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释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
四、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六、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 七、全国鼠疫监测方案 八、全国霍乱监测方案(试行) 九、全国麻疹监测方案
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十一、人禽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十二、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十三、基孔肯雅热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指南
十四、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十五、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十六、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十七、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十八、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置方案、人感染高致
1
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
十九、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二十、全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应急处理预案 二十一、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二十二、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二十三、山东省处置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
2
一、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释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试题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
B)实施。
A 2007年10月1日 B 2007年11月1日 C 2006年10月1日 D 2006年11月1日
2、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 C )级别。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 B )表示。 A 橙色 B 红色 C 黄色 D 蓝色
4、国务院和( A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 县级 B 地市级 C 省级 D 乡镇级 5、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 B )、现场预案。 A 单位预案 B 专项预案 C 个体预案 D 政府预案
6、( A )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 国务院 C 民政局 D 红十字会
7、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 A )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
A 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 B 三个以上区域的 C四个以上区域的 D 五个以上区域的
8、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 A)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A 公安机关 B 检察院 C 法院 D 卫生局 9、( B )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A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 国务院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 安全监管部门
10、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A ) A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B由人民法院依有关法律给予处罚 C由人民政府给予处罚 D 由上级单位给予处罚
11、紧急状态期间采取的非常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或者由( A )
3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 B国务院另行通知 C应急指挥部另行安排 D 公安部门另行通知
12、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C ) A 它属于公法范围 B 它具有强制性 C 它是一部行政法规 D 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B )
A 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 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 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 处置与预防并重 14、我国主要的应急管理体制不包括( C ) A 综合协调 B分类管理 C集中管理 D属地管理
15、在采取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时,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选择的原则为( A )
A 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权益 B 最大程度地保护国家财产 C 最大程度地政府财物 D 尽快控制事件发展
1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向(D )备案 A 上一级人民政府 B 上一级政府应急办
C 上一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D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7、( B )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A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 B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 C 乡级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D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其他法人组织
18、在新闻媒体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费用由哪个部门负责( C )。
A 卫生部门 B 各级政府 C 无偿宣传 D 政府应急办
19、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D )
A 民事责任 B 行政责任 C 经济责任 D 刑事责任 20、突发事件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 B )负责 A 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4
B 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
C 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 D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A )
A 2003年5月9日 B 2002年5月9日 C 2002年9月5日 D 2003年9月5日
22、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B )
A 国务院有关部门 B 国务院C 军队有关部门 D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2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 D )
A 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 B 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
C 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 D 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 B ) A 国务院 B 卫生部C 省级政府 D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25、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 ) A 30分钟 B 1小时C 2小时 D 3小时
26、县级以上政府非卫生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 A )
A 同级卫生部门 B 同级政府C 上级政府 D 下级政府 2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B ) A 国务院 B 卫生部 C 中央宣传部 D 省政府
28、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 A )
A 法定传染病 B 甲类传染病 C 乙类传染病 D 丙类传染病
29、甲类传染病由哪个部门决定?( B )
A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 国务院 C 省政府 D 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30、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 A)
A 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 B 卫生部制定发布C 国务院制定 D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