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填写“我是谁”。教师巡视指导,填写的内容可以很具体(如:我是一个男孩),也可以比较抽象(如: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写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最后推荐两位学生在全班交流。
小结:看来,每个学生的“自我”都是丰富、复杂的。要真正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三方面来完整地了解自己。
生理自我:包括身高、体重、外貌、性别、身体机能等。
心理自我:包括气质、性格、智力、兴趣、需要、价值观、情绪、意志品质等。 社会自我:包括角色、地位、职业等。
当然,认识自我是需要学习的,只有不断地参与学习和生活(如通过活动,与别人比较,反省自己),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下一个活动来进一步认识自己。 活动三:我的优缺点树
请你设想一下,你正沿着一条路走,突然发现你前方有一棵很特别的树。这完全是你个人的一棵树,在它上面挂满了标志着你特别的能力和优点的硕果!在树上,也有一些被虫子咬了的果实,代表你的缺点。现在,请你仔细地观察这棵树,它是怎样的?枝干、树根如何?然后在纸的背面把它画下来。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可以在果实上写上缺点或优点的名称(放舒缓的背景音乐)。
学生完成“我的优缺点树”。学生有权选择是否署名。选一些作品通过展示台在全班展示(也可粘贴在黑板或墙壁上,学生轮流观看)。师生交流,激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提醒学生时刻遵守活动规则:不能嘲笑任何一幅作品,多给别人一些掌声。
小结:通过“我的优缺点树”这个活动,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保持优点,发挥优势,对缺点(尤其是伤害他人和影响自己发展的缺点)要毫不留情地改掉,无关痛痒的缺点也是一种个性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接纳自己,也希望同学们在中学阶段能不断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活动四:讲故事——氢气球升起的原因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基恩博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几个白人小孩在公园里玩耍,一个卖氢气球的老人来了,孩子们蜂拥而上,争着买气球,玩得十分开心。在公园的另一个角落里躺着一个黑人小孩,他不敢凑上去,呆呆地看着。等白人小孩追逐着离开后,黑人小孩才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低声地问道:“您能卖给我一个氢气球吗?”老人乐呵呵地说:“当然可以,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足勇气说:“我要一个黑色的。”这位满脸沧桑的老人随即递给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小孩开心地玩着,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但他一不小心,手一松,
氢气球飞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非常美丽。老人看着渐渐升起的气球,对着这个伤心的孩子说道:“记着,气球能不能升起,不决定于它的颜色、形状与大小,而是气球内是不是充满了氢气;同样,一个人能不能成功,不决定于他的种族、出身,关键是你心中有没有自信!”
他讲的这个黑人小孩就是基恩博士自己。 同学们听了故事有什么感想?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关键是看他有没有自信。 你们有没有自信呢?接下来我带大家做一个小游戏。 活动五:一分钟鼓掌
每个人先估计一下自己一分钟能鼓掌多少下,记在心里或写在纸上。先问3\个学生,然后开始计时,学生鼓掌默数,半分钟后停,再问那几个学生,然后告诉学生刚才只不过半分钟。问学生感受。
小结:结果出乎预料吧!这说明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关键是你能不能发现,愿不愿努力,有没有信心,只要你愿意做个最好的自己,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问学生:要不要成功?想不想努力?有没有信心?老师也相信同学们在初中的三年时间,一定会正确认识自己,把握前进的方向。
最后,让我们同唱一首歌——《我真的很不错》。 活动六:歌曲欣赏
播放歌曲《我真的很不错》,学生起立,伴随音乐唱,并做手语。
七年级心理健康(三)
人际碰碰车
【活动理念】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和促进剂。同学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初中生交友的烦恼和困惑大多来自同学之间的交往,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冲突。针对这种情况,本课辅导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学会辨证地处理这些问题,学会化解矛盾,协调关系。 【活动目标】
