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良心”是父亲朴实的做事宗旨,(为了良心,父亲把上:学的机会给了别人的孩子,把立条子棒的机会留给了别人,无视养有多年的孩子对自己的憎恨和不满,把无限的愧疚和白责留给了白己,)以“良心”为题突出了父亲朴实而高大的形象。同时,父亲的良心也唤醒了“我”的良心和良知,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解析】
8. 试题分析:C项“表现了大哥??毫无主见”理解错误。此句既刻画了父亲病危时“大哥”的心情急迫,也刻画了大哥遇事都能想到与别人商量的性格。
9. 试题分析:分析文章的抒情线索。提取表达情感的相关词语即可。如可提取8段的“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中的“不满”;10段的“回我的身世让我震惊”中的“震惊”;11段的“我的狭隘让我羞愧”中的“羞愧”,14段“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说明已经被感动。
10.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考查语句的作用,还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要把表现的文章中心答出来,即我误会了父亲,良心受到谴责,懂得了父爱的崇高。
11. 试题分析:考查文题的作用。结合父亲的一番话可明确“良心”的含义,同时也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的主题。小说以“良心”为题,意图是告诉我们人要怀有恻隐之心,同时也告诉我们人应该有感恩之心。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气的成本
①人人都知道生气不好,可事到临头每个人都会不加控制地大生其气。原因何在?还是对生气认识不到位。事实是,你的每一次心理变化,都会在瞬间对你的身体产生巨大影响。
②2017年,我国网民达7.72亿,其中,手机网民7.53亿,网络游戏用户5.83 亿。单;是“王者荣耀”游戏,注册用户就突破2亿,每天的活跃用户超过8000万。与此同时,游戏玩家越来越低龄化,沉迷网游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约1.6亿,很多是“资深玩家”,纷纷把手游作为课余爱好,当成社交工具“王者荣耀”的低龄用户比例,甚至高达54%。
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手游的恶搞之风,有效吸引了玩家,尤其是低龄玩家。 “王者荣耀”就曾以篡改历史人物等手法源源不断地制造快感。在游戏中,骚客李白变成了刺客,刺客荆轲变成了堂客,堂客貂蝉变成了侠客....这大约是学习借鉴了“抗日神剧”的先进经验,“张飞打岳 飞,打得满天飞。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玩家们一一步一个脚印地陷进游戏开发者精心设计的各种陷阱中,难以自拔,不愿他拔。
④此外,游戏中,通过完成量化的任务,玩家们可以今天拿到一双靴子,明天拿到一对护腕,几个月
后拿到“终极武器”.而这种在虚拟游戏世界里获得的成就感,恰好弥补和掩饰了现实生活中的平庸感、挫败感。
⑤自然,这也引发了不少悲剧。以青少年玩家为例,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的有之;为打赏游戏主播,花掉家里积蓄的有之;狂打40小时手游,诱发脑梗的有之;被父亲教训,随后跳楼的有之……其实,玩家不是在玩游戏,而是被游戏“玩”了,成了游戏的玩偶、游戏的奴隶,结果难免玩物丧志,玩火自焚.
⑥化解“手游”之险,必先预防“游手”之闲。一方面,多开发有益的线上游戏,多组织有益的线下活动,使“游手”多接触正能量,冲淡和取代有毒有害“手游”。另一方面,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使“游手”感受到家的温暖、爱的滋润,把“游手”从“手游”中解放出来。同时,法律和制度层面也需跟进。比如,韩国青少年注册游戏须父母同意,美国有比较成熟的游戏分级制度,芬兰有专门的手游指南。这些他山之石,或可从源头上防止“手游达人”成为“游手好闲”的庸人懒人歹人恶人。
(原文有删改 )
12.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现在许多青少年把手游作为课余爱好,当成社交工具。 B. 学生玩手游就会影响身心健康,荒废学业,误入歧途。 C. 合理的措施可以预防玩家过度沉迷游戏,化解“手游”之险。 D. 文章大体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述。 13. 概括文章第②段举出的现象,并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4.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12. B 13. 现象:沉迷网游手游的人尤其是青少年非常多。原因:①手游的恶搞之风有效吸引了玩家,尤其是低龄玩家。②在游戏中,通过完成量化的任务获得的刺激感、成就感,弥补利掩饰了现实生活中的平庸感、挫败感。
14.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四个由手游引发的悲剧,证明了玩家过度沉迷游戏很危险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解析】
12. 试题分析:B项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说法绝对,可从第6段的内容进行分析。
13. 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中重要现象的概括。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相关语句分析作答即可。如通过数字的比较,即可得出“沉迷网游手游的人尤其是青少年非常多”的结论。也可提取“与此同时,游戏玩家越来越低龄化,沉迷网游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作文答案。(2)找到答案区域是作答的关键。如从第3段提取“首先,手游的恶搞之风,有效吸引了玩家,尤其是低龄玩家”,从第4段的提
取“而这种在虚拟游戏世界里获得的成就感,恰好弥补和掩饰了现实生活中的平庸感、挫败感”作为答案。 14. 试题分析: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以青少年玩家为例,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的有之??”明显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服务的。
点睛:议论文主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结合原文分析使用。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上与群臣论止盗 一狼得骨止 ..B. 朕当去奢省费 去因还乡 ..C. 自是数年之后 自经丧乱少睡眠 ..D. 刻民以奉君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1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民之所以为盗者 客之美我者 B. 犹割肉以允腹 能以径寸之木 ....C. 君富而国亡 学而不思则罔 D. 夫欲盛则费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7.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B. 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 C. 老白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
D. 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 18.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2)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答案】15. C 16. B 17. C
18. (1) (我)让老百姓代食有富余,那么老百姓就白然不做盗贼(不会成为盗贼), 哪里需要用严刑重罚呢! (2)所以国君的忧患,不从外界米,常常从自身生出。 【解析】
15. 试题分析:C项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都是“从”之意。A前者“禁止”,后者“停止(追赶)”。B前者“去除”,后者“离开”。D前者“剥削”,后者“雕刻”。
点睛: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6. 试题分析:B项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A“??前者目的连词“来”,后者介词“用”。的原因”。C表转折。D可翻译为“就”。从语法意义上讲,都表示结构相同的句子的并列关系。 17. 试题分析:C项“老白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要分析好“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这一句话。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馀”“为”“安”“自”“身”等字词的翻译。 翻译:
\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饥饿逼迫上身,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
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 (二)古诗文积累赏析 19. 古诗文默写。
⑴社会、时代都在飞速前进,不会等待任何颓废者和落伍者,正如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调歌头》这首词中,苏轼用来祝福远方的弟弟,现在人们用来祝福亲人平安、爱情美满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
(3)诺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广开纳谏之门、鼓舞士气的句子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
【答案】 (1). 沉舟侧畔千帆过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3). 千里共婵娟 (4). 恢弘志士之气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理解性默写。顾名思义,理解了才能默写出来;理解了才能记得久、记得牢。只是摇头晃脑不加理解的背是没用的,因为你所记忆的东西,能用的地方,远远不止于默写这点范畴。所以平时一定要加强理解性默写的训练。根据题干与诗文内容选准诗句是作答的关键。要注意“侧畔”“婵娟”“恢弘”等字词的书写。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0.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 一联也是对仗的。 B. 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 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