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业考勤管理系统 毕业论文(8)

2025-07-03

第四章 测 试

软件测试是发现软件中错误和缺陷的主要手段。在一般情况下,软件测试过程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基本上是平行进行的。当然,测试计划应该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已经开始制定了。随后的工作则会伴随着软件开发的过程逐步展开。软件测试是发现并指出软件系统缺陷的过程。缺陷在开发和维护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并由此产生一个或多个“漏洞”,包括错误、误解和冗余,有时甚至会误导开发者。测试包括寻找缺陷,但不包括跟踪漏洞及修复,即测试不包括调试和修复。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和编码各阶段产品的最终检验,是为了保证软件开发产品的正确性、完全性和一致性,从而检测软件错误、修正软件错误的过程。软件开发的目的是开放出实现用户需求的高质量、高性能的软件产品,软件测试以检查软件产品内容和功能特性为核心,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也是成功实现软件开发目标的重要保障。

4.1 系统测试的定位

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在本系统交付使用前,我对该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测试的目的在于:寻找问题,纠正错误,提高系统技术能力,使系统早日投入运行。测试的参加人员除技术人员外还包括用户,最终由用户对每个模块提出问题或批示。

本次测试分别采用软件工程中的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验证技术,即我们是否在正确的构造一个系统;黑盒测试是一种确认测试,即我们是否在构造一个正确的系统。

通过本次系统测试,希望发现的主要错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是经常碰到的错误,它是由不正确的脚本语法导致。例如:命令拼写错误或传递始函数的参数不正确都将产生错误。语法错误可能导致脚本不能运行。

2.运行时错误

运行时错误是脚本在执行过程中脚本指令试图执行不可能的动作而导致的。必须纠正导致运行时的错误,这样才能使脚本在运行时不被中断。

3.逻辑错误

逻辑错误通常可能是在潜在的和难以预测的。如果有因键入错误或程

31

序逻辑流程错误引起的逻辑错误,脚本可能会成功运行,但产生的结果却是错误的。

4.2 白盒测试

第一阶段测试采用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白盒测试的目的是通过检查软件内部的逻辑结构,对软件中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在程序不同地方设立检查点,检查程序的状态,以确定实际运行状态与预期状态是否一致。

测试用例:

1.打卡流程图:

开始 打卡 第一次打卡 No 第二次打卡 Yes 9:00前 Yes 输出:已打卡,正常上班 输出:迟到 No Yes 输出:已打卡,正常下班 输出:早退 18:00后后 结束

图4-1 打卡流程图

2.根据流程图我们可以确定环形复杂性度量V(G): 1V(G)=E-N+2=12-10+2=4 ○

2V(G)=4个(区域) ○

3V(G).=P+1=10+1=11 ○

32

1 2 7 3 8 9 4 5 6 10

图4-2 登录流程图

3.确定基本路径集合:

路径1:1——2——3——4——6——11 路径2:1——2——3——4——5——11 路径3:1——2——7——9——11 路径4:1——2——7——8——11 4.路径1的测试用例:

第二次打卡,时间为18:00之前 期望结果:早退

路径2的测试用例:

第二次打卡,时间为18:00之后 期望结果:已打卡,正常下班 路径3的测试用例:

第1次打卡,时间为9:00之后 期望结果:迟到

路径4的测试用例:

第一次打卡,时间为9:00前 期望结果: 已打卡,正常上班

通过以上几步测试,所得结果均与设计要求符合,也就是说测试结果准确无误。

4.3 黑盒测试

第二阶段测试采用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黑盒测试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需求,采用黑盒测试我们可以发现的错误包括功能不正确或遗漏;界面

33

错误;输入和输出错误;数据库访问错误;性能错误;初始化和终止错误等。

测试用例:

1. 用户登录测试(正确输入)

表4-1 用户登录测试(正确输入)表

输入 期望输出 实际输出 用户名:admin 密码:111111 登录成功,显示主页 登录成功,显示主页 2. 用户登录测试(无该用户)

表4-2 用户登录测试(无该用户)表

输入 用户名:07 密码:1 期望输出 员工号或密码错误 实际输出 员工号或密码错误 3. 用户登录测试(密码错误)

表4-3 用户登录测试(密码错误)表

输入 用户名:01 密码:111111 期望输出 员工号或密码错误 实际输出 员工号或密码错误 4.4 系统测试结论

在系统测试中,难免发现问题,但是即时的进行了修正。总体上,本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基本实现了最初的信息管理需求,达到了需求分析中的功能要求,实现了小型企业考勤管理系统,个人来讲比较满意。

34

第五章 结 论

回顾大学阶段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 1.分析和研究了人事考勤管理系统的发展,根据原有考勤管理系统的缺失,以及当前人事考勤管理现状,论证了对人事考勤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的必要性,提出研发人事考勤数据分析和应用系统的迫切性。

2.针对公司的人事考勤管理业务现状不足和功能需求,依据人事管理理论、思想和方法,按照软件工程思想,完成了人事考勤管理系统的调研和分析,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3.根据当前已有的人事考勤管理的基础数据,对开发的人事考勤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进行了实例验证,应用效果较好。

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研究,论文就此完成,但依然任重道远,尚有许多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这里择其要者简要讨论如下:

1.随着科技进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不断发展和更新,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不断支撑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发展和科技探新,因此,要加强人力资源理论学习,指导实践研究。

2.由于作者研究水平的不足和技术条件限制,系统某些功能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从一开始设计系统的整体结构到局部的功能实现,代码的编写,运行的纠错直至系统的测试完成,我都不断和我的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这给我很大的帮助。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软件开发工具对程序开发人员的影响,各种开发工具之间的兼容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开发此软件采用了S.S.H,它是用来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提高我们软件产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乃至敏捷性的,这为我提供了很多的方便。现在我所要做的便是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开发成果更接近完美。

在这段软件开发的时间里,我更加认识了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了更多的认识,只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再加上更多的努力,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够度过一个个难关,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就会有勇气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35


小型企业考勤管理系统 毕业论文(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DOT-178.35&37规范要求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