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工艺实习指导书(4)

2025-05-01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工艺实习指导书

3.外桥式主接线:在两回路进线高压断路器外侧装设一条横向联络线,外桥式主接线适用于电源进线较短,故障机会少,变压器需要经常投切的总降压变电站。

4.单母线分段主接线:变电站如有两个以上电源进线或馈出现较多时,将电源引入线和馈出线通过开关分别连接在两条母线上,这两段母线之间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连接,其实质是一条母线用开关分成两段母,线的形式,故取名单母线分段主结线。这种结构多用在一级,二级负荷且进出线数量较多的总降压变电站。

5.双母线主接线:每一个电源进线和馈出线都通过一只断路器和两只隔离开关连接到两条母线上,一条母线工作,另一条母线备用。其结线多用于大容量且进出线又很多的发电厂或大型变电站。

4 二次接线安装

4.1 实习配电屏二次接线原理

二次回路按照功用可分为控制回路、合闸回路、信号回路、测量回路、保护回路以及远动装置回路等;按照电路类别分为直流回路、交流回路和电压回路。将所有二次设备都用整体图形表示并和一次回路绘制在一张图上,表明二次设备的电气联系及其与一次设备的关系,这种绘制方式,叫二次接线原理图。

反映二次接线间关系的图称为二次回路图。二次回路的接线图按用途可分为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和安装接线图3种形式。

4.2实习配电屏二次接线安装图设计

4.2.1 屏面布置图

屏面布置图指从屏的正面看将各安装设备和仪表的实际安装位置按比例画出的正视图,它是屏背面接线图的依据。

屏面布置图表示设备和器具在屏面的安装位置,屏和屏上的设备、器具及其布置均按比例绘制。二次设备屏面布置是根据二次回路展开图,选好所用二次设备的型号之后进行绘制的。屏面布置图是为了屏面开孔安装设备时用的,因此屏面布置图中设备尺寸及设备间距离都要按比例准确地绘制,这是二次设备在屏上安装的依据。 4.2.2屏背面接线图

屏背面接线图又称为安装接线图,是以屏面布置图为基础,它标明屏上各个设备引出端子之间、设备与端子排之间的连接情况,是安装、施工和运行时的重要参考图纸。“对面原则”就是常说的“相对标号法”,是指每一条连接导线的任一端标以对侧所接设备的标号或代号,故同一导线两端的标号是不同的,并与展开图上的回路标号无关。这种方法很容易查找导线的走向,从已知的一端便可知另一端接至何处。“对面原则”,应用很广泛,例如,控制屏和保护屏后接线图就是采用这种标号原则。 4.2.3 端子排图

二次接线端子:二次回路中,不同屏的各设备之间应通过控制电缆及端子来连接(端子相当于接线柱)。

端子排:许多端子垂直组合在一起(集中布置的端子)

二次接线端子排图:指从屏背后看,表明屏内设备连接和屏内设备与屏外设备连接关系的图。端子排图需表明端子类型、数量以及排列顺序。

16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工艺实习指导书

4.3二次接线安装工艺

4.3.1屏面布置

查看各个屏位的布置是否符合图纸,各种设备压板标识应名称统一规范,含义准确、字迹清晰、牢固、持久。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二次设备屏面布置安装,其安装要求如下:

(1)控制屏屏面布置原则

①控制屏屏面布置应满足监视和操作调节方便、模拟接线清晰的要求。相同的安装单位其屏面布置应一致。

②测量仪表应尽量与模拟接线对应,A、B、C相按纵向排列,同类安装单位中功能相同的仪表,一般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

③每列控制屏的各屏间,其光字牌的高度应一致,光字牌宜放在屏的上方,要求上部取齐,也可放在中间,要求下部取齐。

④操作设备宜与其安装单位的模拟接线相对应。功能相同的操作设备,应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操作方向全变电所必须一致。

⑤操作设备(中心线)离地面一般不得低于600mm,经常操作的设备宜布置在离地面800~1500mm处。

(2)继电保护屏屏面布置

①继电保护屏屏面布置应在满足试验、检修、运行、监视方便的条件下,适当紧凑。 ②相同安装单位的屏面布置宜对应一致,不同安装单位的继电器装在一块屏上时,宜按纵向划分,其布置宜对应一致。

③各屏上设备装设高度横向应整齐一致,避免在屏后装设继电器。

④调整、检查工作较少的继电器布置在屏的上部,调整、检查工作较多的继电器布置在中部。一般按如下次序由上至下排列: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布置在屏的上部,方向、差动、重合闸继电器等布置在屏的中部。

