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砂石垫层在软弱地基中的应用7502900586 - 图文(4)

2025-05-18

F——基础底面积m2。

mc值一般控制在3~8(多取4~6)。 当软弱下卧层厚度t≤3.0m,且t/b≤0.2时

k?e1?1mc (6.3)

当软弱下卧层厚度t>3.0m,或t/b>0.2时:

k?e0.5?1mc (6.4)

6.2稳定性验算

按照《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6.3.3条,采用薄层软弱夹层稳定分析理论。相对于软弱下卧土层,加筋垫层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刚度,似刚性压板,它与软弱土层及其下的良好地层构成的空间体系中,软层成为一个薄层软弱夹层,即构成条形荷载作用下两个粗糙平面之间的薄层挤压关系。Prandtl在1923年根据极限平衡的平面课题和φ=0的假设提出解,对于θ≠0条件,我国张道宽[6]提出了修正的Prandtl条形荷载下的平均极限荷载公式,张国霞[7]将其应用于矩形箱筏基础下薄夹层的稳定分析。

φ≠0时,软夹层的平均极限承载力:

P?NctC?NqtrH (6.5)

Nct??t(Nc?11)? (6.6) tg?tg?_ Nqt??tNq (6.7)

b?2b0t?t?(2b0/b)?(1?e?) (6.8)

b?t ??tg?1?sin? (6.9)

1?sin?式中:Nct,Nqt——薄层挤压的承载力系数;

r——软弱层顶面上覆土层的厚度加权平均重度,kN/m3; H——软弱层顶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深度,m; C——软弱层的粘聚力,kPa; φ——软弱层内摩擦角,度; b——基础板宽度,m;

b0——假定不受摩擦影响的边缘恒压段的宽度。它与(基础)压板刚度及土的刚-塑性有关,一般取(0.5~1.0)t;

t——软弱土层厚度,m。 修正Prandtl的计算模型如图(6.4)。

图6.4修正的Prandtl解

Nc,Nq为无量纲的承载力系数(引自Hansen承载力公式)见表6.2。 求得软夹层的平均极限承载力p值,相应的承载力faz取p/k k为总安全系数,一般取3。然后可按本文(1.1)式检验其稳定安全度。

6.3工程实践

应用上述设计方法完成了数十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软基处理,均安然无恙。举例如下:

表6.2 承载力系数,Nc,Nq值

θ/度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Nc 5.14 5.63 6.19 6.81 7.53 8.38 9.28 10.37 11.63 13.10 14.83 Nq 1.00 1.20 1.43 1.72 2.06 2.47 2.97 3.59 4.34 5.26 6.40 φ/度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Nc 16.88 19.30 22.25 25.80 30.11 35.40 42.16 50.59 61.35 75.31 Nq 7.82 9.60 11.85 14.72 18.40 23.18 29.44 37.75 48.93 64.20 山西省交通干校教学楼为地上13层、地下1层的框剪结构,长42.41m,宽17.5m,基础面积约725.0m2,基底埋深4.4m,基底以上建筑总重184531.34kN,设计基底压力为260kPa。

地基持力层为厚度5.9m至6.8m的黄土状粉土及粉质粘土,呈软塑状,饱和,灵敏度高,St=5.2~6.8。承载力标准值fk=120kPa,下卧层粉细砂层,层厚10m,标贯系数N=16,承载力fk=180kPa。原设计用干振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桩径

400mm,正三角形布桩,桩距1.1m,桩长9.5m。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要求fsp≥260kPa,实际施工时桩孔送料困难,充盈系数常只能达到0.3~0.6,经两个月的停歇恢复期后,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只能达到130kPa。

我院采用2m加筋砂石垫层,对地基进行了补强。其中下1.2m范围内设置两层土工筋带,筋带为TG50×2.5(抗拉强度120MPa,延伸率1.2%),砂石垫层采用天然级配的砂卵石,最大粒径<5cm,<0.075mm细粒含量少于8%,底部设胞腔土工袋层。

垫层压实干密度ρd≥2.15t/m3,压实系数λc≥0.95。经计算,地基承载力可达到260kPa,计算最终沉降量S=83.0mm;柱距L=7.8m,基础倾斜、沉降差均控制在0.003L范围内。为保证地基处理效果,设置了沉降观测点(见图6.5)。

沉降观测结果(见表6.3)表明:主体装修完时,沉降71.3mm与计算最终沉降比为0.859;使用150d后沉降速率为0.0166mm/d,小于规范要求的稳定标准0.04mm/d。这时实测沉降与计算最终沉降之比为0.889,最大沉降差1#~6#两点为8mm,测点距15.45m,倾斜0.00052,远小于规范要求的0.003。说明加筋垫层是成功的,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安全而可行的。

