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读提示。
1)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2)指名读提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 ①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②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③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读自悟。 1)自读
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课文注音、字典读准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长句和一下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 2、集体交流
1)词:槐乡 槐树 槐米 花苞
背着水葫芦 带着干粮 塞着槐米 耷拉 磨好 一簇簇槐米
随风飘动 惹人注意 缕缕炊烟 满载而归 月落柳梢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建议,引导学生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结合起来说。(槐乡孩子在八月里的一天上山采摘槐米。)[板书:采摘槐米)
3)哪些语段向我们介绍了槐乡孩子一天的生活?(第三、四自然段) 具体写槐乡孩子采摘槐米经过的又是哪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三、品读语段
一)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捕捉信息,了解“槐花”
◆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飘动。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1)槐树开花季节、槐花大小、槐花清香、槐花的用处等) 2)结合图片补充槐树、槐花的相关资料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蕾可以制作黄色染料。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药。 3)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你还能举哪些动物来说明天很热?鱼儿热得直往深水里游、猪热得直在泥塘里打滚、大象热得直往自己身上泼水、小猫热得直往树荫下躲??)
2、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集体聚焦——快乐劳动场面
(1)早起出发(1—3句)
◆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
读读,感受到什么?(勤劳、懂事、团结合作等) (2)合作采摘(4—6句)
1)用波浪线划出具体描写采摘槐米的句子 2)圈出动词,抓动词和比喻句体会劳动的快乐
女孩子的动作很快,因为运作快,所以头上的两条辫子有节奏地一上一下;心情很好,像自由的蜻蜓一样快乐
3)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男女生分句合作读,师生分句合作读,引读等)
朗读句子,积累语言 (3)满载而归(第7句)
在学生谈感受的过程中,随机小结:劳动的时间很长,但劳动的成果可喜,孩子们心情快乐。
课文内容拓展:槐乡孩子的篮子里满载着 ,满载着 ,满载着 。(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槐米、劳动的成果、丰收的喜悦、愉快的心情、劳动的喜悦??
你知道孩子们采摘槐米是干什么用的?引导读书中的句子,感受孩子们的懂事。
3、以段带段,回环朗读
师:孩子们,八月,天多热。槐乡的孩子们早起出发,来到山上合作采摘槐米,每当炊烟四起满载而归。当月落柳梢时,劳累了一天他们才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他们的小床下放着磨好的长钩刀、篮子。第二天,假若是晴天,天气依然炎热。鸡热得——狗热得——蝉热得——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男孩——女孩——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又是——月落柳梢——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
每年的八月,每年八月里的晴天,槐乡的孩子都是忙碌的,但也是快乐的,因为勤劳的他们不想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他们
有劳动相伴,有快乐相随,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槐树,难怪课文一开头就说——生读第一自然段
四、回顾全文,赏读品味,总结提升。
1、划出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下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原因,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可积累背诵):
1)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2)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飘动。
3)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4)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2、用一句话抒发学完本文后的感受。(生畅谈)
3、小结:快乐不仅仅来自于休闲,来自于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无从享受。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识了一群怎样的槐乡的孩子? (1)勤劳懂事,知道为父母分担。(2)他们吃苦耐劳。 (3)以苦为乐。
4.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热爱劳动吧,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