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毕业论文(3)

2025-07-26

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系统中存在参数摄动,外部干扰等不确定因素。这些给精确控制系统提高了难度。总体上系统温度控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反应升温温度控制和反应保温控制。

1.保证反应器升温速度恒定:保证温度以0.1-0.2℃s的速率上升,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主反应的进行,保证升温速度平稳避免超压问题。

2.保证反应器保温温度恒定:缩合反应阶段后保温阶段要使反应釜温度始终保持在120℃左右5-10分钟(实际为2-3小时),以使反应尽可能充分地进行,达到尽可能高的主产物产率。

升温阶段,温度要求以某一速度上升,是一个变量。而保温阶段,要求温度保持在某一数值上,且波动不大,可作为定值控制。传统的PID控制算法理论成熟,应用广泛,但其控制精度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有自身的限制。串级控制对扰动较多、变值控制、非线性系统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2.3 控制方案设计

本设计将设计三种控制方案:PID分程控制方案、串级控制方案和串级PID分程复合控制方案。本系统对反应釜内温度的稳定性就有较高的要求。为了使反应釜内的温度能够稳定在要求的控制范围内,我们采用串级PID分程控制方案来对反应温度进行控制。

其中,串级控制升温过程效果良好,PID控制方案保温定值效果良好,分程控制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同时处理加热与冷却的问题。复合控制方案综合了前两种控制方案的优点,又很好的避免了各自的缺点。主变量是生产工艺的主要控制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因此对于本连续反应系统,可以选择反应釜内的温度为主变量,选择夹套温度为副变量。串级控制系

统的目的是为了高精度地稳定主变量。当输入是定值时,主变量控制不允许有余差,所以,控制器通常选用比例积分控制规律;本控制对象为温度对象,具有滞后性,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实现主变量的无差控制。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稳定副变量并不是目的。因此,在控制过程中,对副变量的给定值允许有波动。副控制器采用比例控制规律,为了能够快速跟踪,最好不带积分作用,因为积分作用会使跟踪变得缓慢;副控制器的微分作用也是不需要的,因为当副控制器有微分作用时,一旦主控制器输出稍有变化,就容易引起控制阀大幅度地变化,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基于串级控制理论,结合本系统的特点,副回路采用比例(K)控制器,主回路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由主、副控制器组成的温度—温度串级控制原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温度-温度串级控制原理图

2.4 PID分程控制方案

2.4.1 PID控制原理

PID是一种经典的控制算法,实现起来容易,成熟。 1.比例(P)控制

温度

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 2.积分(I)控制

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系统。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因此,比例+积分(PI)控制器,可以使系统在进入稳态后无稳态误差。 3.微分(D)控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按偏差的比例、积分、微分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成为PID控制器。模拟PID控制器的原理框图如图2-3所示:

图2-3 模拟PID控制器的原理框图 PID控制解决了自动控制原理索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即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调节PID的参数,可以实现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

兼顾系统的带载能力和抗扰能力,同时由于在PID控制器中引入了积分项,系统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就为零。

用公式2-1,完成的模拟PID控制器的控制表达式为:

1 u?t??kp[e?t??Ti?t0e???d??Tdde?t?] (式dt2-1)

式中,e(t)为系统偏差,;为比例系数;为积分时间常数; 为微分时间常数。

式(2-1)也可以写成:

u?t??kpe?t??ki?e???d??kd0tde?t?

dt(式2-2)

式中,为比例系数;为积分系数,;为微分系数,; 简单说来,PID控制器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

1.比例环节 及时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e(t),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调节作用,以减少误差。

2.积分环节 主要用于消除静差提高系统的无差度。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3.微分环节 能够反应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即偏差信号的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小调节时间。 2.4.2 数字PID控制算法

在过程控制中,PID控制器(PID调节器)一直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自动控制器。采用计算机作为系统的控制器后,使得PID控制实现起来变得

更为简便。但是计算机控制是一种离散的采样控制,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所使用的是数字PID控制器,而式(2-1)和式(2-2)均为模拟PID控制器的控制表达式。通过将模拟PID表达式的积分、微分运算用数值计算方法来逼近,便可实现数字PID控制。是要采样周期足够小,这种逼近也就可以相当精确。

用公式2-3,将微分项和积分项分别写成差分方程为:

(式2-3)

(式2-4)

式中,T为采样周期;k为采样序号,k=0,1,2,?; e(k-1)、e(k)为第(k-1)和第k次采样所得的偏差信号。 将式(2-3)和式(2-4)代入式(2-1),可得数字PID算式:

?Tu?k??Kp?e?k??Ti??e?j??j?0k?Td?e?k??e?k?1??? (式2-5) T?式中,u(k)为第k时刻的控制输出。 ⒈位置型PID算式

任何瞬间的控制器输出u(t)都对应于执行机构的位置。由式(2-5)可知,数字PID控制器的输出u(k)也和阀位对应,故称式(2-5)为位置型PID算式。

⒉增量型PID算式

计算机实现位置型算式不够方便,因为要累积偏差e(j),不仅要占用较多的存储单元,而且不便于编程序。

由式(2-5)可以写出第(k-1)时刻的控制量u(k-1)即:


(强烈推荐)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毕业论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第九组 工业污水处理的plc控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