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

2025-08-03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摘 要:本文从国际旅游城市和文化旅游说起,简要介绍了开封旅游资源概况及特色,结合开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现实发展机遇,深入分析了开封国际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接下来详细分析了开封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综合分析出开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开封;国际旅游城市;文化旅游;宋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0 前言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来加以扶持和发展。而伴随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中国城市也是日渐增多,古都开封目前就是其中之一。

岁月悠悠,古老的已经远去,但却把厚重的历史留给了开封,开封以其既辉煌而又沧桑的历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灿若繁星的古建筑以及秀丽的北方水城风景,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站在“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上,迎着《支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的东风,面对“打好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攻坚战”的战略指导,古城开封正着力打造大宋文化体验之都、北方水韵休闲之城,全力以赴建设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要重现千年梦华,打响“大宋”文化品牌,将宋都古城开封打造成一个没有门票、处处皆景的“大宋公园”。开封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又恰逢市场机遇和政策机遇的双重条件下,现在正是开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大好时机。

1 国际旅游城市与文化旅游

1.1国际旅游城市的定义

国际旅游城市是伴随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旅游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相融合的产物。

国际旅游城市是以优美的景观环境为基础、城市现代化为支撑、旅游主导产业地位明确、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为特色,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国际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的现代国际旅游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客源地和旅游活动的集散中心场所[1]。 1.2国际旅游城市的特征

国际旅游城市是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和城市国际化进程相融合的产物,它应该具备城市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国际化和城市性质旅游化三大基本条件,具体来说表现为城市现代化水平高、城市国际化程度强、城市旅游内涵突出、旅游产业国

际影响大、城市旅游风格独特五个特征[2]。 1.3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合为结果的,它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这也是文化旅游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3],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

综合以上关于国际旅游城市和文化旅游的描述,开封作为七朝古都,既有发展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的潜力,又有进行文化旅游的条件。因此,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是开封的绝好发展方向。

2 开封旅游资源概况及特色

开封地处豫东大平原的中心,濒临黄河,西距省会郑州70km,南临黄淮平原,东连华东5省。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有“七朝古都”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1历史悠久,风貌独特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作为古

2

都,北宋定都于此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历经9帝168年。元代以后,开封为河南行省治所。明代为周王府,清代、民国时为河南首府。

新中国成立后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省会迁郑州后为省级直辖市至今。开封城市格局形成较早,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集中体现了古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2.2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古城开封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文化。开封文物古迹以卓越的造型艺术和久远的建筑历史而名扬中外,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文物古迹主要有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陵墓和碑刻等。目前,开封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7处,市级26处,县级136处。总之重要的文物古迹就有70多处,如北宋皇城、开封城墙、周王府城、大相国寺、铁塔、繁塔、延庆观、岳飞庙、仓颉墓、蔡邕墓、北宋州桥遗址、镇河铁犀、禹王台、虹桥、“仰韶”古文化遗址、“龙山”古文化遗址、黄帝时代的造字台等。作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开封馆藏和名胜古迹中保存着上自汉代、下至民国的各类石刻珍品1 000余件,是研究历史、科学技术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5]。

宋朝是个诗歌的朝代。清代纪昀曾评说宋人“鄙唐人不知道,于是以论理为本,以修辞为末,而诗格于是乎大变”。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宋代也是我国陶瓷业的鼎盛时期。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为五大名窑,其产品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了前人的艺术成就,即使后人仿制也少能匹敌。

[4]

3 开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机遇

3.1市场机遇

开封地处中原城市群的核心部位,中原城市群战略引发的资源重新组合和配置,必然使开封能够分享由资源聚集所带来的发展机遇。郑汴一体化又为开封和郑

3

州城市间旅游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郑汴一体化使两市旅游业的融合水到渠成。

为了发展开封的旅游业,提高其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当地政府加大了旅游宣传和外联的力度。积极参加旅游交易会,与国内外旅游团体接触,为争取客源、开发产品创造很好的条件,并且每年还邀请外埠旅行社和报社记者、电视台记者来开封参观、采访。积极利用图片、路标、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开展旅游宣传活动。2009年12月结束的由人民网举办的“中国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中,开封以网上投票第一名、总分176分的成绩入选,并位居20个入选地区之首。这一系列工作大大提升了开封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3.2政策机遇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郑汴一体化进程、打造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的目标,必将给河南省开封市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开封市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开封市政府提出:开封要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要把开封打造成“宋韵彰显的人文之城、精致秀美的宜居之城”。

4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优势分析

4.1“宋”文化特色明显,定位准确

虽然开封迄今为止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也曾有多个朝代在此建都,但是其鼎盛时期却是在北宋。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9帝168年。此后,虽然开封历尽沧桑,北宋文化相对独立发展的局面不复存在,但大量北宋文化遗迹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一些宋风余韵得以保存并流传了下来[6]。

提起开封,大家便会马上想到“宋”。由此可见,开封“宋”文化特色明显。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园、大相国寺、包公祠等更使开封“宋”文化形象突出。古朴典雅的极具宋代特色的观光景点,与碧波荡漾的包公湖、龙亭湖、铁塔湖和城门楼、古城墙交相辉映,形成了以宋代建筑为主,宋文化氛围浓郁,具有北方水城美誉的大宋都旅游景区[7]。这些具有不可替代性,对国内外游客来说具有绝对的吸引力。

4

4.2多项特色独具吸引力,声名远播海内外

开封不仅以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宋”文化享誉海内外,而且开封的工艺产品也是久负盛名,朱仙镇的木板年画和汴绣作为开封的典型代表,备受人们的青睐。

开封的小吃和菊花也深受游客喜爱,闻名海内外。开封小吃以鼓楼夜市的风味小吃最为突出,融合了传统技艺,品种繁多,风味独特。不仅是本地人的喜食之物,且时时都吸引着国外游客,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外国客人到夜市一饱口福。菊花作为我国传统名花之一, 1983年菊花被命名为开封市的市花,开封也因此被称为菊城。如今在开封就有菊花茶、菊花饺、菊花包子等土特产和风味小吃[8]。从1983年菊花被命名为开封市的“市花”开始,每年10月18日至1月18日为开封的“菊花花会”。花会期间,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汇聚开封,游古城,赏秋菊。 4.3 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

开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省会郑州仅70km。而郑州是全国著名商贸中心和铁路公路枢纽。开封位于铁路大动脉陇海线上,东、西距京九、京广铁路很近, 310国道沿黄河贯通东西, 106国道经开封黄河大桥纵越南北,开封至郑州、洛阳的高速公路,使抵达郑州国际机场的车程仅50分钟。

5 开封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旅游项目参与性不强,资源开发程度低,不满足国际旅游市场要求

开封旅游资源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主,“宋”文化特色尤其鲜明。但目前的旅游产品仍以传统的观光游览为主,参与性不强。这与目前国际上单纯观光旅游的市场越来越小,度假型、文化型、商务型、会议型旅游以及追求刺激的特种旅游市场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不一致,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因而制约了开封旅游业的发展[9]。 5.2景点宣传的整体性不强

纵观开封的各个景点,大多是在努力宣传自己,突出自己的“宋”文化色彩,而

5


开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管理办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