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十大新闻(有重点)(2)

2025-07-28

地2013年1月投产后,将具备300架通用飞机的年生产能力,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石飞公司负责人介绍,基地的发展将覆盖全产业链条,包括通用飞机的研发制造、航空零部件转包及合作生产、通用航空运营作业和维修服务、航空俱乐部和飞行员培训、航空器托管服务等。

2011年11月,“百家央企进河北”,标志着我省与央企的合作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历经一年多的实施,合作不仅花枝满树,更现累累硕果。截至2012年9月底,我省已完成与央企签约事项或建成投产项目39项,已开工建设项目61项,另有151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盘点已经落地的央企项目,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中航工业石家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华电集团曹妃甸重工装备制造基地、邯郸新兴装备材料及物流基地等项目的引进,有望带动我省相关产业形成更大的产业链。

继成功举办百家央企走进河北战略合作恳谈会后,事关河北更好发展的又一件大事、喜事、盛事来临。2012年6月18日,省委、省政府在石家庄隆重举行百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走进河北合作恳谈会。此次恳谈会以“融合对接、合作共赢”为主题,10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莅临河北,共商发展大计,共话美好未来。

恳谈会上,我省共与省外院所校签署105项合作协议,其中省政府与省外7家院校签订合作协议;11个设区市政府与23家省外院所校签订合作协议28项;省直部门与省外院所校签订合作协议2项;省内企业与省外院所校签订合作协议及合同55项,涉及装备制造、钢铁、化工、医药、食品、轻工、农业、林业等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众多领域。

8.确立24字目标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扣准“命门之穴”

2012年7月7日至7月9日,为期三天的河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主题,进行了深入学习研讨。着力改善“两个环境”,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

署的具体行动,扣住了河北发展的“命门之穴”,对于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极为重要。

在此基础上,10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动员大会,出台了关于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的实施意见,把着力改善“两个环境”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关于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确定了“风清气正、开放文明、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建设总体目标,紧紧抓住我省发展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突破口,从改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政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硬件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关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实施意见》还明确了“生产转型、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建设总体目标,强调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按照两个《实施意见》要求,改善发展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将列入各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并加大考核权重,对成绩突出的给予重用或重奖,对推进工作不力的进行调整。

9.夺取抗击“7·21”特大洪灾全面胜利,迅速恢复重建力保灾区人民生产生活

2012年7月下旬,河北省大部地区普降大雨,局部地区持续暴雨,发生了几十年来波及范围最广、破坏性最强的特大洪涝灾害,保定、秦皇岛、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受灾严重,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经过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指挥部门的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各地群众全力以赴、协调联动、积极应对,抗洪抢险救灾取得重大胜利。

面对强降雨和重大灾情的严重威胁,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省防汛指挥部两次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一次Ⅳ级应急响应,对抗洪抢险迅速做出部署。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抗洪工作,并深入灾区和抗洪抢险前线,慰问干部群众,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把提前转移群众、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时动员、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地区,并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

据统计,保定、唐山、秦皇岛、廊坊、承德等市先后转移安置群众39.8万人次,还有约10万人就近登高避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全省共投入抢险人员46.74万人次,编织袋5.16亿条,沙石料5186万立方米。

在抗洪抢险救灾取得重大胜利后,河北省迅速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提出力争用一年半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使灾区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恢复重建工作主要包括8个方面:房屋修复重建,确保群众住有所居;饮水设施建设,保证群众饮水安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群众基本需求;修复基础设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健全市场服务体系,稳定灾区物资供应;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努力夺取粮食丰收;加快企业重建步伐,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大力实施对口支援,合力推动恢复重建。

10.唐车高速动车组车体大部件出口德国,“中国造”动车组产品首辟欧洲市场

2012年8月8日,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唐车公司)为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首批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大部件,在天津港顺利装船启运发往欧洲。由此,“中国造”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产品首次进入欧洲发达国家。

