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 _ 等级:
一、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万象更新(gēng gang )分外热闹(fēn fan) 正月初六(zhēng zhang)
...哄堂大笑 ( hōng hòng) 载歌载舞(zǎi zài) 背景 (bēi bai) ...二、看拼音,写词语。
biān pào fěi cuì chū xún zhāng dēng ji? cǎi ( )( ) ( ) ( ) yù bai fēng zheng jiǎo zi zhì xù jǐng rán ( ) ( ) ( ) ( ) 三、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赞叹不己( ) 流光益彩( ) 初出矛庐( ) 铃七八碎( ) 别无所球( ) 美不盛收( ) 蜂涌而至( ) 肃燃起敬( ) 青风徐来( ) 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功成名就( )
.
A.凑近;靠近 B.到,开始从事 C.完成;确定 D.立刻 2.万象更新( )
.
A.改变;改换 B.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3.安然无恙( )
.
A.对;正确 B.如此;这样 C.表示状态的词尾 五、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作比较
1.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
2.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8根。( )
3.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 六、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沙尘暴铺天盖地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 )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 3.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4.承前祖德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 5.妩媚的笑容,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 ) 七、按要求写句子。
1.女人们招待客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恶劣的生活环境,他们怎么忍受得了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用带点词语造句。
(1)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请你默写一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并在题目旁边写出朝代和作者。
2.我国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如 族的 节;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民居如:
3.《北京的春节》一课,作者是按 __________________ 顺序写的。课文写得比较详细的部分是__________ _。
4.《藏戏》一文开头连用了句式相似的三个反问句,这种修辞手法是______,这三个反问句在全文起到了_________ 的作用。 九、阅读。
(一)除夕 斯妤
我于是猛地想起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记忆中这个日子在老外婆手里是从凌晨三点开始的。凌晨三点外婆就赤着脚下床,然后开始佝偻着腰紧张而麻利地忙着。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是围炉的日子,迎新送旧的日子。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
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1.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腊月二十九是 __________________ 的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的日子。(1分) 3.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4.文章结尾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3
分
5.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二)丑 菊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我去年种了株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为我倒要看看享有如此恶名的花儿究竟怎样。可是,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的影子都没有,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
今年“五一”节,沉睡了一年的花儿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真庆幸没把它扔掉。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中夹了一个绿色小球,非常小,只有小绿豆那么大。长了几天,花苞就透出了一点黄色,这时,已有黄豆大小。再耐心等些天,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
我最欣赏的是,到了夜晚,几层花瓣儿便像收伞似的自动收拢,白天,花瓣儿又像撑伞似的张开。而且花面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阳转,显得非常恭敬。难怪它还有土名叫“状元伞”、“假葵花”呢!‖
是谁给它起名叫“丑菊”的呢?这我不知道,但我觉得那人太不公平了,丑菊非但不丑,而且非常美丽、可爱。由此我想,人间事物中,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事与愿违: 庆幸:
2.丑菊又名 、 ,它的特点是白天 ,晚上 。(4分) 3.短文已用“‖”分好段,写出段意。(6分)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5、仿照下文的写法,描写另一种花。(3分)
(丑菊)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
十、习作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你对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有了更多的理解,我们当地的民风民俗有哪些?请你将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和可以写灭值得民间工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