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15)第1单元评估测试(含(2)

2025-09-21

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蔚然大宗)的理由。(2分)

材料二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道之大者在于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世界观?(1分)从理论来源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点。(1分)董仲舒的“道”与先秦道家的“道”在内涵上有何区别?(2分)

材料三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3)理学家是如何深化传统儒学,使之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的?(2分)依据材料三,说明理学“影响至深至巨”的表现。(2分)

材料四 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就会在全球化浪潮和现代化过程中被“化”掉??从历史上看,儒家曾不断吸取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丰富自身。??儒家文化不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作为民族的意识与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着的。

(4)依据材料四,你认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儒家文化应怎样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3分)

28.(12分)(2013·莱芜)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易中天《先秦诸子的救世之策》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孔子的“救世之策”。(3分)

材料二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观点。(2分)李贽的思想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试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予以说明。(3分)

6

材料三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大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3)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史实加以支持。(4分)

29.(13分)(2013·邹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强调“仁、礼、孝”等个人的品质,因为他相信拥有这些品质的人才能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孔子认为,只有在道德高尚的人的英明领导下,中国才有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希望。

材料二 在管理中汉武帝仍然依靠法家学派的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但他又通过把儒家思想作为帝国官方的意识形态,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

材料三 宋朝新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朱熹(1130~1200)。??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朱子家训》,其中对婚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作为一个优秀的儒家学者,朱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个人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更大的社会里应当发挥其正当的作用。——以上材料均据【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孔子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1分)据此说明儒家和法家对于建立“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构想有何明显不同。(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依靠法家学派的关于政府原则的学说”的目的。(2分)他又是怎样“确保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长期存在”的?(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熹认为人要发挥“正当的作用”,必须遵循什么原则?(2分)据材料分析统治者将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的根本原因。(2分)

(4)西汉以来,古代中国儒学不断发展,长期占据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地位的现象给我们以怎样的历史启示?(2分)

必修三 第一单元评估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7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3·淮安)下图漫画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A.荀子 C.韩非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图中信息体现了老子的这一观点。

2.(2013·大庆实验)“《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材料最能体现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C

【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隆礼至法、赏贤使能、重法爱民”,这体现了荀子的思想观点。 3.(2013·济宁)“这部分人已经完全遗弃了儒家学说的老一套保守传统,他们是第一批认同新社会秩序的人,??认识到只有统治者本人??才是真正的起作用和负责任的人。”材料中的“这部分人”指的是战国时代的(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这部分人”“遗弃了儒家学说的保守传统,认同新社会秩序和统治者本人的作用”,这符合战国时代法家的观点。

8

B.墨子 D.老子

4.(2013·北京朝阳)这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伟大的思想家,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他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 )

A.克己复礼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格物致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思想。据题干该思想家地位仅次于孔子,可知该人是亚圣——孟子,他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5.(2013·德州)“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 C.法家、墨家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区别。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家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故选B项。

6.(2013·江门)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 )

A.“君权神授”思想 C.反专制思想 【答案】B

【解析】用主父偃谋实行“推恩令”,其实质是剥夺王国封地,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以思想上的统一维护政治上的统一,两者都体现了“大一统”的思想。

7.(2013·新泰)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

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答案】C

【解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宣扬“君权神授”,认为君主代表天来统治天下,故人们必须服从君主的统治;另一方面又认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仁政思想,这一思想有利于制约君主的权力。

8.(2013·北京朝阳)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

9

B.儒家、墨家 D.墨家、道家

B.“大一统”思想 D.理学思想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和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汉宣帝主张治国在用德教的同时应用霸王之道,即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9.(2013·开封)《周谷城学术精华录》:“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

A.真实历史和史学研究的区别 B.史学方法与实用价值的矛盾 C.历史教学与真实历史的关系 D.史学根本原则与社会功能的统一 【答案】D

【解析】综合材料信息,作者强调研究史学重在“求真致用”,据此依据史论结合原则可确定D项符合题意。

10.(2013·北京西城)“为人君者,取象于天”。该语应出自( ) A.《论语》 C.《春秋繁露》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君主的统治和天意直接相关,这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C项是董仲舒的著作。

11.(2013·邹城)“宋朝的儒家学者从佛教中汲取了大量的灵感。??他们的思想既反映了佛教的影响也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宋代儒学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有( )

①出现了哲理化和思辨化的成分 ②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 ③逐渐使佛、道精神消失 ④强化“君权神授”的观念 A.①② C.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宋朝新儒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排除含③的B、D两项;“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不属于新特征,排除④。

10

B.《韩非子》 D.《焚书》

B.③④ D.②③④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阶段性测试题(15)第1单元评估测试(含(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角典型例题求法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