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锡林转速、棉卷定量、给棉长度和落棉率 B:锡林转速、精梳条定量和给棉长度 C:锡林转速、精梳条定量和落棉率 D:棉卷定量、给棉长度和落棉率
7、一套精梳设备一般配备( C )台精梳机。
A:1台 B:2~3台 C:4~6台 D:6~8台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大多数化纤纱都经过精梳工序加工。 ( × ) 2、精梳机各部件都是连续工作的。 ( × ) 3、精梳棉条条干均匀度好于生条的条干均匀度。 ( × ) 4、予并条机——条卷机准备工艺的小卷质量好。 ( ×) 5、FA261型精梳机只有前进给棉方式。 ( × ) 6、精梳机的钳板摆动是匀速运动。 ( × ) 五、简答题
1、简述给棉钳板部分的作用。
答:钳持棉层供锡林梳理,并将锡林梳理过的须丛送到分离罗拉钳口进行分离接合。
2、对钳板机构运动的工艺要求是什么?
答:钳板运动的工艺要求:
(1)钳板向前运动后期速度要慢,使钳板钳持梳理后的须丛想分离罗拉靠近,准备分离接合。 (2)梳理隔距变化要小
(3)钳板开口充分,须丛抬头要好。
3、什么是前进给棉?什么是后退给棉?比较两种给棉方式的特点。
答:(1)前进给棉:钳板前进时给棉 (A201系列精梳机)
(2)后退给棉:钳板后退时给棉。 FA系列精梳机:前进给棉、后退给棉
? 给棉方式的选择是由落棉率的大小决定。在生产中一般根据精梳落棉率的大小而定,当精梳落棉率大于17%时,采用后退给棉。 ? 后退给棉特点
后退给棉给棉长度短,梳理效果好,落棉较多,一般落棉率控制在17%—25%。适用于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品种,但产量低。
4、锡林定位的迟早一般如何选择?
答:锡林定位实际是校正锡林梳针通过分离罗拉与锡林最紧点的定时。由分度盘的读数指示。
在A201系列精梳机上叫弓型板定位。
加工长给棉、分离罗拉顺转定时早的机台,锡林定位要早些;加工短给棉,分离罗拉顺转定时迟的机台,锡林定时可迟些。
5、对分离罗拉的运动要求有哪些? 答:分离罗拉呈周期性运动特点为:
①顺转——倒转——基本静止。
②并且顺转量大于倒转量,使纤维网有效输出。
6、精梳条的质量控制指标有哪些?
答:精梳条质量指标及控制范围
1、条干不匀率:Uster CV%:4.0%-5.2%,萨氏条干:18%—20%。 2、重量不匀率:0.4%-0.6% 3、短绒率:6%—9%
4、棉结杂质粒数:根据纱线的品种和品质要求自定。 5、落棉短绒率:大于70%
7、简述减少精梳条棉结杂质和精梳纱疵的措施
答:减少棉结杂质和精梳纱疵的措施 1、改善小卷准备工艺,提高小卷质量。
2、改善精梳机的机械状态,尤其是梳针状态。
3、正确掌握精梳工艺,合理调整分离罗拉顺转定时,锡林定位,钳板闭合定时,梳理隔距等。 4、合理掌握和控制落棉率。 5、加强运转管理
8、简述降低精梳条干不匀率的措施
答:降低精梳条干不匀率的措施
1、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正确校正定时定位。
2、正确控制各部分的张力牵伸倍数,以减少意外牵伸。 3、保持棉网和棉条经过的各通道光洁。
4、加强温湿度管理,精梳车间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55—65%。
六、计算题
某厂在FA261型精梳机上生产精梳棉条,已知,锡林转速为236r/min,喂入小卷定量为48g/m,给棉罗拉的给棉长度为5.2mm,精梳落棉率为16%,8根并合,时间效率为90%。求①精梳机的理论产量②定额产量 解:精梳机的理论产量:236r/min×60×24×5.2mm×8×48g/m×(100-16)%/1000000000=0.570吨
定额产量:0.570吨×0.9=0.513吨
答:精梳机的理论产量0.57吨/台日,定额产量0.513吨/台日。
第五章 并 条
一、 名词解释:
1、.实际牵伸:喂入品的定量或线密度与输出品定量或线密度之比。 2、机械牵伸:前后罗拉线速度之比。
3、牵伸效率η:实际牵伸与机械牵伸之比的百分率 4、牵伸配合率1/η:牵伸效率的倒数。
5、总牵伸倍数:只指从最后一对喂入罗拉至最前一对输出罗拉间的牵伸倍数。 6、部分牵伸 :是指相邻两对罗拉间的牵伸倍数。
7、摩擦力界:在牵伸区中,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牵伸装置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所作用的空间。 8、“奇数”准则:在梳棉与细纱工序的设备道数应为奇数道,即并粗工序为奇数道。并条一般为两道。 9、罗拉隔距:相邻两罗拉表面之间的距离。 10、罗拉握持距:相邻两罗拉钳口之间的距离。 二、 填空题
