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二 三 四 五 建设地点 指标名称 单位 万吨 亿元 指标及内容 某县洛渭屯 某县城南街道办事处 1.33 0.236 蔬菜、水果、粮食、土特备注 正常经营期 正常经营期 项目业主单位 市场交易量 市场交易额 六 主要交易品种 产品、副食杂品 七 八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 项目建筑总规模 亩 平方米 30 5998 1.9998万平方米 含电子商务、农产品检1 农产品交易管理综合楼 平方米 890 测、市场管理等设施 2 3 4 5 6 7 8 9 新鲜蔬菜、水果批发交易大棚 粮食及干菜批发交易用房 保鲜库房 普通库房 变配电房 门卫 室外公厕(含垃圾中转站) 蓄水池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立方米 2321 1229 276 1001 18 36 240 50 无围护结构 轻钢组合件结构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 ⑴ ⑵ 17 停车广场 场内道路 建筑密度 建筑容积率 绿化率 指标名称 单位 平方米 平方米 % % 人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年 指标及内容 2596 1855 22 3.0 35 27 946.63 680 120 1 备注 市场管理及技术人员定员 项目建设总投资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 申请上级补助资金 地方政府配套资金 本次工程建设工期
不含临时聘用人员 第二章 市场分析
第一节 市场分析与预测
某县及其周边地区近几年来先后加大了对农业生产及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使该区域农产品生产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农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产品品种进一步扩大,农产品产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依XXX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分析,95~2008年期间全州各主要农产品年均增长率分别为:蔬菜类产品产量年均增长6.31%,进入市场的销售量年均增长8.33%,进入市场的商品量占蔬菜总产量的比例,已由95年的17.39%提高到19.84%;水果类产品产量年均增长28.77%,进入市场的销售量年均增长30.25%,进入市场的商品量占水果总产量的比例,已由95年的52.96%提高到57.37%;猪、牛等肉食类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0.84%,进入市场的销售量年均增长18.03%,进入市场的商品量占肉食类总产量的比例,已由95年的31.1%提高到48.3%;禽蛋类产品产量年均增长14.68%,进入市场的销售量年均增长24.25%,进入市场的商品量占禽蛋类总产量的比例,已由95年的41.18%提高到72.18%;水产品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7.12%,进入市场的销售量年均增长25.85%,进入市场的商品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例平均为80%;粮食类产品产量年均增长3%,进入市场的销售量年均增长2.06%,进入市场的商品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例平均为15.31%;蔗糖料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6.48%,进入市场的销售量年均增长15.42%,商品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平均为80%。全州蔬菜种植面积约为41.43万亩,年蔬菜产量57.72万吨,进入市场的销售量为11.4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达13.52万亩,年水果产量14.85万吨,进入市场的销售量为8.52万吨;猪、牛出栏数达164.87万头,年产肉量为14.14万吨,肉食类进入市场的销售量为6.83万吨;禽蛋年产量为1.33万吨,进入市场的销售量为0.96万吨;水产品产量0.59万吨,进入市场的销售量为0.45万吨;粮食种植面积383.47万亩,其年产量为89.76万吨,进入市场销售量为14.03万吨;蔗糖料种植面积25.1万亩,年产量66.85万吨,进入市场的销售量达51.48万吨。
由上述统计材料反映的指标数据看,XXX各主要农产品生产及销售,正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以及高科技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正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随着各种先进、实用、高效的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以及农民综合素质的逐渐提高,不仅农产品品种、数量及质量明显有所提高和改进,各种技术含量较高并可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农产品和符合生态农业要求的无公害农产品不断涌现,而且随着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商品化的经营发展,进入市场作为商品销售的农产品数量也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即根据市场需求,按照产业化和商品化要求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方式,已逐步成为该州及某县发展农业生产,并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主要模式。不仅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对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进程,而且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明显增加。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逐渐完善及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等产业技术政策的实施,一些含有高农药残留、对自然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有危害的农产品及其相应的较落后的生产方法将逐渐被淘汰,而被一些高效、无残留的各种先进的、环保型、生态型等高质量的农产品和其相对应的高新农业生产技术所代替,既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各种无危害、高品质、安全可靠的农产品的需要,又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目前某县还没有一个交易品种齐全、交易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批发集散中心市场,农产品的购销交易活动较为分散,其现有的农产品流通市场设施已不能适应大流通、大吞吐的现代流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不能适应当前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的逐渐接轨,一些现代流通企业、外资企业以及其他农产品经营户,已开始大量进入农产品市场参与经营贸易活动,所经营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已呈迅速上升和提高的态势。因此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立和交易设施的逐步完善,会吸引大批农产品流通企业及经营户进场从事农产品批发交易活动,其交易品种和交易规模也会明显增大,流通幅射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可幅射到周边各县及乡(镇)。预计在该区域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后,将会有大批量的农产品会通过该市场向区域内外流通销售。同时该农产品批发市场对该区域内的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等方面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也将显著增强。
第二节 市场定位
由于某县是XXX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周边区域的商贸中心和物质集散中心,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交通发达、运输方便、信息灵捷、集散能力强等诸多优势,在该县适宜位置建一个大型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有助于促进该区域内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尽快增加,有助于推进城乡两个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加快贸工农一体化体系的建设。因此,拟将某县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定位为周边区域以果蔬产品批发为主,兼顾粮食、肉禽蛋、水产品及其他土特产品和副食杂品等批发为辅的区域性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即按照立足某县,服务全县及周边其他地区,进而与州内及省内其他农产品市场相沟通的目标进行市场定位,力争在全州农产品市场大流通网络体系中成为地区性区域中心市场,并同时力争使其成为XXX地区局域市场网络体系中重要的农产品产地及
集散地批发市场。
第三章 市场建设规模及主要功能设置
第一节 市场建设规模
一、交易规模 1、交易量
根据市场分析与预测的结果和拟选场址的建设条件,以及该市场主要功能设施在今后十五年内可基本满足该市场批发交易发展需要的目标要求,并结合项目业主的资金筹措能力等诸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拟确定某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年交易总量为1.33万吨。
其中:蔬菜类商品 0.2万吨/年 水果类商品 0.1万吨/年 粮食类商品 1万吨/年 土特产类商品 0.03万吨/年
2、交易额
依据某县内类似市场当前批发交易的价格水平及全省其他农产品批发市场情况,作如下交易额预测:
平均交易价 序号 交易商品名称 (元/吨) 1 2 蔬菜类商品 水果类商品 1580 2900 (万吨) 0.2 0.1 (亿元) 0.032 0.029 交易量 交易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