1、通过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彼此宽容,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对方着想。
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化解同学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增进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状态。 3、让学生体验友情的崇高、伟大,珍惜友情,珍惜一起走过的日子。 【活动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歌曲《朋友》。 【活动对象】初中低年级 【活动过程】
一、心理剧演出,情境体验
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心理剧“篮球风波”,形象地展现出在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 心理剧场——篮球风波
故事情节:放学后,篮球场上小东和同学们在打篮球,一不小心,篮球砸到了小西身上。 情境1——站在自己的角度:篮球场上,小东和几个同学在激烈地进行着篮球比赛,他们各个全神贯注。“小东,接球。”??小东说:“王翔,接着。”在传球时,一不小心,球飞了出去,正好砸到同班同学小西的身上。
小西:(捂着肚子,生气)你怎么不长眼睛啊,疼死我了。
小东:(趾高气扬)你才没长眼睛呢,这么宽的路你不走,被砸到活该,关我什么事,哼。 小西:你明明先砸到人的,还恶人先告状,我告诉老师去。 小东:你去说好了,我又没有错,不小心嘛。 小西(用手指着小东):你还没有错?? 小东:怎么啦,想打架,我奉陪。 小西:谁怕谁。
小东和小西两个人打起架来。
学生活动:由表演小东和小西的两个同学谈谈他们表演时的感受,谈谈他们各自这样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教师提问:站在自己的角度,小东强调自己没有错,小东和小西的关系会如何?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情境2——站在他人的角度:篮球场上,小东和几个同学在激烈地进行着篮球比赛,他们各个全神贯注。“小东,接球。”??小东说:“王翔,接着。”在传球时,一不小心,球飞了出去,正好砸到同班同学小西的身上。
小西:(捂着肚子)疼死我了。
小东:(马上跑上前)对不起,对不起,你哪里受伤了,是不是很疼? 小西:肚子,呜?? 小东:要不要去医务室看看。
小西:没关系,我想休息一下就会好的。 小东搀扶着小西坐到操场旁边的椅子上。
学生活动:由表演小东和小西的两个同学再谈谈他们这样表演后的感受。
教师提问:站在他人的角度,小东设身处地地感受小西受伤后的痛,小东和小西的关系又会如何?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板书:
思 考 角 度 相 互 关 系 站在自己的角度 与对方冲突、争吵 站在他人的角度 能理解、体谅对方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心理剧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考虑问题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矛盾;如果站在他人的立场想一想,许多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并且也让双方都感到愉快。我们常常把这种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方法叫做“换位思考”。
二、心语训练场
心理侦探:依次显示冲突场景,请学生当心理侦探帮助下面的同学解决冲突和矛盾。 1、小美脸上长了许多雀斑,小刚在学校经常开玩笑叫她“小麻雀”,小美非常生气。
教师提问:小刚觉得叫同学的“外号”很有趣,很开心。换个位子,如果你是小美,你会怎样想? 2、吴浩和沈力一前一后坐着,他们为了自己的地盘经常挤桌椅,谁都认为是对方占了自己的地盘,谁也不肯相让,今天他们还为此打了起来。
教师提问:他们俩怎样做才能平息这场风波呢?
3、谢峰和张晓是好朋友,但最近他们又闹别扭了,为什么事呢?原来近来谢峰经常不做家庭作业,到学校来要抄张晓的作业,张晓不肯,谢峰说张晓太不够哥们了,就不理睬张晓了,他们俩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
教师提问:他们俩怎样做才能和好如初呢?
小组讨论,请小组里的学生当心理侦探帮助上面的学生解决矛盾和冲突。 最后由小组学生归纳总结出消除“火花”的好方法。 三、教师总结
1、友情提醒:做小绒绒不做小刺刺。 让我们学习——
用友善的办法消除同学间的碰撞火花。 用理解、尊重的态度和语气表达自己的看法。 2、消除火花的好方法: 写纸条、写信 仔细听对方诉说 当面道歉
请老师和同学帮助解释 通过第三者讲和
冷静一段时间,让时间冲淡矛盾 送他(她)一个小礼物
四、学生活动:走近同学(同时播放歌曲《朋友》)
1、请走到过去曾有过摩擦的同学身边,做一个友好的动作(握手、拍拍肩膀、拥抱)或者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
2、学生互动交流,情感升华。
3、让学生互相交流沟通,加深彼此的感情,珍惜一起走过的日子。 五、课堂反馈:“这堂课给你带来了什么?” 我的感受: 我的认识: 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