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6)

2025-09-26

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

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本身就是错误的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B) 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 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 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C) 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B) A.古为今用方针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 22.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C)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2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2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C)

26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D) 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26.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C)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2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B)

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关系D.社会意识 2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D)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 A.制造使用工具(劳动)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 30.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A)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27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ABC)

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 E.社会生活的精神生产活动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BCD)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E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CD)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E社会意识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ABCD)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28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E.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5.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ACDE)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6.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ABCE)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C.人口生产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人口生产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E.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制约 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B)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E.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水平

29

8.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AB) 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 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 E.社会形态是由偶然因素所决定的

9.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CD) 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E.指出阶级斗争只有暴力革命一种形式 10.“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CD)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E.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2、如何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年产2024吨废旧塑料回收生产车间的设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