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ms) 经度L(dms) X(m) Y(m)
1 A001 40.502174513 111.443384913 4523039.9849 562597.4343 2 A002 40.532418540 111.500618650 4528737.8338 570329.6127 3 A003 40.451793539 111.500051222 4513737.1118 570339.2881 4 A004 40.405818692 111.414959189 4505624.4653 558887.2647 5 A005 40.445244048 111.344065435 4512777.3744 548767.3436
4. 投影长度变形计算
程序功能:实现两种投影变形计算,即由实测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的变形计算,由
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的变形计算。如下图20:
4. 椭球面到高斯投影面的改化
程序功能:椭球面到高斯投影面的改化:此程序的参考椭球面有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和1975年
国际椭球两种,通过已知AB两点的坐标和纬度,计算出在高斯投影面的方向和距离改正数以及改化后AB两点间的距离,如下图21:
五 独立坐标系建立
本菜单下有三个计算程序:独立坐标系的选择、计算椭球常数、独立坐标系坐标计算。 1. 独立坐标系的选择
(1)程序功能:在《城市测量规范》中有规定: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
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为原则,并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本程序提供三种方法以供选择:抵偿投影面的3度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具有高程抵偿面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
(2)计算说明:本程序参考测绘通报1997年10月《建立地方独立坐标系的方法》、测绘通
报2008年8月《独立网椭球变换与坐标转换的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出版《控制测量学》、武汉科技大学出版《GPS测量原理及应用》等。
(3)操作步骤:(具有高程抵偿面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做为算例) 第一步:填写已知数据,有:测区平均纬度、测区中心与国家中央子午线的距离、测区平均
大地高、投影椭球选择,如图22:
图 22
第二步:选择工程测量坐标系,如图23:
图 23
第三步:单击“智能计算”,计算出的坐标系建立条件是在能保证测区控制范围内的最佳条件,
如图24的:
图 24
第四步:如果想改变第三步中程序所选的条件,如高程抵偿面和中央子午线的距离等,可单
击“人工调整”菜单下的“改变条件”,输入改变后的数据,在单击“人工调整”菜单下的“调整后计算”,计算结果如图25:
图 25
2. 计算椭球常数
(1)程序功能:本程序提供两种椭球变换方法,分别为:大地高直接改变新椭球长轴、大地
高改变新椭球的平均曲率半径。通过克拉索夫斯基椭球或1975年国际椭球,利用椭球膨胀法,计算出新椭球的常数15个。计算出的新椭球常数供独立坐标系坐标计算所用。
(2)计算说明:同上。
(3)操作步骤:先选择椭球的变换方法,在输入已知数据,即可计算,因操作较简单,这里
不详述,操作结果如图26:
图 26
3. 独立坐标系坐标计算
(1)程序功能:本程序仅限于具有高程抵偿面的任意带高斯正形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计算
时需调用上一程序中计算出的椭球常数,实现北京54坐标或国家80坐标与独立坐标系坐标之间的转换。
(2)计算说明:同上。 (3)操作步骤:
第一步:单击“计算设置“,按要求填写已知数据,选择椭球常数文件,如图27:
图 27
第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