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2)

2025-05-18

较小的经济单位。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现有融资方式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有: 1、内源性融资

内源性融资指企业不依赖外部资金,通过自身积累将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包括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

2、外源性融资

外源性融资是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的过程,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非正规金融融资三种方式。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金融机构直接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包括债券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非正规金融融资是正规金融的对称,是指处于中央货币当局或者金融监管当局监管之外发生的金融交易、贷款和存款等金融组织或活动。中小企业的非正规金融融资方式主要包括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

1、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的严重不足。虽然国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目前效果还不理想,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筹资数量不足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在内源融资和非正规金融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基本上是靠内源融资和非正规金融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尚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作为筹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中小企业不得不把内源融资和非正规金融融资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自筹通常表现为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向职工集资及向关系人借贷,两种方式的利率一般高于同期贷款利率。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

4

现象。以私营企业为例,目前平均每户注册资本才80 多万元。在内源融资和非正规金融融资方面,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如不能转向外源融资,别说是进行企业扩张,连维持生产经营都成问题。

2、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

在外源融资的直接融资方面,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来获得资金,从股权融资来看,作为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唯一市场,沪深交易所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能问津。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的要求,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 万元,并要求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且连续赢利。因此,平均每户注册资本80多万元的广大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资格争取到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的指标。从债券融资看,目前我国企业的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与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企业都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资金,规模小,信誉等级相对差的中小城市企业就更不用说了。靠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来解决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现实。

3、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有限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贷款占绝大部分比重。而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情况来看,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7%左右,这与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极不对称的。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因

1、中小企业缺乏先进经营管理理念,提高了经营风险

近年来,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创业初期使用的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中小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从而使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过高。一般而言,中小企业没有中长期目标,经营行为短期化(一般只有3年-4年),有较高的倒闭或者破产的可能。根据工信部2009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按照10分为满分打分,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健康指数为6.57分,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其内部管

5

理水平也处在中下游水平。

2、中小企业的规模和信用水平低下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多采用业主制和合伙制,规模偏小。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有的甚至没有建立会计账目,资金管理较为混乱,大大降低了自身的信用度,严重削弱了其融资能力。

3、中小企业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

目前,由于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抵押的偏好,一般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有比较高的比例,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风险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另外,由于担保公司在自负盈亏的经营情况下往往提高担保条件,无形中限制了中小企业资金的融通,或者通过繁杂的担保手续,高昂的担保费用,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了融资效率。中小企业在寻求担保机构担保时,由于多数担保贷款的期限在半年以内,最长不超过一年;信用担保机构基本上只对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而不对设备投资等长期性的贷款提供担保,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因 1、金融机构体系的缺陷

在我国的融资格局中,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来源中占有绝对比重,并且由于近年来信贷余额快速增长,而直接融资发展相对缓慢,贷款和直接融资余额的差距越来越大。截至2009年10月份,我国银行贷款、直接融资(包含企业债、股票首发、增发和配股)的比重分别为73%和27%。而我国四大国有和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在存款、贷款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在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有70%以上。四大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减少了中小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的金融资源,限制了它们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而大银行追求贷款规模效益和风险平衡又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据统计,目前阶段我国占企业总量0.5%的大型企业拥有50%以上的贷款份额,而占88.1%的小型企业的贷款份额不足20%。

2、资本市场的缺陷

6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发育不完善且迟缓,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所占比重较小。从直接融资渠道上来看,主要有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两种方式。从发行债券融资的情况看,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筹资的要求十分严格,目前只有少数经营状况好、经济效益佳、信誉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能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股票市场上,虽然创建了中小企业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但截至2010年1月中小板上市公司共有346家,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上市融资门槛仍然很高。据统计,中小企业股票融资仅占国内融资总量的1%左右,中小企业主要的筹资方式还是银行借款。

3、信用担保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信用担保机构的思路是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以商业性担保和互助性担保为辅,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①商业性担保。由企业和个人出资组建、以营利为目的、完全市场化运作。这类担保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相对较完善,在风险防范上相对严格,但风险补偿机制不足,银行认可程度偏低,单纯的信用担保业务难开展,放大倍数低,往往要承担100%的代偿风险,因而其对小企业提出的反担保要求较高。②互助性担保。由多家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主要为出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有两种常见的情形:一是企业成为业务会员,但不成为股东;二是加入的会员都成为担保公司的股东。一般是非营利性的,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不足,而且相对封闭,服务于特定的社区和产业,难以扩大服务范围。③政策性担保。一般是由各级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或控股、参股,但通常不以营利为目的。虽能获得银行的高度认可,但是政府往往干预过多,效率不足,而且担保风险很容易转变为政府风险,增加财政负担。④混合型担保。一般由政府、大的民营企业、小企业以及个人共同出资组建,以商业营利为目的。这种模式在运营方式上融合了政策性、商业性、互助性三种担保模式,一般遵循“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互助合作补充、商业化公司运营”的原则。能够发挥不同模式的互补优势,但也很难避免不同模式的局限性,甚至会出现一定的冲突。

4、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导致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在法律和权利上的不平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中小企业特殊融资机制。如韩国的中小企业银行、日本的中

7

小企业融资库等,这些机构一般由政府设立,并在不同程度上依靠政府资金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在我国,目前还是大企业受到政府更多的重视和政策方面倾斜,中小企业得不到资金上的便利和优惠。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公司的治理建设

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家庭成员占据重要的管理岗位,决策上独断专行。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导致银行和投资者不愿意向其贷款和投资。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改造,解决家庭制对其发展的束缚,进行所有权的结构调整,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强融资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企业不可能独霸市场,中小企业有自己的市场空间,要有自己的品牌策略和品牌定位,培育和建设品牌文化,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在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的形势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还需密切跟踪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寻找更好的切入点,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目前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因生产经营的需要,通常存在着较为旺盛的融资需求,虽然资金需求额一般为几百万元,但由于许多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多,难以达到商业银行的授信标准,常常难以及时获得资金支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既是广大中小企业的迫切需求,也是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发展的现实要求。为此,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同担保、保险、创投等机构合作,从中小企业所处的产业链条或产业集群着手,充分运用银行的客户资源、金融产品、人才技术、风险控制等优势,有效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鉴于中小企业贷款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具有时间紧、次数多、额度小的特点,商业银行应基于中小企业客户资金流转过程的不同经营环节,采取不同的产品为其提供服务。比如,在采购环节,可采取应收账款、商品货权或仓单等

8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华南农业大学120401行政管理考研大纲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