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二卷三试题及答案详解(3)

2025-07-03

成与规模。题干所问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回答方向在洪积扇的“连片分布”上,即河流众多,所以本题选C。 10. 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烁石较小,可能是河流搬运能力较弱或地表组成物差异。由于同为贺兰山山麓,说明地表组成物相似;河流搬运能力较弱,说明流速较慢:一是河流水量较小,流速慢,二是地势起伏较小。河流水量与补给方式,流域支流、面积有关,从图可知甲地与同样有洪积扇的南部比较,降水较少,因此河流水量较小,流速较慢;从图上可知,甲地山体海拔较低于南侧,说明甲地地势起伏较小,流速较慢。甲地河流较长是其坡度小的表现,所以本题选B。

11. 根据上题可知:南侧洪积扇堆积物砾石较大,不利于耕种,只能选择在堆积物粒径小的区域作为耕地,调动所学知识可知:河流中泥沙、砾石的堆积规律为:流速减慢,质量大的砾石先堆积、质量小的泥沙后堆积,在洪积扇的边缘堆积物颗粒较小,适宜作为耕地,所以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故本题选B。 36. (1)这是一道比较类分析题,比较的是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的山西企业规模大小、数量多少。回顾已学工业区位条件,并寻找题干中给出的工业区位条件可知,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分布地区较为分散,促进企业靠近原料布局;灰分与硫含量少,说明品质高,市场需求广;炼焦工业技术含量低,投资小,山西劳动力丰富,促进企业生产布局;从材料信息给出国家政策与规定关停了小焦化企业,说明90年代国家宏观调控较弱,因此企业具有规模小、数量多特征。(2) 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一般从生产过程有无污染物生成、排污处理、污染物量的多少等方面分析:焦煤含有硫等物质,炼焦过程有硫化物等污染气体生成;山西省焦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排放量大;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破环环境,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差,废弃物未处理达标;西省焦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政府管理难度大等造成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3)从所给图文材料中获取与运输过程相关的信息: 运输方式、运输对象等信息,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以公路运输为主,运量小、能耗高,产生汽车尾气污染;运输煤炭与焦煤过程中会有粉煤灰损耗而产生污染;调动相关知识知道交通运输还会产生噪声污染等。(4)分别对生产过程与运输过程提出减污措施。生产过程方面,应当减少污染产生与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使用清洁生产,污染物处理后再排放,减少三废排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运输过程方面,降低能耗,减少煤物质损耗:可以采取集中大规模运输,修建运煤专线,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输线路等方式来减少污染;可以将运输货物遮起,减少煤损耗从而减少粉尘污染等。

37.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即分析封冻期时阻碍人类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障碍。由材料“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以及“白令海峡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得出:海平面上升,距离长;以及材料“海峡两侧为山地”,说明地势起伏大,增加了跨越难度;从图上可知,白令海峡纬度高,气温低,白昼短,不利于出行;封冻期时,冰面路滑,徒步行走难度大等。(2)冰期全盛时气温低,应选择气温高的夏季。理由:该地纬度高,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更长;夏季生物活动频繁,沿途生物资源丰富,食物易获取。(3)分析在白领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可从修建工程量大、工程难度高、劳动力成本高等方面思考。工程量大方面:距离长,工程量大;水深较深,工程量大。工程难度大方面: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工程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高寒地区,一年中海平面高差变化大,对建筑材料要求高。劳动力成本方面:一年中可施工时间短,工期较长;位置偏远,人员物资运输成本和生存成本高等。

解析卷三

单选题

1. 图中有小桥流水,房屋依河而建,屋顶为“V”形,使用船舶作为交通工具,为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景观图,结合选项,故选C。

2. 根据上题结论,该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降水丰沛,呈现出典型的江南水乡的特点,结合选项,故选B。

3.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为长江三角洲,对应的地方剧种为越剧,结合选项,故选D。

4. 地铁站是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服务的对象是城市人群,其等级的高低应与人流量有关,结合选项,故选B。

5. 读图可知,甲、乙、丙站点的等级最高,服务人群最多,人流量最大,且位于市中心,推断应该为中心商务区。故选A。

6. 读图可知,地铁穿城而过,且一级站点分布较为分散,在内环和三环附近均有分布。交

通线呈环状,推断其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结合选项,故选C。

7. 读图可知,该地区西部浮游植物密度较小,东部较大。可知该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结合选项,故选D。

8. 由于夏季河流汛期,含沙量较大,导致入海口处水体浑浊,光照条件较差,浮游植物的数量较少,故其主导因素应为水体含沙量,结合选项,故选C。

9. 图示海域冬季水温偏低,与夏季相比,总数量会减少。冬季河流径流量减少,河流搬运能力减弱,含沙量变小,河口处的营养盐减少,密度高值区会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 10.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丁地有极光,纬度最高,且位于北半球;乙地也是冬季,故乙地在北半球;丙地即将进入秋季,推断丙地应在乙地的南方;甲地临近夏季,应该在南半球。故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应为丁、乙、丙、甲,结合选项,故选B。

11.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甲地在南半球,乙地在北半球。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甲地临近夏季(12月),乙地临近冬季(12月)。可推断时间应为11月前后。结合选项,故选D。 简答题

36. (1)根据甲地区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区冬季温和,日光温室可以满足植物的生长;该地区降水少,日光温室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利用效率。(2)根据材料可知,甲地纬度较低,农产品成熟早,可以反季节供应;而该地区冬季气候温和,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西班牙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价格低廉。(3)集群式发展,利于产品和技术的推广;集群式发展是集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能够及时的维护和更新设备,保证生产。利用完善的网络,便于农产品快速到达市场。(4)如果赞同,应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技术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角度分析;如果不赞成,应该从该地区水资源缺乏,耕地资源少,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等角度分析。

37. (1)读图可知,额尔齐斯河的支流对集中在北部,而南部为戈壁,推断流域降水北多南少;该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处中纬西风带,北部山地为迎风坡,拦截水汽。(2)根据材料,可知白斑狗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而额尔齐斯河纬度较高,加上冰雪融水,水温较低,适宜其产卵。额尔齐斯河水质较好,水草丛生,适宜鱼类的生存。(3)根据材料,可知白斑狗鱼的生长环境较为特殊,适宜生存的水域较少,栖息环境水质清澈,鱼类饵料少,冷水鱼,生长较为缓慢。


2024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二卷三试题及答案详解(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湖北省襄樊五中2024年高三年级5月模拟(理综)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