表6.3 教学楼沉降观测位

观测时间 94.5.28 94.6.19 94.7.10 94.7.30 94.8.15 94.8.31 94.9.18 94.93.30 94.10.18 94.11.5 94.11.20 95.7.8 96.7.21 96.12.21 观测点编号 累计沉降量 (mm) 层次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主体完 装修完 正常使用 1 0 7 14 18 23 29 34 39 43 50 57 69 78 81

图6.5 沉降观测点示意图

2 0 6 12 16 19 25 31 38 43 50 54 63 72 74 3 0 4 8 15 19 24 30 36 42 50 56 63 72 74 4 0 6 9 13 18 25 29 34 39 45 51 59 68 71 5 0 7 13 17 21 26 30 35 39 43 49 59 67 70 6 0 5 13 18 23 28 34 39 44 49 53 62 71 73 单层沉降均值(mm) 5.8 5.7 4.7 4.3 5.7 5.1 5.5 4.9 6.1 5.5 9.0 9.0 2.5

另列出采用加筋砂石垫层治理的建筑工程实例成果。建筑工程及加筋垫层基本参数见表6.4,相应的沉降数据列于表6.5。总关效果良好,工程安全。

表6.4 采用加筋砂石垫层建筑工程基本参数

工程号 建筑面积 L×B(m) 建筑 埋深 d(m) 2.83 2.8 2.78 2.73 垫层厚 z(m) 2.5 1.5 1.8 1.5 #

#

加筋层数 N 2 2 2 2 筋带参数 规格(mm) TG 50×25 50×25 50×25 50×25 首层距筋层距线密度 u(m) (m) LDR(%) 0.5 0.8 0.8 0.6 0.5 0.4 0.4 0.4 20 20 17 17 1.(4.4-1) 46.0×17.9 2.(4.4-3) 40.5×22.5 3.(4.4-4) 78.4×16.7 4.(4.4-5) 60.8×14.9 表6.5 1-4加筋垫层建筑工程实例沉降值

工程号 1(4.4-1) 2(4.4-3) 层数及 结构 6层砖混 9层框架 最大沉最小沉平均沉差异沉观测实数 降量降量 降量降量(㎜) (㎜) (㎜) (㎜) 7 7 5 4 3(4.4-4) 7层砖混(底框) 6层砖混 #基底压力 (kPa) 120 180 180 180 140 140 140 120 120 备注 机电院13 迎泽所1.2单元 3.4单元 5单元 文化苑E41单元 2.3.4单元 5单元 文化苑E51单元 2.3单元 ###10.0 71.0 73.0 72.0 7.1 9.8 9.3 4.3 4.1 7.0 56.0 72.0 61.0 6.4 8.0 6.5 3.5 3.5 8.3 65.0 72.0 66.5 6.7 8.8 7.8 3.9 3.8 0.0001 0.0003 0 0.0011 0.00003 0.00009 0.00005 0.00004 0.00006 3 8 8 5 8 4(4.4-5) 注:2工程地基施工挖土方时曾遭扰动,地基为高灵敏土。

7、结束语

(1)试验与工程实践证实,加筋垫层具有:增大压力扩散角,降低垫层底部压力;加大压缩层范围内地基的整体刚度,均化压力分布,调整沉降的不均匀性;整体上增加地基的稳定性等作用。

(2)性能良好的筋带,合理的布设及质量良好的垫层是保证加筋垫层稳定工程的重要内容。

(3)加筋垫层厚度z不能满足z/b>0.25条件时仍具有扩散应力作用。砂石垫层θ角可取36° ~38° ,设一层筋带时θ取小值。

(4)工程实践证实,加筋垫层工作性状良好,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俞锡健等.也对《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谈点看法[J]岩土工程界2004.V7.N7 [2]《工程地质手册》编选委员会.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王步云,董完毛.山西饱和黄土的工程特性与加筋砂卵石垫层的应用(二)[J].山西交通测设,1997.

[4]赵锡宏.上海高层建筑桩筏与桩箱基础设计理论《共同作用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

[5]欧阳仲春.现代土工加筋技术第四章加筋地基[M].北京:交通出版社,1991. [6]张道宽,周镜.土工织物加强软土路基的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1987.

[7]张国霞.箱形基础,基础工程学第五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加筋砂石垫层在软弱地基中的应用7502900586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