⑤各屏上信号继电器宜集中布置,安装水平高度应一致。信号继电器在屏面上安装中心线离地面不宜低于600mm。

⑥试验部件与连接片的安装中心线离地面宜不低于300mm。 ⑦继电器屏下面离地250mm处宜设有孔洞,供试验时穿线用。 (3)信号屏屏面布置

①信号屏屏面布置应便于值班人员监视。

②中央事故信号装置与中央预告信号装置,一般集中布置在一块屏上,但信号指示元件及操作设备应尽量划分清楚。

③信号指示元件(信号灯、光字牌、信号继电器)一般布置在屏正面的上半部,操作设备(控制开关、按钮)则布置在它们的下方。

④为了保持屏面的整齐美观,一般将中央信号装置的冲击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布置在屏后上部(这些继电器应采用屏前接线式)。中央信号装置的音响器(电笛、电铃)一般装于屏内侧的上方。 4.3.2屏上元件安装

屏上元件安装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1.所有安装设备型号、数量与设计图纸一致。

2.所有二次设备工作完工,设备配件齐全(顶盖、面板、把手、标签等)。

3.施工工艺要满足《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的要求,做到美观、整齐、易于运行维护及检修的要求。

4.对屏、端子等保护专业维护范围的端子及接线(包括接地线)外观检查,屏上的测量仪表和

17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工艺实习指导书

继电器、控制元件、信号元件、连接元件等二次元件等应清洁,无损坏,安装紧固,无变形,标识清晰,操作灵活。

5.接入交流电源(220V或380V)的端子与其它回路端子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并有明显标识。根据回路的用途,接线端子分为一般端子、连接端子、试验端子、连接型试验端子、终端端子。

具体要求为:

(1)控制屏(屏台)的屏面布置应满足监视和操作调节方便、模拟接线清晰的要求。相同的安装单位,其屏面布置应一致。

(2)测量仪表尽量与模拟接线相对应,A、B、C 相按纵向排列,同类安装单位功能相同的仪表,一般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

(3)主环内每侧各屏光字牌的高度应一致。光字牌宜放在屏的上方,要求上部取齐,也可放在中间,要求下部取齐。

(4)对屏台分开设仪表信号屏或返回屏的结构,经常监视的常测仪表、光字牌、操作设备放在屏台上,一般常测仪表布置在仪表信号屏或返回屏电气主接线模拟线上。返回屏上仪表最低位置不宜小于1.5M,如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返回屏垫高。

(5)操作设备宜与其安装单位的模拟接线相对应。功能相同的操作设备,应布置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操作方向全厂必须一致。 4.3.3屏内配线

4.3.3.1配线的一般要求:

1.盘、柜内的配线电流回路应采用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绝缘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2.5mm;其它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对电子元件回路、弱电回路采用锡焊连接时,在满足载流量和电压降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情况下,可采用不小于0.5mm截面的绝缘导线。

2. 用于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采用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裕度。 二、线束应有外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

三、与电器连接时,端部应绞紧,并应加终端附件或搪锡,不得松散、断股。 四、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

3.引入盘、柜内的电缆及其芯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引入盘、柜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二、铠装电缆在进入盘、柜后,应将钢带切断,切断处的端部应扎紧,并应将钢带接地。 三、使用于静态保护、控制等逻辑回路的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按设计要求的接地方式接地。

四、橡胶绝缘的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

五、盘、柜内的电缆芯线,应按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连接。备用芯长度应留有适当余量。

六、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4. 直流回路中具有水银接点的电器,电源正极应接到水银侧接点的一端。

5.条 在油污环境,应采用耐油的绝缘导线。在日光直射环境,橡胶或塑料绝缘导线应采取防护措施。

4.3.3.2 配线工艺及导线的分列

单根线的打圈,内径与接线螺丝要匹配,即大0.5—1.0毫米,并要做到顺时针。多芯线的做法,根据接线柱的外径选用匹配的线鼻,用专用工具做好紧固措施,每个接线柱的接头最多不能多于2

18

2

2

2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工艺实习指导书

只,安装时必需有防检措施。在日常的配线中,选配的二次线径电压回路一般采用1.5毫米,电流采用2.5毫米,电压互感器选用的线径最好为2.5毫米。在箱、屏内选用的二次线一般采用黑色线。

一、平行排列配线(扁线)

