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急知识竞赛题库(3)

2025-09-25

D.乡(镇)政府负责辖区内养犬的管理,捕杀狂犬、野犬。

79.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的具体预防、控制措施由(A)制定。

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地方政府 D.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8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有(C)种。 A.23种 B.27种 C.25种 D. 26种 81.乙类传染病中新增加了(C)。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 B.炭疽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 黑热病 82.传染病病人的隔离期限应根据该种传染病的(A)来确定。 A.传染期 B.潜伏期 C.检疫期 D. 恢复期 (二)是非题

83.传染病防治法中所指疫点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

84.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以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的紧急措施。(√) 85.铁路、交通、民航部门必须优先运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处理疫情的人员、防治药品、生物制品和器械。(√)

86.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87.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88.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派的其他与传染病有关的专业技术机构,可以进入传染病疫点、疫区进行调查、采集样本、技术分析和检验。(√)

89.自然疫源地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

90.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疫情防控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向社会公布本辖区内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试题 (一)选择题

11

9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及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B)级。 ·A、三 B、四 C、五 D、六

92、下列哪项情形可定义为特别重大(Ⅰ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A) A、发生烈性传染病病原体(菌、毒)株、毒素等丢失事件; B、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C、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50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

D、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受到全身照射剂量大于8戈瑞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9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 )或( ),采取相应的监测、预警、物资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预防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潜在因素、控制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紧急的医疗救治,以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A、发生前 发生后 B、发生前 发生中 C、发生前 发生中 D、发生中 发生后 94、应急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 C)

A、人本原理 系统原理 B、责任原理 反馈原理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95、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特点:( C) A、复杂性 不平衡性 B、长期性 后发行 传统优势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96、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宣传教育、( A )、推广普及先进科技

A、编制预案 B、应急反应 C、善后处理 D、信息报告

9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响应级别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预警,依次用(C )表示 。

A、橙色、红色、蓝色、黄色 B、蓝色、橙色、黄色、红色 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D、红色、黄色、橙色、蓝色

9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突出特点是对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两条渠道进行报告:一条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一条是(C )。

12

A、疾控机构 B、医疗机构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99、迄今,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由2个专项预案、7个部门预案、22个单项预案、1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乡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试行)》及若干地方预案组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预案体系中的2个专项预案和7个部门预案由( A )颁布实施。

A、国务院 B、卫生部 C、卫生部联合相关部委 D、中国疾控中心 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哪一年颁布的?(A ) A、2003年 B、2004年 C、2005年 D、2006年 10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及危及生命的紧急性 B、高度的确定性 C、事件处置的非常规性 D、影响的广泛性

10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中较短时间内通常是指在(A)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同时或相继出现( )以上临床表现相似的病人,或出现重症病例或死亡,经县以上医院专家会诊、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

A、2周 3例 B、1周 5例 C、2周 5例 D、1周 3例

103、下列不属于非传染性或传染性较弱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应急处置原则的是:( B )

A、减少发病 B、减少社会影响 C、减少死亡 D、避免后遗症 104、灾区卫生评估内容不包括:( D ) A、卫生现状 B、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C、灾区传染病监测情况 D、灾区物资储备情况

10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机制建设应坚持(C )与( )并重原则。 A、工作条件 仪器设备 B、组织机构 人员配备 C、软件建设 硬件建设 D、应急机构 仪器设备

106、《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什么时间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议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C )

A、2007年11月1日 B、2004年5月1日 C、2007年8月30日 D、2003年5月1日

107、 ( A )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A、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全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D、省卫生行政部门

108、在完善的危机管理系统中,(D)的核心指挥、协调系统是有效危机应对最

13

为关键的环节。

A、权威 B、高效 C、统一 D、以上都是

109、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在不明原因事件的现场处理中,(B )非常重要。

A、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B、控制疫情 C、后勤保障 D、上报上级疾控机构

110、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特别强调各级( A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主导地位。

A、人民政府 B、卫生行政部门 C、疾控机构 D、医疗机构

111、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B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5 B、10 C、15 D、20

112、在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调查中,应对可疑聚餐的进食时间、可疑中毒食品及食用量进行详细调查。若无可疑餐次,应调查发病前( C)小时或之前的进餐情况进行调查。

A、48 B、60 C、72 D、24

113、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级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 B )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A、1 B、2 C、6 D、12

11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恐怖事件等( A )大类。 A、4 B、5 C、6 D、7 (二)是非题

1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

116、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建立预警系统、健全决策机制、规范信息传播、保证物资供应和坚持依法行政。(√)

1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突出点是对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过两条渠道进行报告:一条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一条是县级以上疾控机构。( × ) 118、预防准备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也是各个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

14

119、我国卫生方针一贯将“预防为主”放在第一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也将预防为主及先期应急处置作为应急处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 √ ) 120、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 ) 四、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12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 C )年。

A 、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122、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属于:用于标示患者常住地址( A )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

A、居住时间≥6个月地址 B、居住时间≥3个月地址 C、居住时间≥1个月地址 D、户口所在地

123、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 C ) A、1张 B、2张 C、n张 D、4张

124、医疗机构在发现乙肝病例后,如已知该病例曾经做出诊断并被报告过,是否需要报告( D)

A. 需每年报告1次; B. 超过半年需再次报告; C. 登记但不需网络报告; D. 不需报告。

125、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应怎样填写报告卡(D ) A、在原来报告卡上直接订正 B、从新填写一张报告卡

C、将报告卡从直报系统中调出直接修改 D、从新填写一张报告卡并注明订正卡

126、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以下哪些要求正确的是(A )

A.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统一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B.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可填写同一张卡片;

C.病人的疾病诊断发生变化时,在原报告卡上进行相应修改; D.已填写了传染病登记本的时候可以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127、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阳性检测结果仅限( C )填写。 A、医疗机构 B、疾控机构 C、采供血机构 D、妇幼保健机构 128、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 B )

A、霍乱、脊髓灰质炎、乙肝 B、脊髓灰质炎、艾滋病、霍乱 C、霍乱、脊髓灰质炎、梅毒 D、脊髓灰质炎、乙肝、梅毒 129、传染病报告卡由( B)填写

15


临床应急知识竞赛题库(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新课标-4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1)历史 Word版含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