唐车公司是我国第一家轨道装备制造企业,作为国家轨道装备高端产品制造基地,通过与西门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强的中国高速列车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掌握了国际一流的轨道装备高端产品研发制造技术。根据2012年4月达成的协议,唐车公司将向西门子公司提供总金额近亿元的高速动车组项目铝合金车体大部件,成为西门子公司高铁领域的战略供应商。

铝合金车体技术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也是高铁列车制造的第一道工序,其焊接、加工质量直接关系着高速动车组的运营安全和使用寿命。通过与西门子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唐车公司近年来完全掌握了包括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技术在内的国际一流的轨道装备高端产品研发制造技术,建成了布局合理、

设备通用化、工装柔性化、模具专业化的轨道装备高端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加工、组装、检测、调试工艺先进完备,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线的技术和规模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唐车公司掌握的三维流线型铝合金司机室制造技术、大断面铝合金车体三维调修技术,35毫米铝合金型材车钩面板焊接及车钩梁加工技术等高速动车组车体制造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11.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我省举行,专家学者为河北科学发展献计出力 548位院士专家深入河北省实地调研出谋划策,近40名院士参加21个分会场学术交流,323位国内外专家作学术报告,3600余位科技工作者围绕世界科技领域重大问题进行交流研讨??2012年9月8日在石家庄市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是一场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学盛宴,为河北学习先进经验、深化科技合作提供了宝贵机遇。

“年会不是热闹一时,而是以此为契机,凝聚全国科技界智慧,为河北发展献计出力。”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年会组委会主任程东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的最大特点体现在“两个结合”中:一是年会与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相结合,二是年会与落实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战略目标相结合。

按照“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定位,以“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为主题,本届年会在决策咨询、学术交流、人才项目对接、科学普及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年会期间,与会专家共提交意见和建议215条,交流论文638篇,31个省级学会与国家级学会在学术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密切了合作关系,建立了长效机制。

借助年会搭建的人才技术交流平台,会上签约115个人才技术项目,协议投资总额843亿元。这些项目合作层次较高,有关单位与院士达成合作意向61个,签订合作协议22个,并与清华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32个;投资额度大,52个项目投资过亿元,占经济类项目的59%;涵盖领域广,不仅涉及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技改项目,还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科技含量高,多数项目涉及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强的带动引领作用。

12.第12届“五个一工程”奖我省喜获丰收,文艺精品创作彰显中国气派河北特色

2012年9月24日,第12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选在京揭晓,我省共有8部作品榜上有名,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获奖数量位居第三,省委宣传部荣获“组织工作奖”。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我省此次获奖项目不仅覆盖6个门类、7个项目的全部奖项,而且排名普遍靠前,获奖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充分展示了我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整体实力。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是由中央确定、中宣部组织实施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点精品工程和导向工程,体现了各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综合水平。综观我省此次获奖的8部作品——话剧《寻找李大钊》、《雾蒙山》,电影《唐山大地震》,电视剧《为了新中国前进》,动画电影《西柏坡》,广播剧《永远的约定》,歌曲《好人就在身边》,文艺类图书《山生》,无一不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良好反响的精品力作。它们对河北独有、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题材进行深入挖掘,以多种艺术形式倡导了主流价值观,讴歌了时代精神,彰显着河北特色和中国气派。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这些作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以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贴近民生民情,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精品生产作为推动全省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抓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设立专项经费,加大扶持力度。此次文艺精品创作的“大丰收”,得益于我省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也得益于宣传文化系统创新机制、开放思维、市场运作的勇敢探索。事实证明,我省已经探索出一条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有效路径。

13.石家庄轨道交通项目开工,省会开启城市建设新篇章

2012年9月28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典礼在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操场隆重举行。该项目的开工,标志着省会和河北省正式进入了地铁时代,省会城市现代化建设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建设轨道交通,省会人民期盼已久,它对于改善省会交通、提升人居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打造现代一流省会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4年河北十大新闻(有重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关于开展静安“最美志愿者”和“最美志愿者组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