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条件变体:由语音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
② 自由变体:不同变体可以在同样的环境里无条件地变读
四. 音系学练习(理解) 1. 有没有最小对立对?
2. 列出每个音的出现环境(前面和后面的音) 3. 找出环境的自然类 4. 找出互补的环境 5. 概括每个音的出现条件
6. 归纳音位和音位变体(决定哪个音位变体是基本的、哪个是受限
制的)
五. 超音段特征(掌握)★
在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分词义作用的音高、音长、音重
六. 音位的组合和聚合(掌握) 1.发音特征
① 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作用的发音特征
② 羡余特征:被其他特征决定的发音特征,必须和其他特征共现,不具有区分音位的作用
③ 变体特征:不具有区分音位的作用,只是音位变体具有的特征 2.自然类:具有一个共同的发音特征的不同音位
3.平行对称的音位聚合系统 ① 便于记忆
② 聚合的成员具有相似的构成音节或者构词能力 4.音节:在听觉上最容易分辨的音段 ① 一个音节最多能有多少个组合位置? ② 在每个组合位置上可出现哪些聚合类?
③ 可以出现在各个组合位置上的聚合类有没有共现的限制? 5. 语流音变:★
语音相连时,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 ① 同化 ② 异化 ③ 弱化 ④ 脱落 ⑤ 合音
第五讲:形态学(词汇与语义)
一. 什么是词?(理解)
1.词:具体语言中,在造句时可以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① 独立运用(单说,自由与别的成分组合)
② 词的意义有约定性和可解释性
2.语素是构词的单位,是具体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① 不成词语素:只能和别的语素结合成词
② 成词语素:本身能成为一个词, 同时也能和别的语素结合成别的词
二. 词和形态学(理解) 1.派生和屈折
2.词缀(affix):附加在另一个语素的各类构形成分 ① 前缀(prefix):添加在词根前的词缀 ② 后缀(suffix):添加在词根后的词缀 3.词根(stem)
三. 语素的分类(理解)
四. 词的结构(掌握)★ 1. 附加(affixation):词根+词缀 2. 复合(compounding):词根+词根 3. 重叠(reduplication)
4. 交替(alternation):语素内部变换
5. 异干交替(suppletion):用不相同的形式来填补一个词形变化表 6. 汉语的构词法
① 单纯词
并列式, 偏正式 复合法(词根+词根) 陈述式, 支配式 ② 合成词 补充式,
附加法(词根+词缀)
重叠法 ③ 简称: 减缩, 紧缩, 概括
五. 语言的形态类型(掌握) 1.分析语
黏着语 2.综合语 屈折语 多式综合语
第六讲:句法学(语法学)
句法研究的三方面 1. 句法单位、成分组构 2. 句法功能 3. 词序
一. 语法单位(掌握)★
1.静态单位(数量有限): 语素(morpheme) 词(word)
2.动态单位(临时的,数量无限): 词组(phrase) 句子(sentence)
二. 线性次序,层级结构和歧义(理解) 1. 线性次序 2. 层级结构 3. 歧义
三. 词组的结构(理解)
四. 词类(了解) 1.为什么要划分词类?
具体语言中,能占据不同语法位置的词是有限制的 划分词类是为了更有效更方便地说明语法规则 2.划分词类的依据
①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占据什么语法位置) ② 和别的成分的组合能力 ③ 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