1、并条工序的任务是___并合___、___牵伸、______混合、____成条____。
2、实现罗拉牵伸的三个必要条件是_____速比_____、____加压____、___罗拉握持距____。
3、从并条机的发展来看,70年代的A272F型并条机采用的牵伸型式为三上三下+Pb+集束罗拉 ,输出速度为_120~250m/min;___m/min。90年代FA306等并条机采用的牵伸型式为三上三下+Pb+导向皮辊。输出速度为_148~600m/min;__m/min。
4、FA306型并条机的机构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5、FA306型并条机的牵伸机构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6、牵伸的目的是将并合后的须条经过抽长拉细(牵伸),使棉条变细,在牵伸的过程中,提高纤维的伸直度和平行度。。
7、目前并条机的加压型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8、棉条的并合作用可以改善棉条的长片段不匀,如并合根数为n,则改善的效果是:并合后棉条的不匀率为并合前的___________________。
9、从降低牵伸不匀的要求出发,希望纤维变速点的位置尽量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实际牵伸的定义是( A )
A:输出半制品的特数与喂入半制品特数之比 B:喂入半制品的特数与输出半制品特数之比
C:输出半制品的特数与喂入半制品特数之积 D:输出半制品的特数与喂入半制品特数之和 2、机械牵伸的定义是( A )
A:输出罗拉线速度与喂入罗拉线速度之比 B:喂入罗拉线速度与输出罗拉线速度之比 C:输出罗拉线速度与喂入罗拉线速度之积 D:输出罗拉线速度与喂入罗拉线速度之和 3、总牵伸和部分牵伸的关系是( A )
A:总牵伸等于各部分牵伸的连乘积 B:总牵伸等于各部分牵伸之和 C:总牵伸等于各部分牵伸之差 D:总牵伸等于各部分牵伸之商 4、纺棉时,罗拉握持距要依据棉纤维的 ( D )确定。
A:手扯长度 B:主体长度 C:平均长度 D:品质长度
5、要保证正常牵伸,不出硬头,牵伸力与握持力配置必须符合( C )。
A:牵伸力上限可以超过握持力。 B:牵伸力上限可以不必考虑握持力。 C:牵伸力上限不得超过握持力。 D:以上都不是。
6、在生产中,如发现须条在罗拉钳口下打滑,则可以采取的工艺调整是( )。
A.:适当减小后区罗拉隔距 B:适当放大后区罗拉隔距 C:在保持总牵伸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减小后区牵伸倍数 D:以上都不是。 7、胶辊磨损中凹、胶辊芯子缺油回转不灵活,则握持力显著(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没有影响 8、要加大牵伸区中部摩擦力界强度,可采取( C )。
A:增大胶辊压力 B:使用硬度小的胶辊 C:采用附加摩擦力界 D:加大牵伸倍数 9、当纺出的细纱重量偏重,棉条的干重应( A )。
A:偏轻掌握 B:偏重掌握 C:不调整 D:随意调整
10、若罗拉和皮辊出现偏心、弯曲、磨灭等机械故障,则产生的不匀是(B )。
A:随机不匀 B:规律性周期不匀 C:短片段不匀 D:长片段不匀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并合根数越多,并合后棉条不匀改善越明显。 ( √ ) 2、并条机采用轻重条搭配喂入,可以降低各眼输出棉条的不匀率。 ( √ ) 3、纺棉时,罗拉握持距一般根据棉纤维的主体长度确定。 ( × ) 4、纤维长度越短,则牵伸时,产生的移距偏差越大,变速点分布越分散。 ( √ ) 5、小牵伸有利于消除须条中的前弯钩,而大牵伸则有利于消除须条中纤维的后弯钩。( √ ) 6、后区牵伸倍数越大,则牵伸力也越大。 ( √ ) 7、头、二道并条机的牵伸分配如采用顺牵伸,则目的是提高纤维的条干均匀度。 ( × ) 8、普梳时,喂入头道并条机的棉条中,纤维后弯钩居多。 ( × )
9、如混合棉中纤维长度变长,线密度变细或棉条回潮率增大,则可能使细纱机牵伸力增大,此时熟条干重应偏轻掌握。 ( √ )
10、纺化纤时,皮辊加压应比纺棉时增加。 ( √ ) 五、简答题
1、为什么纤维整齐度差、短纤维含量高易产生条干不匀?
