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煤矿探放水措施及设计[1] - 图文(4)

2025-11-16

(3)断层破碎带

断层破碎带有一定含水性和导水性,可能连通含煤地层上部的中强含水层或地表水,加之未来矿床开采中,人工采矿裂隙大量出现,改变了断层带附近应力场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表水、地下水更可能沿断裂带进入矿井。

(4)老窑采空区

矿井季节性的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山坡紊流的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老窑及原矿井浅部采空区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对矿井的开采影响大。

6、煤层风氧化带

矿井各个煤层的风氧化带位于矿井南翼,根据《贵州省普定县雷家桥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等地质资料,矿井各个煤层风氧化带的深度一般为40~50m。

煤层的风氧化带以碎屑岩为主,岩石含泥质成分多,为较厚的强~中风化带,易渗入大量大气降水,含浅层风化裂隙潜水,越往深部,岩石裂隙发育程度减弱,岩石含水性相应降低,氧化煤内生裂隙发育,机械强度弱。

(二)矿井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

根据《贵州省普定县雷家桥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现阶

段开采情况,矿井最大涌水量15m3/h,正常涌水量8m3/h,矿井已开采面积约为0.5km2。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根据公式Q预=Q0

S1S0预测矿井涌水量。

式中:

Q预:预测涌水量(m3/h);

Q0:现矿井最大或正常涌水量(m3/h); S0:现开采平面积(m2)

S1:预测范围的面积(m2) (各水平充分采动后的最大平面

积)

矿井最低开采标高时涌水量预计: 最大涌水量:Q预最=Q0正常涌水量:Q预正=Q0

全矿井最大涌水量Q33.8m3/h。

该涌水量为预测值,本次按该数据进行设计,矿井在建设和生产期间根据实际情况核算涌水量。

(三)地表水体

矿井地表暂无大型河流及水体,局部有池塘,常处于干涸状态。矿井地表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矿区内发育小坡上、小田两条小冲沟,各集水线呈羽状展布;小冲沟水动态变化大,季节性

预最

S1S0S1S0=15×=8×1501809?3=63.4(m3/h)

2523241501809?3=33.8(m3/h)

252324预正

为63.4m3/h,正常涌水量Q

变化较显著。雨季矿井涌水量明显增大,但有滞后特点,本矿一般降雨后2-4日矿井涌水量有明显增加,增加的幅度和降雨强度和时间有关,地下水受地表降雨及溪流的影响明显。

(四)小窑及老空积水 1、小窑边界和积水量 矿井范围内的小窑主要有:

小窑LY1,位于主副斜井东南翼,距离主副斜井325m,为平硐开拓,开采M15煤层,井口标高为+1380m,平硐沿M15煤层布置。

小窑LY2,位于主副斜东南翼,距离主副斜井230m,为平硐开拓,开采M15煤层,井口标高为+1315m,平硐沿M15煤层布置。

小窑LY3,位于主副斜南翼,距离主副斜井250m,为平硐开拓,开采M16煤层,井口标高为+1325m,平硐沿M16煤层布置。

小窑LY4,位于主副斜南翼,距离主副斜井268m,为平硐开拓,开采M19煤层,井口标高为+1333m,平硐沿M19煤层布置。

小窑LY5,位于主副斜东南翼,距离主副斜井320m,为平硐开拓,开采M19煤层,井口标高为+1340.5m,平硐沿M19煤层布置。

小窑LY6,位于主副斜南翼,距离主副斜井275m,为平硐开拓,开采M23煤层,井口标高为+1350.2m,平硐沿M23煤层布置。

小窑LY7,位于主副斜东南翼,距离主副斜井330m,为平硐开拓,开采M23煤层,井口标高为+1340m,平硐沿M23煤层布置。

矿井范围内的小窑全部采用平硐开拓,均沿各自煤层布置,平硐长度不大,积水量不大,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

2、老空(火烧区)边界和积水量

原雷家桥煤矿只开采M16煤层,煤层采空区情况如下:矿井原矿区范围东翼以南约500m、标高+1243m以上已经全部为采空区。M15、M19、M23煤层均没有开采,没有采空区。

矿井范围内无火烧区。

在采掘过程中,应加强小窑调查和老空边界探查,根据积水量采取针对性措施。

由于矿井老窑、采空区的积水量不详,矿井技改建设前必须将矿井原采空区范围和经过调查后的积水量标注在井上下对照图和矿井实际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上,以便指导矿井的防治水工作。

二、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 1、水患类型

矿井的水患类型主要包括:地表水、老空水、断层水、顶板砂岩水等类型。

结合矿井开采技术条件,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应重点防范地表水、断层水、采空区突水而引起突水淹井事故。

2、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和突水点水量预计 ⑴主要含水层富水性

矿井的含水层主要是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二叠系上统长

兴大隆组(P2c+d),矿井的含水层富水性不强,为基岩裂隙水,采动裂隙可能会导通这些含水层,使含水层的水进入井下,成为矿井的间接充水水源。

⑵突水点水量预计

多年的开采证明,矿井井下未发现突水点,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分析,井下开采范围内无含水溶洞等。但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还必须做到“有疑必停”。必须经探放水,确认无突水危险才能向前掘进,预防揭穿其它含水溶洞造成突水事故。

三、矿区充水因素

(一)、矿井充水水源

1、老空水:矿区浅部煤层已被开采,大气降雨及地表水在裂隙的沟通下,通过采空区或废旧巷道汇集大量地下水成为矿井的充水水源,在矿井中发现出水点2个,一个为裂隙水,流量为4.3(L/S),一个为老窑出水,流量为3.8(L/S),老窑水与青菜沟煤矿相通。采空区突水特点为:一般为“死水”属贮存量,有一定的静水压力,来势迅猛,时间短,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根离子,能腐蚀破坏井下设备。当与其它水源无联系时则易疏干;若与其它水源有联系时,则可能造成流量大而稳定的涌水,危害较大。

一水平南运输巷是为了进一步探明老矿遗留煤炭储量,避免国有矿产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从向老职工调查询问的情况分析,该区域老


xxxxx煤矿探放水措施及设计[1]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