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问题。 (填空 )
4. 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 (单选 )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 生态旅游于( )年首次提出。 (单选 )
C1983
D1984
6. ( )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7.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既是( )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 (单选 )
A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
8. 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要求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它包括( )。 (多选 )
A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
B加强法律法规
C强化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标准
9. 生态经济是( )法制经济、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同时以宏观调控为辅、市场调节为主的内生动力经济。 (多选 )
A环保经济
B低碳经济
C绿色经济
D循环经济
10. 美丽的自然需要细心地呵护,需要人类确立( )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生态文明实践。 (多选 )
A尊重自然
D保护自然
1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清洁生产实质上就是在工业中进行生态化生产。 (判断 )
正确
错误
13. 自然创造的财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 (判断 )
正确
错误
14. 根据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经济学上将物品划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判断 )
正确
错误
1. 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
农业自然2. 生态农业的开发和利用对象是资源。 (填空 )
3. 公民(填空 )
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4. “生态文明是关于世界样态和过程的生态学描述”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 (单选 )
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5. 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的绿色植物中,( )是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周转速度最快的可更新资源。 (单选 )
A花
B草
C森林
D海洋
6. 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具有推进绿色评价、唤起生态觉醒、伸张公平正义、调节行为等( )功能。 (单选 )
A特定
7. “价值在( )的等级中增加,而且是不断地出现在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产生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 (单选 )
A自然演替
8. 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论述中,生态社会和谐包括( )。 (多选 )
A社会生态和谐
B自然生态和谐
C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D以上都正确
9. 健全制度以促进资源节约,要求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它包括( )。 (多选 )
A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
B加强法律法规
C强化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标准
D以上都不是
10. 生态经济是( )法制经济、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同时以宏观调控为辅、市场调节为主的内生动力经济。 (多选 )
A环保经济
B低碳经济
C绿色经济
D循环经济
1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种植业是农业结构的基础结构,它的优化处于优先地位,是生态农业的基础。 (判断 )
正确
错误
1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判断 )
正确
错误
14. 健全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建立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实现环境行政的统一高效管理,积极解决行政主体权限争议和不作为。 (判断 )
正确
错误
1. 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
农业自然2. 生态农业的开发和利用对象是资源。 (填空 )
3. 生态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所有文化现象。 (填空 )
4.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 )。 (单选 )
A可持续发展经济
B低能耗
C低排放
D低技术
5. 农业一体化的中心是( )。 (单选 )
A市场
B效益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6. 科学的生态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系的构建涉及打造( )GDP增长机制。 (单选 )
A生态经济
B绿色经济
C低碳经济
D环保经济
7.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中,《环境法》意义上的公平主要是( )。 (单选 )
A起点公平
B全面公平
C过程公平
D结果公平
8. 以下属于生物有机体生存环境的是( )。 (多选 )
A日光
B水分
C温度
D大气
9. 通过正确处理( )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 (多选 )
A生产
B交换
C消费
D人的需求
10.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 )等社会文明的诸多方面。 (多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