答:由于移距偏差的存在,使牵伸前须条中纤维的分布情况发生了恶化,即牵伸后产生了牵伸不匀——牵伸附加不匀。纤维整齐度差、短纤维含量高,在牵伸过程中成为既不被后罗拉控制,又不被前罗拉控制的浮游纤维,变速点分布较分散,产生的移距偏差大,所以易产生条干不匀。
2、并条机主要包括那些工艺参数?
答:工艺道数、出条速度、棉条定量、牵伸倍数和牵伸分配、罗拉握持距、罗拉加压。
3、画出三上三下压力棒牵伸装置图,并说明其特点。
答:在主牵伸区用压力棒对须条产生的压力和摩擦力来加强中后部摩擦子力界的强度,从而加强对中后部纤维的控制。使纤维变速点向前罗拉钳口集中,提高主牵伸区的牵伸能力。减小牵伸不匀率。
4、如何配置并条工艺对伸直弯钩有利?
答:一般采用两道并条,牵伸倍数头道小二道大时,可提高弯钩的伸直效果。
5、规律性条干不匀的产生原因有那些?在波谱图上的特征是什么?
答:规律性条干不匀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牵伸部分的机械状态不良(罗拉弯曲或偏心、皮辊偏心、传动齿轮的磨损或缺齿等)造成的不匀。
在波谱图上的特点:呈规律性的粗节和细节。即规律性不匀——机械波。 六、计算题
1、在FA306型并条机上,头道棉条干定量为20g/5m,末道棉条干定量为19.7g/5m,并合根数为8根,设牵伸配合率为1.03,出条速度为350m/mim,试确定: (1) 末道并条机实际牵伸、机械牵伸 (2)
并条机理论产量。
解:末道并条机实际牵伸=20×8/19.7=8.12
机械牵伸=8.12×1.03=8.36
并条机理论产量=350×60×24×19.7/5=1.986吨
2、在FA306型并条机上,轻重牙齿数有25 T、26 T、27T三种,冠牙有121 T、122 T、、123 T、124 T、125 T五种,若末道棉条棉条设计干定量为19.7g/5m,纺出干定量为20g/5m,机上轻重牙齿数为26T,试判断:
(3) (4)
机上冠牙为 机上冠牙为
123T时应怎样调整? 121 T时应怎样调整
解:冠牙为123T时位 20-19.7=0.3 1/26=0.38 1/123=0.008 轻重牙齿数调为25 T 纺出干定量为19.62g/5m 冠牙为121T时位 20-19.7=0.3 1/26=0.38 1/121=0.0083 轻重牙齿数调为25 T 纺出干定量为19.62g/5m
第六章 粗 纱
一、
名词解释
1、捻度: 纱条单位长度上的捻回数。 2、捻回角β:纱的表面纤维对纱轴的倾角 3、捻系数:能用于比较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4、假捻效应:
锭翼顶孔加装假捻器,减少或消除粗纱前后排纱条因捻陷而引起的伸长差异,增加纺纱段的捻度,减少断头。 5、粗纱伸长率 6、 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