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阶段性测试(二)
一、判断(共 10 题, 20 分) 1 、
有效的反洗钱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从制定、 实施到管理、
监督的一个完整的运行机制。 √ 2
、金融机构从管理层到一般业务员工都应对反洗钱内部控制负有责任。 √ 3 、
《反洗钱法》中专门规定了“反洗钱调查”一章,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 支机构有权向金融机构调查核实可疑交易活动, 从而使人民银行的反洗钱调查权有了明确的法 律依据。 √ 4
、反洗钱调查中的封存,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在调查可疑交易活动 中,对可能被转移、隐藏、篡改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采取的登记保存措施。 √ 5
、反洗钱是一项需要自上而下推动开展才能确保实效的合规工作,高管人员给予反洗钱 工作的支持和指导是营造良好内控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 √ 6
、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数据信息安全备份制度,采取多介质备份与异地备份相结合的数据 备份方式,确保交易数据的安全、准确、完整。 √ 7
、金融机构违反保密规定将反洗钱检查信息泄露给无关人员,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 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并对直接负责的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 处一万元以上五万 元以下的罚款。 × 8
、反洗钱调查中的临时冻结,是指在调查可疑交易活动过程中,当客户要求将调查所涉 及的账户资金转往境外时,中国人民银行依法暂时禁止客户提取和转移该账户资金的强制措 施。 √ 9
、反洗钱内部控制可脱离金融机构的基本框架单独发挥作用。 × 10 、
反洗钱内部控制的信息与交流包括获取充足的信息、 有效的管理和交流以及开辟畅通
的信息反馈和报告渠道,保证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完整地为最高层掌握。 √
二、单选(共 10 题, 40 分) 1 、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于( D
)起施行。 2003 年 1 月 3 日中
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人民币大额和可疑交易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 [2003] 第 2
号)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令 [2003] 第 3
号)同时废止。
D. 2007 年 3 月 1 日 2 、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自然人银行账户之间,以及自然 人与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 B
)元以上或者 外币等值(
)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金融机构应当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 B. 50 万, 10 万 3
、对既属于大额交易又属于可疑交易的交易,金融机构应当提交(
)报告。 4 、
《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了( B
)种涉嫌恐怖
融资的可疑交易报告类型。 B. 7 5
、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致使洗钱后果发生的,国 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直接负责的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 B ) 罚款。 B. 5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 6 、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 第二十六条规定了 ( A
)种涉及客户识别过程中的可疑交易报告类型。 A. 5
7
、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 ( B
)对该金融机构作出 行政处罚。 B.
只能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授权的设区的市一级以上派出机构 8
、根据《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可疑交易类型中“长期 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并在短期内发生大量证券交易”中的“长期”和“短期”是 指( B ) B. 1
年以上, 10
个工作日(含) 9
、选项中交易的发生额都在 200
万元以上,哪一种属于大额交易报告的范围。 ( D ) D.
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银行账户之间转账交易 10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 B )
,负责接收人民币、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