每项工序的安全交底单,并向外施队交代清楚安全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班前会制度:班前必须进行安全训话,做到“无违章、无隐患、无事故”的文明工程。
临时用电系统建立后,经常对线路及用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配电系统实行分级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安装内
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电器标明用途。
21
独立配电系统必须按部颁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
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接零或接地的保护方式。
5、基坑稳定应急预案
由于地质情况的复杂性和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客观原因,在基坑支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成功经验,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准备了如下相应的急措施:
1)对沟槽开挖进程中出现局部坍塌的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由于个别地段水量过大,边坡开挖后,土体不能自稳,还来不及进行支护,土体已坍塌。其处理方法是:在塌方处,向下打入竖向钢筋(或钢管),然后向塌方处填碎砖和土,填满之后,用加强筋将竖向钢筋(或钢管)焊成一个整体,并与附近钉头进行焊接,编好钢筋网后,喷射砼。同时在坍塌部分的合适位置设置排水孔,并预留一注浆孔,待面层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压力注浆。对坍塌部分进行充实,增强其承载能力。
2)对沟槽开挖过程中出现流沙的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由于降水不利,边坡开挖时,出现流沙现象。其处理方法是:在工作坑内增加降水井进行降水;减小开挖步距,由原来的60cm一步降低到20-30cm一步,并及时进行锚喷作业。
3)对沟槽开挖过程中边坡位移量增长过快的处理
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对边坡位移量进行观测时,发现位移量增长过快,是边坡即将整体失稳的表现。其处理方法是:对边坡进行支护,采用钢木临时支撑方式支护墙体,再根据具体土质情况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后边坡的稳定。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