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入门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光子说
B. 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 C. 由生成 D. 由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 【答案】B
【解析】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光子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能量为hγ,故A错误;康普顿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λ比入射波的波长λ0略大,说明光除了具有能量还具有动量。故B正确。方程
是人工核反应方程,不能自然发生,故C错误;用光子照射静止的氘核时,由于光子有一定的动量,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后,质子与中子都有一定的动量,所以它们的总动能大于0,所以若氘核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则需要的光子的能量一定大于2.2MeV,故D错误;故选B。
2.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后,进入预定的圆轨道运行,经过变轨后升到“天宫二号”所在的圆轨道运行。变轨前和变轨完成后“天舟一号”做圆周运动的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动能分别为
、
,则
等于
可知,用能量等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将分解为可知,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存放一定比例的氦气和N2,几天后将有O2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
,可得:
飞船的动能为:,得:,故选项C正确。
点睛: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得到飞船的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求得动能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再求动能之比。
3. 水平面内有一等边三角形ABC ,O点为三角形的几何中心,D点为O点正上方一点,O点到A、B、C、D四点的距离均为L。现将三个电荷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C处,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则D点的场强大小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几何关系,CD=BD=AD=
,
,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
,D点的场强大
的公式,三个电荷量均为Q的正点电荷在D点的场强大小
小等于三个点电荷分别在D点产生场强的和场强错误,D正确。 故选:D。
,故ABC
4. 一段圆环固定在竖直面内,O为圆心,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上的P、Q点,P、Q两点等高,一物体通过光滑的轻质挂钩挂在轻绳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轻绳的Q端位置不变,使P端在圆环上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PO水平。此过程中轻绳的张力
A. 一直减小 B. 一直增大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
【解析】因两边绳子上的张力总是相等的,则重力的方向应在两绳夹角的平分线上,设每根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2Tcosθ=mg,则若保持轻绳的Q端位置不变,使P端在圆环上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至PO水平,则θ角变大,T一直变大,故选B.
5. 甲、乙两质点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甲、乙在0~t0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0时间内,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 B. 0~t0时间内,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C. 在t0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D. 在t0时刻,甲和乙之间的间距最大 【答案】D
【解析】0~t0时间内,甲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乙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选项A错误;两物体的初速度相同,由图像可知,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则在t0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但是由于甲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乙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则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可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选项BC错误;在t0时刻,甲和乙速度相同,则甲乙之间的间距最大,选项D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关键是先搞清a-t图像的物理意义,知道图像的“面积”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可借助于v-t图像进行分析.
6.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一个人手握大锤站在车上。开始时人、锤和车均静止。此人将锤抡起至最高点,此时大锤在头顶的正上方,然后,人用力使锤落下敲打车的左端,如此周而复始,使大锤连续地敲打车的左端,最后,人和锤都恢复至初始状态并停
止敲打。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锤从最高点落下至刚接触车的过程中,车的动量方向先水平向右,后水平向左
B. 锤从刚接触车的左端至锤的速度减小至零的过程中,车具有水平向左的动量,车的动量减小至零
C. 锤从刚离开车的左端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车具有水平向右的动量,车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D. 在任一时刻,人、锤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答案】AB
【解析】人和锤、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总动量为零,锤从最高点下落至刚接触车的过程中,锤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方向由向左变为向右,则车的动量先水平向右后水平向左,故A正确。锤从刚接触车的左端至锤的速度减小至零的过程中,锤的动量由向右变为零,根据动量守恒知,车的动量由向左变为零,故B正确。锤从刚离开车的左端至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锤的动量方向先向左再向右,则车的动量先向右再向左,故C错误。人、锤和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故D错误。故选AB。
7. 如图所示,整个空间有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绝缘木板(足够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带正电的滑块静止在木板上,滑块和木板之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处处相同。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映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最终木板和滑块一定相对静止 B. 若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最终滑块和木板间一定没有弹力 C. 若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最终滑块和木板间一定没有摩擦力 D. 若对木板始终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最终滑块做匀速运动 【答案】BCD
【解析】若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则开始时滑块将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而向右加速,随速度的增加,滑块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逐渐变大,当满足qvB=mg时,滑块离开木板,此时滑块和木板间没有弹力,也没有摩擦力,此后滑块将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而此时木板的速度不一定减到v,则木板和滑块不一定相对静止,选项A错误,BC正确;若对木板始终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则开始时木板和滑块将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满足qvB=mg时,滑轮离开木板,最终滑块做匀速运动,选项D正确;故选BCD.
8. a、b、c是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b两球套在水平放置的光滑细杆上,c球分別用长度为的细线与a、b两球连接。起初a、b两球固定在细杆上相距2L处,重力加速度为g,若同时释放a、b两球,则
A. 在a、b碰撞前的任一时刻,b相对c的速度方向与b、c的连线垂直 B. 在a、b碰撞前的运动过程中,c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C. 在a、b碰撞前的瞬间,b的速度为D. 在a、b碰撞前的瞬间,b的速度为【答案】AC
【解析】碰撞前c的速度竖直向下,b的速度水平向左,故b相对c向左运动的同时向上运动,合速度方向与bc垂直,A正确;两绳子的拉力一直做负功,c的机械能一直减小,转化为a和b的动能,B错误;三者组成的系统满足机械能守恒,故正确D错误.
三、非选择题:
9.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小球运动途中经过的A、B、C、D、E、F、G点的位置,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均为=0.05s。取A点为坐标原点,以+x方向表示水平初速度方向、+y方向表示竖直向下方向,实验记录如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标号n ,解得
,C
A 0 0 B 0.05 0.024 C 0.10 0.051 D 0.15 0.073 E 0.20 0.098 F 0.25 0.126 G 0.30 0.150 t(s) 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