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二次学习质量检测科学试
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10分钟。 2.答题时,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写明校名、班名、姓名和考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以下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Mg:24 Al:27 Fe:56 Cu:64 S:32 O:16 Ag:108 Cl:35.5 N:14 K:39 Ca:40 Na:23 C:12 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碳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是所有化合物中最多的。已知碳元素与某非金属元素R可形成化合物CRX,且知在一个CRX分子中各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74,则R元素的核电荷数以及CRX分子中R原子的个数X的值分别是( ▲ ) A.17,4 B.35,4 C.16,2 D.26,3
2.市场上一种“即热即食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 A.浓硫酸与水 B.熟石灰与水 C.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 3. 人在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先进行皮试,这是因为( ▲ )
A.通过皮试使人体适应青霉素的毒性 B.通过皮试确定青霉素的注射量 C.预防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反应 D.以上三项都是 4.下列现象中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的是( ▲ )
A.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重新沸腾 B.往B管中轻轻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C.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 D.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
5.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图是( ▲ )
6. 某温度下,向一未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20g无水Na2CO3或加入50g Na2CO3?7H2O晶体,都恰好使溶液达到饱和,则Na2CO3在此温度时的溶解度约为( ▲ ) A.25g B.75g C.50g D.10g
第 1 页,共 10 页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 如图所示,木板可绕固定的水平轴O转动。木板从水平位置OA缓慢地转到OB位置,木板上的物块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在这一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增加了2J。用F1表示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用F2表示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①F1和F2对物块都不做功;②F1
对物块做功为2J,F2对物块不做功;③F1对物块不做功,F2 对物块做功为2J;④F1和F2对物块所做的总功为2J;⑤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2J,其中正确的是 ( ▲ ) A.①⑤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8. 小阳设计一个天然气泄漏检测电路,如图甲所示,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天然气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然气浓度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天然气浓度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C.天然气浓度增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D.天然气浓度减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9.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以
a、b、c、d表示。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 营养级 a b 1.59 × 106 c 8.81 ×104 d 8.71 ×107 能量(焦/平方米) 1.41×107 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所属营养级是( ▲ ) A.b B.a C.d D.c
10. 某灯泡直接连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两极两极上时,消耗的电功率为9瓦,现将它通过两根长导线连接到原来的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4瓦,则连接灯泡的两根导线损失的电功率为( ▲ )
A.5瓦 B.4瓦 C.3瓦 D.2瓦
11. A、B、C、D分别是AgNO3、HCl、BaCl2、Na2CO3四种无色溶液中的某一种,把他们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是如下表所示: 反应物 现象 A+B C+D A+D 白色沉淀 C+A 白色沉淀 D+B 无色气体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根据表中现象判断A、B、C、D依次是( ▲ ) A. HCl、BaCl2、 AgNO3、Na2CO3 B. AgNO3、HCl、Na2CO3、BaCl2 C. BaCl2、Na2CO3、AgNO3、HCl D. AgNO3、HCl、BaCl2、Na2CO3
12. 在配血实验中发现:甲的血液只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而乙的血液与A、B两种血清均不发生凝集反应。甲、乙的血型分别是( ▲ )
A.A型、B型 B.B型、O型 C.A型、O型 D.AB型、O型
13.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当乙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乙”表示)击中甲方的导电服时也有类似效果。下面能反映这种原理的电路是( ▲ )
第 2 页,共 10 页
14. 血红蛋白与氧能进行可逆性结合,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比随氧气压变化的曲线,简称氧离曲线。但不同的生物在含氧不同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性发生了变化。下图4种具有代表性的水生动物体的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后绘制的曲线,根据4条曲线所表示的特征,你认为哪种曲线代表的生物在被有机物污染过的水域中生存能力最强和最弱( ▲ ) A.a和b B.d和a C.a和d D.a和c 15. 胰岛素不足对糖类代谢的影响是( ▲ )
A、肝糖元合成加强,血糖浓度升高 B、肝糖元合成减弱,血糖浓度升高 C、肝糖元合成加强,血糖浓度降低 D、肝糖元合成减弱,血糖浓度降低
16. 如图所示,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A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现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针对这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B.电磁铁A端为S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C.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上升 D.电磁铁A端为N极,烧杯中水面下降
17. 斜面高度为h,长度为L,用一个平行于斜面的力把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拉力所做的功为W,则斜面和物体间的摩擦力为( ▲ )
W?GhW?GhW?GLW?GLLLhhA. B. C. D.
