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择合适的库存管理措施
1.客户分级管理
批量订货策略和服装脱销时厂商之间的博弈行为都是服装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形成的原因,因此,根据帕累托定律,实行订货分级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牛鞭效应”。服装制造企业根据各分销商的历史销售纪录、回款情况和合作关系,将所有的零售商分为3类:一般、重要和关键。其中的关键销售商比例约占20%,但他们却实现了80%的销量。将他们实行分级管理,一般销售商的订货实现“满足管理”,重要销售商的订货实现“充分管理”,而对关键销售商的订货实现“完美管理”。此外,在配给库存时,可以根据回款比例安排分拨配送,以此消除订货量的虚高。服装制造企业还可以通过分级管理策略,对照绩效考核标准,在合适的时机剔除不合格的销售商,维护销售商的统一性和渠道管理的规范性。
2.简化供应链,减少销售渠道的层次
供应链的水平层次和垂直规模的参与者越多,信息被加工的次数就越多,被扭曲的程度也就越大。在服装行业,由于广泛采取批发的大流通营销模式,导致供应链层级数量加大,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场需求信息的有效传递。而且增加了成本,降低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运作效率。因此,简化供应链的结构,弱化“牛鞭效应”的一个有效策略就是减少销售渠道的层次,发展服装直销或连锁经营以及开展网络化销售。
3.提高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传递效率
不管是何种服装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方法,都需要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作支撑。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系统获取并处理各种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提高整个企业客户需求快速有效的反应能力,实现即时采购、即时制造、即时出售、即时供应。对服装制造企业而言,可以与服装零售商和面辅料供应商建立共享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将销售业务流程,包括电子订单、订单响应、订单签收、退货订单等全面实现电子化管理,有效抑制牛鞭效应。
(四)采用合适的供应链库存绩效评价指标
管理从衡量开始,对库存管理而言,合适的绩效评价必不可少。对于本文中的服装制造企业,需要考虑客户、物流外包商、供应商和自身等。具体而言,企业在进行库存绩效评价的时候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绩效,即企业内部绩效。其指标包括客户服务、质量、成本、生产率等。其中具体的衡量基准可以企业上期数据和具体目标值为依据。二是外部绩效,外部绩效主要是对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运行状况的情况的好坏。其主要指标有客户满意度、最佳实施标准等。三是综合供应链绩效度量综合供应链绩效度量即从供应链的运行整体来对供应链的运行进行衡量。服装制造企业在进行以上几个方面的绩效评价后,再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库存管理模式以及库存管理的相关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梁建芳.服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上海:东华大学出版) (2)邓汝春.服装企业供应链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3)吕亚持,刘静伟.体闲品牌服装的库存处理方式选择(山东纺织科技出版社)
,
供应链环境下我国服装制造企业的库存控制研究
班级:人力101 姓名:王云云 学号:1105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