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 面
地砖 除卫生间 第二章 施工组织与施工部署
第一节 施工组织
现场组织机构设臵:该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该项目设项目经理一人,项目工程师一人,另设工长、技术员、预算员、材料员、质检员、资料员各一人。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第二节 施工部署
1、部署原则
根据本拟建工程既定的质量和工期目标,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分解,确定各阶段目标。在各阶段中明确主导工序和重点环节,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和施工等保证措施,落实专人跟踪管理,项目经理重点监控。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设备的投入,在确保每道工序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立足抢时间,争速度,科学的组织流水及交叉施工,严格劳动纪律,严肃施工调度命令,有计划、有目标的严格管理分包单位,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施工工期,确保按期、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2、施工顺序及施工阶段的划分 ①、施工顺序: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按先结构后建筑,先主体后附属,从下到上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为确保施工工期,部分施工工序之间计划进行交叉施工。主要施工顺序如下: 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包括主体钢筋砼结构、填充墙砌体、屋顶结构的施工等。
- 6 -
施工组织设计
装饰施工,分阶段及时插入。
根据工程特点,将本工程的施工分为四个施工阶段,其中安装工程穿插到各施工阶段中。
基础施工阶段:挖槽、砼底板、地下钢筋砼结构。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内外装修施工阶段;
室外扫尾工程施工阶段:包括室外的各种配套项目施工。 ②、施工段的划分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按A、B两个区域划分两个流水段施工。 结构层施工
⑴、标准层:测点放线→柱墙扎筋、预埋、预留孔洞→验收→柱墙支模→支梁板模
→扎梁板钢筋、预埋、预留孔洞→验收→砼整体浇筑→养护。 ⑵、填充墙砌体施工:
清理→放线→砌墙体,墙内埋管→竖向管线安装→竖管试压保温。 ③、内装饰:
(1)内装饰:结构处理→放线→打点→各类管道水平安装→管道试压→墙面抹灰→地面清理→做地面→安装门窗→小五金→调试→清理→交工。
(2) 外装饰:结构处理→放线→打点→墙面抹灰→安装门窗→小五金→调试→清理→交工。
3、计划工期
开工工期:2014年4月1日 竣工日期:2014年7月10日
- 7 -
施工组织设计
总工期:100天。 4、技术准备
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等方面人员组成工作小组,认真熟悉图纸,组织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制订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预算,进行工、料分析,落实劳动力调配、机械、材料调转等工作。
第三章 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计划工期:总工期100天;从2014年4月1日开工,竣工日期为2014年7月10日。具体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 2、土方开挖 3、地基基础工程 4、主体工程 5、装饰工程
5天 2天 8天 30天 30天
6、安装工程 20天 7、零星工程 3天 (场地清理、设备调试、零星安装) 8、竣工验收
2天
第四章 主要部位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第一节 总体施工部署
平行流水、主体交叉流水的组织
1、在拟建办公楼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每一个施工段可以划分两个流水作业段,组织施工段内流水施工,充分发挥小流水的优势。
2、在分项工程之间采用交叉流水,充分利用空间以缩短施工工期。
第二节 测量控制〃
工程测量控制
- 8 -
施工组织设计
1、平面控制
为确保建筑平面的正确性的轴线位臵,本工程平面控制拟采用经纬仪布设成多个“十”字型控制网,采用平面直角法进行定位测量放线。控制网测设前应对四轴线误差进行检查,校核放线定位图。
2、高程控制
本工程从±0.000开始施工时,将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标高点根据地形、地貌设测在周围的建筑物上和本工程外围两个对角墙身上,向上利用经过校验的钢尺传递高程,测量时尺身沿垂直方向,利用同等的拉力,引到楼顶后,再用水准仪校核两个基准点是否一致。质量标准:误差应在3毫米内,全高控制在20毫米。
第三节 地基与基础工程
地基与基础工程 1、土方工程
A、探明地下管线情况,做出针对措施。
B、土方采用机械挖掘,人工配合开挖,自卸汽车运输,边坡按现场土质情况进行放坡。
C、为防止超挖和保持边坡坡度正确,开挖预留30厘米土层,待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一次性清除多余土层,挖至设计标高。请质监站、设计院及甲方、监理共同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办理验槽手续,之后方可进行基础后续工作的施工。
D、待基础工程验收之后,进行回填土,回填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为20-25厘米,打夯遍数为3-4遍,采取一定路线一夯压半夯,不得有漏夯的部位,犄角处可采用人工补夯。
E、每层填完夯实后,按要求用环刀取土样试验,试验数据、土取样组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基础工程
- 9 -
施工组织设计
现浇钢筋砼基础施工前,首先按照放线尺寸浇注砼垫层,待砼强度达到能够上人时进行放线、绑扎钢筋、支侧模板、验收钢筋、浇注砼基础、浇注时要将柱钢筋绑扎好并进行加固,防止钢筋移位。
第四节 主要技术措施及施工要点
A、脚手架搭设顺序:
基础处理、垫板——放臵纵向扫地杆——立柱——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件(或加斜撑)——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立安全网、布兜网。
由于其要承受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垂直和水平荷载,因此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故应注意:在大横杆与立杆的交点处必须设臵小横杆,并与大横杆卡牢。立杆下应有底座和垫板,底层土方应夯实,整个架子应设臵必要的支撑和连接点,以保证脚手架成为一个稳固的结构。 B、搭设立柱的注意事项
1、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 至杆件的边缘不得少于100mm。
2、 开始设立柱时,应每隔六跨设一道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 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3、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有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应立即设臵连墙件。
C、搭设纵、横向水平杆的注意事项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