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填报说明及讲解(2)

2025-08-15

及表内表间审核公式。 一、报表格式 1.调整行政人员编制分类指标,分机构人为“机关人员”和“工勤人员”两类。 员情况表 2.增设“其他人员”指标。 二、编制说明及审核公式 3.根据报表格式相应调整编制说明及表内表间审核公式。 “三公”经费公共预算报表格式 1.从原补充资料表调整至此反映。 2.强调“三公”经费相关实物量指标根据决算报表体系调整及“三完善人员信息统计,准确完整反映单位在职人数,与编制管理保持衔接。 财政拨应与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相匹配。 公”经费公开要求修订。 款支出3.增加公务接待相关实物量统计指情况表 标。 中央单位驻外将原补充资料表中驻外机构有关指根据财政财务管理需要整合精简报表。 机构情标整合在本表反映。 况表 财决附删除事业单位基金增减变动情况01、按照简便适用的原则,精简表、学生学员统计表、非税收入征缴部门统计指标,取消重复反映06、07情况表(自动生成的汇总表)。 表(原) 的指标。 补充资料表全部取消。 住房公积金业务收支情况表、中央补充资单位驻外机构人员基本数字表、中央料表单位驻外机构基本情况表和“三公”经(原) 费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表调整至附表部分。 二、关于增加部门决算填报说明附表录入功能

为了提高决算填报效率,简化数据录入,今年在部门决算编审软件中新增填报说明附表录入功能,将有关收支表年初结转和结余调整、资产负债简表期初数调整、主要指标上下年变动、其他收入明细情况及行政经费支出统计数在此随决算数据录入。

三、关于整合部门决算评价指标与分析表

为了切实加强部门决算数据的分析利用,减轻基层单位工作量,将评价指标与分析表整合为部门决算分析评价表,用于决算数据分析利用及评价工作。整合后,分析评价表共9张,比上年分析表和评价指标表合计数减少22张。同时,设计了部门和单位使用的部门决算评价指标量化评价方案。

返回

算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反映。 部门统计指标和报表,强化决按照简便适用的原则,精简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

一、编报范围 二、填报口径

三、录入级次 四、填报要求 五、封面填报方法

六、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财决01表)

七、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财决01-1表) 八、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2表) 九、收入决算表(财决03表) 十、支出决算表(财决04表)

十一、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表)

十二、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1表) 十三、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2表) 十四、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表)

十五、行政事业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1表) 十六、基本建设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2表) 十七、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7表) 十八、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表)

十九、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1表) 二十、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2表) 二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9表) 二十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10表)

二十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10-1表) 二十四、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10-2表) 二十五、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11表) 二十六、资产负债简表(财决12表) 二十七、资产情况表(财决附01表)

二十八、国有资产收益情况表(财决附02表) 二十九、基本数字表(财决附03表) 三十、机构人员情况表(财决附04表)

三十一、非税收入征缴情况表(财决附05表) 三十二、“三公”经费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表(财决附06表) 三十三、中央单位驻外机构情况表(财决附07表)

三十四、中央单位驻外机构人员基本数字表(财决附07-1表) 三十五、住房公积金业务收支情况表(财决附08表)

一、编报范围

(一)单位范围:本套决算编报范围包括列入2014年度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企业集团;未实行部门预算的地区,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范围编报本套决算。具体包括:各级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企业和企业集团。未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的单位,

不需向财政部门报送部门决算报表。

解放军、武警部队决算不纳入本套决算编报范围,其决算布置文件另行下发。 (二)资金范围:本套决算编报内容包括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情况,编报口径与单位预算衔接一致。财政部门拨付未纳入部门预算编报范围单位的资金,不需编报本套决算。

返回

二、填报口径

(一)本套决算收支报表均不包括偿还性资金。

(二)本套决算中“基本建设类资金”指单位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管理的资金,根据单位基建账并入会计“大账”后相关数据填报(未实行基建并账的单位,参照有关会计制度并账要求填报)。其中:财决05至05-2表、财决08至08-2表中“基本建设支出”和财决06-2表中“基本建设支出拨款”指由本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所发生的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支,不包括政府性基金、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及各类拼盘自筹资金等。

(三)本套决算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填报口径应符合《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0〕7号)的规定。地方单位按照各省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填报,并予以说明。

(四)本套决算中“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是指按照《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09〕79号)和《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0〕88号)及其他有关文件规定,在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核拨给单位的教育收费等资金。

(五)纳入本套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参照“会计科目与部门决算报表对应关系表”设定的口径填报本套决算。

(六)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彩票机构会计制度》的单位,2014年新旧会计制度转换后,财决02、07、09、12表等相关报表年初数按新制度口径填报。

返回

三、录入级次

(一)纳入本套决算编报范围、独立编报预算的单位,都应作为独立核算机构逐户编制和录入本套决算。

(二)县级以下(含县级)不具备分户录入条件的预算单位,可以汇总录入本套报表。县级预算单位原则上应分户录入到二级预算单位。乡镇级预算单位原则上应分户录入到一级预算单位,也可按乡镇汇总录入,两种录入方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统一规定。

(三)预算单位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单位预算级次,逐级汇总建立决算数据的树形结构。树形结构应规范、清晰。地方财政部门应按行政区划建立汇总节点。

返回

四、填报要求

(一)一级预算单位应对部门本级、所属单位和本级代编决算报表进行审核、汇总,并对有关收入支出重复汇总数进行剔除。其中,“上级补助收入”科目应与“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进行对冲,“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应与“上缴上级支出”科目进行对冲。

(二)一级预算单位拨给企业和其他不属于本套报表编报范围单位的财政拨款,可由拨款单位根据用款单位经费使用情况代编决算,填报有关经费表。代编


202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填报说明及讲解(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扬州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2024试行)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