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物探技术报告(2)

2025-09-24

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二、作业技术依据 2.1技术依据

(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建设部CJJ61-2003) (以下简称《规程》);

(2)《城市测量规范》 (建设部(CJJ8-99)(以下简称《规范》); (3)《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建设部CJJ 7-2007); (4)《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设计书》; (5) 本工程项目合同书;

(6)《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建设部CJJ 73-97); (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7929-1995)。

2.2坐标和高程基准

采用珠区平面坐标系统,投影带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14°;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2.3 成图比例尺及成图规格

成图比例尺为1:500,成图规格为50cm×50cm。

三、人员组织及设备安排 3.1 人员组织

本测区设项目经理1名,专业技术负责3名,兼职安全员1名,物探组5个,测量组5个,内业组2个,质量检查组1个,共投入32人。

- 3 -

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3.2 设备安排

投入管线仪器5套,全站仪5台,GPS-RTK仪器1套,地质雷达1台,电子手簿4台,计算机14台,打印机2台,大型绘图仪1台,汽车2部。

四、地下管线探查

本测区地下管线探查工作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进行。首先调查排水,其次电力、通讯管线,再次对给水、燃气等管线探查。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探测效率,削减干扰,提高探测精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对明显管线点开盖、下井量测,记录下各种管线属性数据;对隐蔽管线点采用地下管线探测仪进行探测,对特殊地段辅以开挖、钎探及雷达探测等其它技术手段。本次地下管线探测的标注项目和取舍标准按表2执行。

表2 标注项目和取舍标准

管类 代号 取舍标准 主要管线点 弯头、三通、拐点 阀门、消防栓 窨井 量注项目 测注高程位置 给水 J 外径≥100mm 内径≥300mm 管径 管顶、地面 排水 P 管径或规格 管顶、井底、地面 电力 L 高压 窨井、分支、拐点 规格 缆顶或沟底、地面 电信 D 全测 窨井、分支、拐点 规格 管块顶、地面 燃气 M 全测 窨井、分支、拐点 管径 管顶、地面 - 4 -

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4.1 仪器选择

根据《规程》要求,管线探测仪的选择原则:一是功能全,一台仪器能提供综合探测技术,适合多种管线的探测;二是仪器工作频率多、能适合不同的管线及不同的地电条件下的探测;三是仪器性能稳定、分辨率高,即一致性好、精度高,能满足同时投入多台套仪器开展大面积地下管线普查作业;四是轻便、快速。本着以上原则,本次地下管线探查工作主要选用英国雷迪公司生产的RD4000管线探测仪。

RD4000型管线探测仪就是利用内置的两只水平排列的线圈来测定电磁场的垂直分量,利用一只垂直排列的线圈测定电磁场的水平分量,进行放大、运算等一系列处理而得到地下管线的位置与埋深等结果,通过操作仪器面板上的切换开关达到分别探测的目的。

RD系列仪器除可以利用自身产生的主动源信号探测地下管线外,还可以利用地下管线中传导的P波(电力电缆自身携带的50Hz信号及邻近电缆、电力游散电场等在金属管线中感应的电流所产生的二次场)、R波(各种无线电台发射的电磁场及周围分布的电缆产生的电磁场等在金属管线中感应的电流所产生的二次场)等被动源法在盲区内进行地下管线扫描探测,由此可见该仪器一台就可以实现多种方法探测。该仪器施加主动源信号的方式有直接法、夹钳法、感应法,有多种频率(512Hz、8kHz、33kHz、65kHz等)可供选择。采用直接法时目标管线上方的电磁场信号强度高、传播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夹钳法是将仪器产生的电磁波电流通过外接夹钳(钳型电磁偶合装置)转换为电磁场束,较为集中的感应到被夹套的目标管线上,形成较强的感应电流,该方法主要用来探测线缆类

- 5 -

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管线,信号较强、传播距离远、抗干扰效果较好,同时也适用口径较小的给水、燃气管线等;感应法是利用发射机自身携带的发射线圈将产生的谐变电流转换为较为集中的电磁场,使目标管线处于电磁场场强最大处,可以获得较为明显的信号从而达到探测地下管线的目的,该方法各种情况都可以对金属管线施加信号,但是较容易感应到邻近管线,探测时保持接收机与发射机的距离大于最小收发距(主要是避开一次场干扰);因此采用感应法探测时通过改变发射机的摆放方式消除或减弱邻近管线上的信号,突出目标管线的异常。

总之,本区投入的仪器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效率与精度高、一致性好、轻便、易操作,既可用于电力、电信电缆探查,也可用于金属给水管道及煤气管道的探查,另外对于带钢筋网的非金属管道,对管线的平面定位也有一定的效果。满足了在本区开展地下管线探查工作的需要。

4.2 明显管线点的调查

明显管线点的调查是通过开井、下井量取进行的,打开井盖用经检验过的钢尺量取管径、管顶(底)深度及其它需要调查的管线属性等数据,记录在管线点调查表中,当管线中心与井盖中心距离大于0.2m时管线中心与井盖中心同时定点。对于一井多盖则在管线进出井的位置设立管线点,一般在管线点附近作标注。为防止丢失,部分管线点还在其附近建(构)筑物上做栓点标记。

4.3 隐蔽管线点的探查

在正式开展地下管线探查前,对投入本区工作的仪器在测区内进行了一致性校验、方法试验,验证了RD4000型地下管线探测仪在本地区开展

- 6 -

东莞市虎门镇滨海大道市政工程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管线探查的有效性。探查过程中随时在已知点对平面位置、中心埋深进行验证,并将深度换算到管(块)顶埋深,记录在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外顶(或内底)埋深”栏中,并根据地下管线探查记录表内容填写完整其它需要调查的属性数据。每天作业前后检查仪器工作状态是否良好。

4.4 探测技术措施

在本测区施工过程中,探测金属管道(管道内载体为易燃物除外)时优先采用直接法,其次是感应法;探测线缆类管线时优先采用夹钳法、其次为感应法;依据实际探测目标,灵活采用发射频率和改变发射机施加信号的方式、使目标管线上有足够高的信噪比,提高探查精度。同一条管线直线段相邻管线点间距大于75m时,在管线中间加点,以便控制管线走向;管线弯曲时,在圆弧起讫点和中点上设置管线点,圆弧较大时,增加管线点密度,正确表达管线的弯曲特征;遇到弯头时,首先在管线延伸线上找出信号消失位置,然后在管线两侧追踪信号并确定其准确位置,用两个方向的相交点初步定为弯头点,经验证后准确定点。

(1)水平定位

探测时沿管线走向方向连续追踪,采用极大值法确定平面位置,正反向测定较差小于3cm时取其中心作为管线点的平面位置。两次测定较差大于3cm时重复观测,直到小于3cm为止,用夹钳法探测集束(如管块)线、缆时的改正量跟探测时所夹取的线、缆位置有关,一般要求夹取管块两边最上方的管线进行探测,取两边位置的中心作为管块的中心位置。同时辅以极小值法、开挖、钎探等机械法及雷达探测技术验证定位的准确性。

(2)深度探测

- 7 -


市政工程物探技术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二英语下学期unit 11单元教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