18.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的是( ▲ )
A.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B.恐龙灭绝的原因 C.曼彻斯特地区深色桦尺蠖增多的原因 D.孔雀开屏的原因
19.现有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 ) A.2g B.3g C.3.5g D.4.5g
20.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现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实心体放入装有水的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玻璃杯中水均未溢出且水面相平,则装水最多的杯子是:( ▲ )
A.放a物质的杯子 B.放b物质的杯子
C.放c物质的杯子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1. 如图所示,物体A在B的牵引下沿水平桌面向右运动,从物体
B触地开始到物体A刚好静止下来这段时间内,物体A受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 )
第 3 页,共 10 页
22. 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
A.10% B.25% C.30% D.35%
三、填空题(共35分)
23.请将下列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短文的空格中。
(A)抗体 (B) 白细胞 (C)B细胞 (D)T细胞 (E)记忆性T细胞 (F) 记忆性B细胞
夏天,打着赤脚在沙滩上散步。突然你停止前进,因为一个朝上的大头钉刺入脚中。虽然立刻将钉子拔掉,但隔天早晨刺伤的地方变得红、痛且肿。数天之后才复原。整个过程中,你的身体正与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奋战。因为当钉子刺入皮肤之后,钉子上的细菌随着侵入体内中,此时损伤的组织及细菌会引起血液的凝结成和炎症等一系列变化。 当钉子穿入皮肤之时,身体的防御系统也开始活动。从破裂毛细血管流出的血液在伤口处滞留、凝结。血液中的一些细胞开始行动起来,一方面杀菌,一方面产生一些特殊物质,来抵抗细菌的入侵。
此时, ▲ 就像警犬循着足迹一般,向受伤的部位移动,将受损的细胞与细菌一视同仁地吞入。数天后,特异性免疫反应开始,于是 ▲ 的产物也加入对抗细菌的行列。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遭遇此类细菌,初次免疫反应被激发,但需要五或六天的时间它才能产生足够的 ▲ 来控制细菌侵袭。若你曾经击退过同样的细菌,体内会带着战斗的痕迹,也就是已经有特殊的免疫细胞: ▲ ,当此种细菌再次出现时,它将会遭遇早已布置好的免疫陷阱。
24.向铜、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若滤出的不溶物中含有铁,则滤出的不溶物中必定还含有 ▲ ,可能还含有 ▲ ;滤液中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 ,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 。(填入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25.2010年7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南海成功下潜3759m,并通过机械手在海底插上中国国旗,如图所示,这标志我国已成为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潜入水下经过一段时间调试后匀速下潜,在匀速下潜过程中,它的动能 ▲ ,受到的浮力 ▲ 。在插旗过程中,国旗相对于海底是 ▲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蛟龙号”能到达设计的深潜目标7000m处,它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 Pa。(g取10N/kg,ρ海水=1.03×103kg/m3) 26.以下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b、c表示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该过程是通过 ▲ 完成的。
第 4 页,共 10 页
(2)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4条途径中,属于排泄的是 ▲ 。
(3)某人患肩周炎,对其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到达病灶共经过A腔 ▲ 次。 (4)血管②与血管①相比,②中的血液内含量明显降低的物质有 ▲ 、 ▲ 、 ▲ 。
(5)在C腔从开始舒张到舒张结束的这一时间段内,D腔的状态是 ▲ 。
27.某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汽车,当它在水平路面上以v =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驱动电机的输入电压U=300 V,电流I=50 A.在此行驶状态下,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是 ▲ W;若驱动电机能够将输入功率的90%转化为用于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则汽车所受阻力为 ▲ N。
--
28. 若某溶液中仅含Na+、Mg2+、SO42和Cl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为Na+︰Mg2+︰ --
Cl=4︰5︰8,则Na+︰SO42的个数比为 ▲ 。
29.框图中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最常见的金属,G是红棕色粉末,E、F、I为无色气体,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⑴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 ▲ , ④ ▲ , ⑵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 ▲ 。
⑶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③ 发生,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 (写一条)。
⑷利用反应⑤可鉴别 ▲ 和钾肥。
四、实验、简答题(共33分)
30.实验中学同学开展复分解反应研究性学习,设计了如下研究性学习思路: 【练习质疑】下列各组物质间均能反应,写出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 ②碳酸钠溶液与硫酸
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 。 ④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 。
【研究讨论】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这些反应物中含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如①中有H+和OH- ,②中有H+和CO32-,③中有 ▲ ,④中有 ▲ 。
【构建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网络形式。在网络中,用短线相连的这些阴、阳离子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现有Ca2+、SO42-、NH4+,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 )”中,使其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网络。 ( ▲ ) ( ▲ ) Ba2+ ( ▲ ) H+ OH- CO32-
Cu2+
【拓展运用】通过形成的网络,可以判断化合物间能否共存,进行物质的鉴别,用于物质的除杂等。如硫酸钠溶液混有硫酸铵,可以加入 ▲ (填写化学式)除去硫酸铵。
31.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片大小相同的滤纸小圆片,编为l~5号。将其分别在五种不同成分的溶液(各溶液成分如左下表)中浸泡后取出,按如图甲所示放置在盛有淀粉琼脂薄片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子。
第 5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