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09届毕业项目
分型如下图:
图5-1 分型面
2.型腔布置
已知的体积V塑或质量W塑 ,又因为此产品属大批量生产的小型塑件,综合考虑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等各种因素,以及注射机的型号选择,初步确定采用一模六腔平衡式排列;根椐制品的形状,在模板上的的排列形式为圆形。以确保制品的均一和稳定,而且型腔布置与浇口开设部位也非常对称,这样防止了模具承受偏载而产生的溢料现象。 排布图如下图所示
图5—2型腔布置
3.浇注系统的设计
浇注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和拉料杆的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应保证塑件熔体的流动平稳、流程应尽量短、防止型芯变形、整修应方便、防止制品变形和翘曲、应与塑件材料品种相适用、冷料穴设计合理、尽量减少塑料的消耗。
第 7 页 共27页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09届毕业项目
根据塑件的形状采用推杆推出。 (1)主流道及主流道衬套[5]
主流道的主要设计要点: ①
在模具结构的允许的情况下,L尽量短,一般小于60mm,过大则会影响熔体的顺利充型。
② ③
主流道大端呈圆角,以减少料流转向过渡时的阻力。
大多数情况下,将主流道和定位圈设计成两个零件,然后配合固定在模板上,主流道衬套采用H7/m6过渡配合,与定位圈的配合采用H9/f9间隙配合。
④ ⑤
主流道衬套选用T8、T10制造,热处理强52~56HRC。 定位环固定螺钉一般取M6~M8,螺钉一般选用两个以上。
R =喷嘴球面半径+2~3=12+3=15mm d=喷嘴孔径+1=2.5+1=3.5mm a=4° r=1mm D=6mm
图5—3 主流道及主流道衬套的结构
(2)分流道[3]
①分流道截面和尺寸
选用U形分流道截面,表面积/体积比小,冷却速度慢最低,热量及摩擦损失小,进料流中心冷凝慢,有利于保压。
D=0.2654
×尺寸的确定:根据经验公式确定分流道的直径[5] (m)?(L)?
的塑料量(g)
m—流经分流道
L—分流道的长度(mm) D—分流道直径(mm)
查资料得部分塑料常用分流道断面尺寸推荐范围:苯乙烯是3.5~10之间 根据实际情况取D=5mm
第 8 页 共27页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09届毕业项目
图5—4 分流道截面形状
②分流道布置
根据型腔的布置,选用平衡式布置,其长度、形状和断面尺寸都必须对应相等,以保证塑件在强度、性能及质量上的一致性。
分流道表面粗糙度Ra一般为1.6um
图5—5 分流道的布置
③浇口[5]:各浇口的尺寸计算[1]
α=2° l=1㎜ r=2㎜
经验公式计算h=nt=0.6×2.5=2.5 n—塑料系数,PS为3.6 b=n(A) ?/30=0.2
第 9 页 共27页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09届毕业项目
图5—6 浇口尺寸
④冷料井[6] 结构及尺寸:
图5—7 冷料井
d=6㎜ H1=(5/4)d=8㎜ H2=(3/4)d=5㎜ α=20°
⑤拉料杆[3] 拉料杆的结构:
图5—8 拉料杆的结构
下图为主流道的拉料杆组合形式,同时还具有脱除主流道凝料的作用。一般拉料杆安装在主流道的对面,开模时,拉料杆将主流道凝料拉出。
d= 6 公差为0.015 ,与拉料杆配合的型板孔
配合长度M1=(1.5~2)d =10 D= 10 H=4 M根据模板尺寸确定
第 10 页 共27页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09届毕业项目
图5-9 拉料杆的组合形式
4.成型零件的设计
(1)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的计算
根据塑件形状简单,体积较小,适宜采用整体式型腔,见图[2]和图[3],组合式型芯见图[4]。这种形式的型腔形状简单,牢固可靠,不易变形,成型塑件的质量较好。、本产品为PS制品,属于大批量生产的小型塑件,此产品采用6级精度,属于一般精度制品。因此,凸凹模径向尺寸、高度尺寸及深度尺寸的制造与作用修正系数x取值可在0.5~0.75的范围之间,凸凹模各处工作尺寸的制造公差,因一般机械加工的型腔和型芯的制造公差可达到IT7~IT8级,综合参考,相关计算具体如下: 收缩率Sax=0.8% Sin=0.6%
平均收缩率为S=0.7%,
第 11 页 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