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负责项目部仪器、设备的统筹管理工作,并建立项目部设备台帐;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及认证、年审。
e)负责项目部采购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f)负责采购合同的拟定和洽谈,有关资料文件最终归口到计划管理部。 g)负责采购物资的质量监督和质量争端的处理工作
h)负责各类机械的常规保养维护、常规项目的修理,普通机件的加工制作,施工场区和生活区的水电安装与日常维护。负责项目经理部的日常后勤保障工作。
(8)财务部
财务部主要负责项目经理部内外的财务管理及预算等工作。为项目控制系统提供所掌握的成本数据。
a)编制月度财务报表及中期计量支付证书,负责工程款所有财税事项,包括与业主、银行、税务所等部门联系接触。
b)负责工程款管理合同支付,劳资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控制。 c)建立往来台帐,安排流动资金,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9)综合事务部
主要负责做好后勤服务(如生活、住宿、伙食和交通等方面)工作;协调项目经理部内各部门的工作和人际关系,做好职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排解一般的问题。
a)负责现场的日常业务,接待各级来访人员,负责现场的水、电供应,生活设施及办公设施的正常运转。
b)搭建临时设施,负责后勤生活管理,驻地管理,负责与当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处理和协调与驻地周围居民的关系。
c)负责起草和打印项目经理部的有关文件,收发传真,记录电话、通知等,协助计划管理部对项目经理部内外文件的管理和收发,有关的施工资料文件的整理和归档,
d)负责参加项目的员工、监理工程师等的医疗卫生工作;伤、病人员的医疗治理,对重症伤、病人员及时送当地有关医院,并在需要时组织护理人员。 e)负责施工现场文明工地建设,宣传报道等工作。
3.2.2项目经理部规章制度
项目经理部要组织人员制定规章制度,主要制度如下: 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计划、统计与进度管理制度; 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项目材料、设备管理制度; 项目现场管理制度; 项目分配与奖励制度; 项目例会及施工日志制度; 项目分包及劳务管理制度; 项目组织协调制度; 项目信息管理制度;
第4章 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流程与技术措施
4.1 施工场地布置
根据本项目特点,拟在芦洲镇租用民房作为管理人员办公及生活用房,疏浚工程生产人员拟安排在工程船舶上住宿。
船上生活用水采用水船运输或就近获取均可,各工地之间交通较方便,交通拟采用交通车。
4.2 施工方法 4.2.1测量控制
1、平面与高程控制 (1)平面控制系统
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全部采用DGPS全球定位系统控制施工,其差分参考台可根据施工区域附近的台站进行控制使用。 (2)定位系统精度的检测及监控:
A.零基线检测:在DGPS差分参考台基准点上,安装参考台GPS接收天线及DGPS接收机GPS天线,DGPS接收机RS-232口与计算机相连,接收并采用XYPLOT软件记录信号24小时,与基准点的已知坐标进行比较,误差达1~3米的要求。
B.基线检测:在离差分参考台50~80km范围内的施工区中的已知点上安装DGPS接收天线,用XYPLOT软件记录定位信号24小时,与已知坐标进行比较,误差应符合1~3米的要求。
C.为保证DGPS系统工作正常,随时了解卫星状态及差分信号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 (3)高程控制系统
本工程深度基准面采用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施工前,按甲方提供的水准点,通过现场观测潮位变化数据后,设立满足施
工要求的验潮站,并建立潮位遥报系统,为挖泥船和测量船提供实时潮位。该系统设置资料报业主审批后执行。 2、挖泥船施工定位及挖深控制 (1)平面位置控制
采用DGPS进行导航定位。挖泥船均安装DGPS定位仪,并与装有《疏浚工程电子图形控制系统》软件的计算机联合使用。挖泥船上的DGPS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也接收安装在陆地平面控制点上的DGPS基准台的差分信号,从而测得准确的挖泥位置坐标,并通过计算机以图形的形式实时显示出挖泥船在设计疏浚区的相对位置。同时,还可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挖泥区不同标高的泥面。 (2)挖泥深度控制
通过挖泥船的挖深显示仪,可知道实时的相对挖泥深度。潮位变化通过安装在潮位观测站的自动摇报仪传送到挖泥船上,据此调整耙头的下放深度。 3、施工测量
为了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区定期检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在测量过程中,接受业主的现场监督。测量要求如下:
测图比例:按照业主、监理要求和相关规范执行。 技术要求:满足招标文件和《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施工前,对施工基线的测量控制点、水准点进行交接复核,依此测设施工基线和施工水准点。施工基线、施工水准点和定位标点的设置及其测量误差满足《港口工程技术规范》和《疏浚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4.2.2 疏浚工程
4.2.2.1 施工顺序
准备工作 测量放 线 挖 泥 自检 验收 扫 浅 竣工验收
对于部分距卸泥区较近的疏浚区域采取绞吸式挖泥船施工,直接吹填到坝田指定区域。
4.2.2.2 施工方法
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坐标和设计的航槽边线坐标,将各施工段按照小于300米分段,分别在岸上设立里程标,在水中设立轴导标。
导标
航槽边线 水流方向 挖泥船 导标
里程标 里程标
在施工时,通过锚缆移动船位,注意不要漏挖;通过两对轴线导标,控制挖泥范围。定期用全站仪复核导标和里程标位置,并注意保护标志安全、稳固。 1、开挖深度控制
在施工上下游各设立一把施工水尺,由专人负责用对讲机每10分钟报一次水位。施工时,根据水位变化及时控制深度。 2、施工方法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拟采用180m3/h链斗挖泥船和200 m3/小时绞吸式挖泥船进行疏浚。采用的施工工艺为:挖泥船疏浚开挖→泥驳运疏浚泥至坝田卸泥区抛卸或吹填。
距离卸泥区较近的区域采用绞吸船直接将疏浚泥吹至附近卸泥区,施工期可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其它可确保施工质量的施工船舶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