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经营管理者的教育,提高经营管理者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自觉性。
4、认真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10?17号)。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制定实施《意见》的重要意义,把学习贯彻《意见》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准确把握企业决策的各项原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增强依法决策的观念。要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考察考核和任免以及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审计评价的重要依据。
(六)建立健全合理、有效地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1、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分类管理制度。根据国有企业市场化的不同程度实施分类管理。对于经营垄断型、资源垄断型企业,继续实行年薪制度;对于那些反映国家市场竞争力的钢铁等支柱产业,要在年薪制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长效激励机制,尊重他们的价值创造,允许其从企业净利润中提取一定数量的激
16
励基金;对于完全市场竞争型的贸易企业和生产加工企业等,可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综合运用年薪、持有股权和股票期权等多种薪酬方式,实现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的有效结合。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者予以重奖。 2、强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事业激励和精神鼓励。相关政府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真心诚意地帮助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努力营造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帮助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对于优秀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要通过交流、提拔等方式拓宽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鼓励和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管理工作,提高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社会声望和政治地位,增强他们的事业成就感。
3、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福利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符合企业特点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职业风险补偿金制度,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在面临职业风险或退休时能获得一定的补偿,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推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休假制度和疗养制度,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切实使他们能够精力充沛地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
(七)建设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17
1、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规划,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纳入干部培训规划,尽快设立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资金,与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培训机构及省内外高校合作,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训基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2、要转变思想观念,为人才脱颖而出营造氛围。要充分认识到企业领导人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鼓励优秀人才向企业流动。当前,企业领导人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在国企领导班子的选配上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努力使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结合起来。一是要重用能人。对于能力出众、业务拔尖、贡献较大、社会公认的特别优秀人才,要敢于交重担,为他们拓展事业打造平台,尊重和包容其个性风格、行为方式等,力争使优秀的企业领导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造更多财富,做出更大贡献。二是要敢用新人。对于思想新锐、开拓进取、充满活力的青年骨干人才,要看本质、看潜力,将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上去锻炼,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三是要借用外人。要引入“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柔性人
18
才理念,从企业外部借用人才,鼓励社会各界优秀人才向企业流动。
3、加强实践锻炼的力度,努力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能力。着眼于培养企业家的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坚持“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实行开放式培养锻炼。政府及国资监管部门要经常组织优秀企业家到国内外参加各种研讨会、企业家论坛,让他们在与国内外优秀企业家的直接交流中开阔眼界、启发思维;定期组织到发达省市知名高校接受培训,学习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注意把那些年纪较轻,有发展潜力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派到情况复杂,困难较大的企业任职,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提高综合能力。要定期有计划的组织、选派企业优秀中青年管理骨干赴国内外著名企业挂职锻炼,以开拓视野、学习经验、增长才干。
4、进一步优化企业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领导者的要求,配备好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其他领导班子人员。在年龄结构上,要形成以45岁左右为主体的梯次配备,尤其要注意把那些30多岁和40岁左右、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中来。在知识结
19
构上,领导班子中既应有懂市场经济规律、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也要有熟悉党务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
5、着力打造优秀的职业素质和企业家精神。抓好政治理论培训,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强化其政治意识,大局观念、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优秀品格和心理素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强化把握市场、资本运作、现代企业管理、熟悉国际法规、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职业素质和现代企业家精神。
6、要建立灵活机制,为人才建功立业搭建平台。人才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在任用人才,如果“英雄无用武之地”,那么无论花多少代价培养和引进人才最终都得不偿失。一是要有合适的岗位。在国企领导班子的选配上要扬长避短、量才使用。把一部分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纳入企业领导人才队伍,对于引进的职业经理人,无需要求他们对专业领域十分熟悉,应该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运营、市场开拓等方面。二是要有相应的职权。对于高层次人才应该充分信任,充分授权,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干,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三是要有客观的评价。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人才的工作业绩,对他们的工作成果要予以肯定和认可,对他们的缺点不足要予以帮助矫正。对于暂时未能发挥出预期作用的人才,要认
20
真分析原因,不要轻易否定,急功近利,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状态。
(八)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后备队伍建设 在后备干部选拔中,严格选用标准,明确选择三类后备干部,即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责任心强,得到职工群众认可的人才;从事经营、管理技术工作,且有较好业绩的人才;具有发展潜力,进一步培养锻炼后即可走上管理岗位的人才。在后备干部管理中,严把后备干部的质量关,坚持做到一人一档,实行动态管理,按照优胜劣汰的方式,每两年进行调整补充一次,保持一定的数量和合理结构。在后备干部培养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察考核,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同时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进行提拔任用。一是要坚持对后备干部平时观察和年终考核相结合;二是要坚持对后备干部多个岗位的锻炼,培养其应对复杂环境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在部分企业坚持重点培养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四是严格后备干部的监督管理,采取年度考核、定期考察、实际检验、动态调整等多种形式对后备干部进行管理和培养。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