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中学二轮专题——专题三
5.地面状况: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尤其内陆影响水汽蒸发 6.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森林、湖泊有利水汽蒸发,易云雾 *不同纬度(大范围)------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 *同纬度地区(局部地区)---下垫面性质差异(地形、洋流),人为(植被破坏、湿地破坏)
【例7】读图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主要差异:甲地降水明显多于乙地.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西南气流和沿岸暖流影响,地处山地迎风地带,降水丰富;乙地地形平坦,西南气流受地形抬升不显著,并受离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气候成因分析 1.纬度 2.大气环流
3.下垫面:海陆分布、洋流、地形、 4.人类活动
☆风力的影响因素:
1.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看等压线疏密); 2.摩擦力大小(海面、冰面风大); 3.植被多少;
4.地形(狭管效应、地面平坦开阔)
【例8】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
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答案】冬春季节盛行 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 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 基本一致;(3分)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3分) 【例】(2011四川文综)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答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海滨昼夜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海陆风;低纬沿海,热带气旋活动频繁;海面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 【解析】季风、海陆风、热带气旋、摩擦力小
☆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影响因素
6
荆州中学二轮专题——专题三 水文特征 1.流量:气候(降水量和蒸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下渗(干旱区)、 用水。 2.水位变化、汛期:补给类型、水库湖泊调蓄 3.含沙量:植被、降水强度、流速 4.结冰期:最冷月均温低于0℃ ,时间长短 5.凌汛:低纬流向高纬、结冰 6.流速(水能):流量、落差 1.流向:地形地势(山脉走向、倾斜方向) 2.流程:陆地面积、地形、河流位置 【河流流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地形、及河流的位置,一般陆地面积较小(如岛屿)或陆地比较破碎(如欧洲西部)则河流较短;山脉距海岸较近(如美洲西岸)则西岸河流较短,如台湾西岸河流较东岸河流长些;内流河受水源限制有些较短。】 3.流域面积:地形 【高山峡谷地区,河流支流少,流域面积小; 盆地或洼地地区,河流集水区域广,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4.支流的多少、河网密度:地形、气候 5.水系形态:地形 6.河道形态(落差或峡谷宽谷、曲直、深浅)——地形落差、流量 【山区,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可能同时地壳在抬升,下切侵蚀更强)河道比较直、深、形成窄谷;地势起伏小的地区,河流落差小,以侧蚀为主,侧蚀的强弱主要考虑河岸组成物质的致密与疏松、凹岸与凸岸、还有地转偏向力,河道比较弯、浅,宽。】 水系特征 【例9】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答案】变化趋势:水量减少。 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例10】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7
荆州中学二轮专题——专题三
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12分)
【答案】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
【例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答案】“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洋流成因
1.风海流:盛行风吹拂形成的洋流
①信风——南、北赤道暖流;②西风——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③极地东风——南极环流;④季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季:自东向西流、夏季:自西向东流) 2.补偿流:流出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流来补充。 水平补偿流——赤道逆流、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上升补偿流(涌升流):各大陆信风带控制下大陆西岸,如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加尼福利亚寒流、加那利寒流、夏季索马里寒流。
3.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差异,导致密度不同,形成的洋流。(表层:密度小海区流向密度大海区;底部相反)
世界主要海区密度流分布 海峡或运河 直布罗陀海峡 苏伊士运河 曼德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卡特加特海峡 黑海海峡 密度流(盐度差异) 大西洋表层海水流向地中海 地中海表层海水流向红海 印度洋表层海水流向红海 印度洋表层海水流向波斯湾 波罗的海表层海水流向北海 黑海表层海水流向地中海 例如:夏季索马里沿岸寒流形成原因:夏季索马里半岛沿岸海域盛行离岸西南风,离岸风驱使表层海水向东北流动,表层暖水流走后,深水海盆中较冷的海水上升补充,形成上升补偿流,导致索马里沿岸水温较附近海域水温低,形成寒流。
8
荆州中学二轮专题——专题三
☆洋流流向影响因素:盛行风向、地转偏向力、大陆轮廓 【例12】右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中南赤道暖流越过赤道向西北流动的主要影响因是( A) A.大陆轮廓 B.地转偏向力
C.东北信风 D.赤道低压带
☆渔场成因(主要分布温带沿海大陆架;世界四大渔场;中国舟山渔场) 分析角度 地形 位置 答题模板(答题时:图文材料信息+模板结合答题) 1.沿海大陆架:大陆架水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利浮游生物繁生,鱼类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冬季底层海水上泛——底部营养盐带至表层——利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3.河口处:河流入海带来丰富营养盐——形成渔场 4.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营养盐带至表层——利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形成水障——阻碍鱼群游动——形成渔场。 上升补偿流:底层海水上泛——底部营养盐带至表层——利浮游生物繁殖——形成渔场。 【例13】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
90°E 120°E 太 平 苏拉威西海 亚 伊里安岛 (新几内亚岛) 巴布亚新几内亚 阿拉弗拉海 澳90°E 120°E 图8 大利亚 150°E 8°S 洋 0° 150°E 0° 南 赤 道 暖 流
苏 0° 印 印 马来西亚 门 答 新加坡 度 南海 文莱 亚 西 马来 腊 岛 度 西 加里曼丹岛 尼 苏拉威西岛 班达海 东帝汶 8°S 爪哇海 爪哇岛 洋
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
【答案】原因: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例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
9
荆州中学二轮专题——专题三
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答案】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例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8分)
【答案】 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 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 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海雾成因【雾形成需要以下条件:①充足水汽; ②凝结核;③下垫面较冷(遇冷水汽凝结);④静风或者微风。】
1.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暖流带来的水汽,遇寒流降温,水汽凝结形成雾。 2.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暖湿气流流经寒流流经的海面,受寒流影响降温,易凝结成雾
【例16】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3)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D 122°30′ 122°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38°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C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S 太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市 (3)夏季,S市主要受D
平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洋 37°30′
【例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图甲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局部某岛屿的放大图”。
图甲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