1.平行排列配线是把相同走向的导线排列在一起,用线夹固定成形,断面成矩形;为使线排整齐,还常常放入实际并不接线的假线。

2.分支线弯曲后与主线成直角,弯曲时,将配线弯成小圆角,弯曲半径一般为导线直径的三倍; 3.导线数量较多时,可变成多层走线;

4.“线把”要保持横平竖直,每间隔用线卡均匀固定;

5.上线卡时,先在两层导线之间垫一层弹性纸片,导线外包缠黄蜡带或聚氯乙烯带加强绝缘; 6.屏上常焊有走线支架,在一定距离上加以强度较大的线夹,将“线把”统一固定。 二、成束布线(圆线)

1.将相同走向的导线用蜡棉纱线、尼龙线或专用塑料扎带,把线捆扎在一起,断面成圆形; 2.扎线间距约为60mm——120mm,扎带结置于背面; 3.分支线与主线成直角,并且要从线束背面或侧面引出;

4.屏内适当位置也应设置线夹,将线束固定,并与屏面有不大的距离; 5.线夹与线束之间应衬垫黄蜡带或聚氯乙烯带; 三、技术标准:二次线装配原则和要求

1.电压回路、控制回路用1.5mm2铜芯绝缘线,电流回路用2.5 mm2铜芯绝缘线,不得用铝芯线;

2.配电屏内配线应整齐,接线正确、牢固,与安装图一致;

3.配线在两个端子之间不容许有接头及分支线,配线端部需套上绝缘软管,并写明编号,编号正确,字迹清楚;

4.配线应成排或成束、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布置,布线合理、省材料,其长度超过时,应加线卡,线卡与导线之间应衬垫绝缘;

5.导线穿过金属板时,应装在绝缘衬管内;

6.配线与端子连接,线耳应顺时针绕接,接点必须加垫圈或花圈;

7.所有与配电屏相连接的电缆,在与端子排相连接前,都应用电缆卡子固定在支架上,使端子不受任何机械应力;

8.活动屏用多股软线布线; 9.同一屏用同一颜色线布线;

10.当端子已接有二根导线时,不得加装第三根,应设法加装端子。

总之,进行二次配线要记住:“导线选择有要求;布线布局要合理;接点线耳有方向;横平竖直要对齐;绑扎牢固又美观;正确经济又实用。

4.3.3.3接线工艺

二次接线施工与以上图纸密切相关,只有把这些图纸看懂了、弄通了才能保证接线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还要注重接线工艺:

一、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二、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 三、盘、柜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四、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脱色。 五、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应良好,无损伤。

19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工艺实习指导书

六、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对于螺栓连接端子,当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七、二次回路接地应设专用螺栓。 为此在日常接线中,我们应做到:

1.首先要按照二次接线图,做好二次标号头,写好元件号,根据二次接线图针对柜(屏)结合实际贴好元件号,二次标号头在接线就位后的方向一定要与二次图相符合,即水平方向从左至右垂直方向由下至上,形成一定规范,利用在试用与维护中使人们能一目了然,对我们的产品有了一个较好的形象。

2.按国家规定有关要求二次线束在柜体内固定点不大于横30厘米,垂40厘米,用语连接门上的电器,控制台板等可动部位的导线,应采用多根软线,敷设的长度应有适当裕度,线束应有套塑料管等加强绝缘层。

3.在可动部位两端应用卡子固定,多根的软线必需压接线鼻,电压回路选用匹配的“U”型线鼻,电流回路选用匹配的羊眼线鼻,并将所有的多根线径插入线鼻内,用专用工具压紧。

4.二次线束穿过金属板时一定要套上橡皮垫圈,以保护导线的绝缘性能,同时敷设在金属板架的线束的固定点,一定要有3~5毫米的绝缘垫层,并要牢固固定。

5.二次回路的导线线端裸露部分之间,及导线端裸露部分与金属骨架的电气间隙,不应小于4mm,爬电距离不小于6mm。不允许有松动的现象。

6.二次配线不允许中间有接头,杜绝虚接的现象。总之布线工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有关工艺要求,做到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美观大方;横要平;竖要直。

7.接线的质量要做到快、准确;不错线、不漏线;发现图纸有错及时反应到有关部门,确保二此图纸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8.接线的方法,建议做线鼻或羊眼,先从仪表门,或从端子排(仪表门无元件时)处开始进行接线,这样二次线的利用率就相对提高,废线只留在元件端,同一批柜或屏接线的方式(即走线途径)一定要一致,完工后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检查、整理,作到自检、互检,然后报检,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

20


电气设备工艺实习指导书(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东方外贸培训学校2024工作总结和2024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