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数、往返高差较差允许值、往返高差平均值,如图5;
图 4
图 5
第二步:单击“闭合差调整”按钮,出现调整闭合差界面,然后单击“读取数据”按钮,自
动导入第一步计算出的数据,再单击“计算”按钮,进行平差计算及闭合差的计算,如图6。
图 6
3. 水准网严密平差
(1)程序功能:本平差程序适用国家各等级水准网平差,可对各种水准网进行平差计算,采
用间接平差方法,利用线路长度定权,可以对观测高差加入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数、水准尺尺长改正数。由于本程序在编写过程中,程序中的各种过程性数据,在计算时没有取位和四舍五入的问题,并且在进行NBB求逆矩阵的时候,采用了全选主元的高斯—约当法,虽然计算过程复杂,但避免了求逆过程中舍入误差对结果的影响,保证了程序的计算精度。此程序设有原始数据文件和平差成果文件。
(2)计算方法:此程序的计算方法,依据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书中的水准网间接平差计算。
(3)原始数据格式:
1、不加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改正的水准网原始数据文件,已知点为BM1,待定点为BM2、
BM3、BM4,有5段观测路线,有几段观测路线,就有几行数据,数据文件如下:
1,237.483,2,,5.835,3.5, 2,,3,,3.782,2.7, 1,237.483,3,,9.640,4.0, 4,,3,,7.384,3.0,
1,237.483,4,,2.270,2.5,
第一行:线路起点1,已知点高程237.483,线路终点2(待定点高程不写),线路观测高差5.835
米,线路长度3.5公里,
第二行:线路起点2,起点高程不写,线路终点3(待定点高程不写),线路观测高差3.782
米,线路长度2.7公里,
第三行:线路起点1,已知点高程237.483,线路终点3(待定点高程不写),线路观测高差
9.640米,线路长度4.0公里,
??
第五行:线路起点1,已知点高程237.483,线路终点4(待定点高程不写),线路观测高差
2.270米,线路长度2.5公里,
2、加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改正的水准网原始数据文件,已知点为1,待定点为1、2、3,有
5段观测路线,有几段观测路线,就有几行数据,数据文件如下:
1,237.483,41.21,2,,41.22,5.835,3.5, 2,, 41.22,3,,41.30,3.782,2.7, 1,237.483,41.21,3,,41.30,9.640,4.0, 4,,41.28,3,,41.30,7.384,3.0, 1,237.483,41.21,4,,41.28,2.270,2.5,
第一行:线路起点1,已知点高程237.483,起点纬度41.21,线路终点2(待定点高程不写),
终点纬度41.22,线路观测高差5.835米,线路长度3.5公里,
第二行:线路起点2,起点高程不写,起点纬度41.21,线路终点3(待定点高程不写),终点
纬度41.30,线路观测高差3.782米,线路长度2.7公里,
第三行:线路起点1,已知点高程237.483,起点纬度41.21,线路终点3(待定点高程不写),
终点纬度41.30,线路观测高差9.640米,线路长度4.0公里,
??
第五行:线路起点1,已知点高程237.483,起点纬度41.21,线路终点4(待定点高程不写),
终点纬度41.28,线路观测高差2.270米,线路长度2.5公里,
(4)操作步骤:
第一步:平差设置,输入已知点数、总点数、总路线数、单位权观测高差的公里数,根据需
要选择是否加入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数、水准尺尺长改正数,当需要加入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时,须填写每个点所在位置的纬度,设置完毕以后,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第二步:单击“调入表格”,出现水准网观测数据输入表格,数据的输入可以直接输入表格,
根据表头显示的内容,依次填写观测数据,特别注意:表格中的起点点号和终点点号必须是数字,且已知点点号在前,如有三个已知点,已知点点号应为1、2、3,四个待定点,待定点点号接着已知点点号,为4、5、6、7。也可以单击“读取数据”,读取已编好的原始数据文件,然后单击“确定”,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