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复习卷之二(附答案)2024-11

2025-09-22

南财普通逻辑学总复习二

一、填空题

3、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定义,是指 一事物情况存在是另事物情况存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断定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假,依据两个规则,一是 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二是 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推理式有两个:一是 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二是 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 二、选择题

2、依据《刘禹锡·陋室铭》,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命题:无丝竹之乱耳 回答:周延的项是: 丝竹、乱耳 ;不周延的项是: 无不周延项 (2)命题:斯是陋室 回答:周延的项是: 斯 ;不周延的项是: 陋室 (3)句子“何陋之有?”表达命题吗?回答: 是命题 (4)句子“无案牍之劳形。”是何命题?回答: 是否定命题

(5)选出一个简单命题 回答:草色入廉青 (6)选出一个否定命题,回答:山不在高

(7)选出一个假言命题 回答:有龙则灵 (8)选出一个联言命题,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我是人,我是从动物进化来的。 错误所在 答案:错误:本三段论里,共有四个概念,本三段论不能成立: 概念1,大前提里中项:人,集合概念;

概念2,小前提里中项:人,普遍概念,非集合概念, 概念3,小项:我;

概念4,大项:动物进化来的 词语:人可以表达两个不同的概念

7、凡实事求是的人都是唯物主义者,凡坚持物质第一性的都是唯物主义者,所以,坚持物质

第一性的不是实事求是的人。错误所在1:中项,唯物主义者未周延一次;2、错误所在2:大项前提中周延,结论中不周延 修正:1:凡唯物主义者都是坚持物质第一性的2:(有些)坚持物质第一性的是实事求是的人。

8、小说是文学作品,小说是教育工具,所以,教育工具是文学作品

错误所在 小项,教育工具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却周延 修正:有些教育工具不是近视

的 正确的欧拉图 略 六、论述题 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根据下列的材料,分析“乙”输钱的原因

甲:我能够用牙齿咬自己的左眼,你信不信。我们赌100元。 乙:[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于是欣然同意,遂把100元放于桌上。 甲:将自己左眼窝中的玻璃假眼挖出来,放进嘴里咬了一下。 甲:你输了100元。我们再赌一次,我还能用牙齿咬自己的右眼。

乙:认为:甲总不会两只眼都是假的,因为甲平时完全能自己看东西,不像瞎子]于是,又拿出100元放在桌子上。甲:取下假牙咬自己的右眼。乙又输了100元。

乙的错误在于: 乙的失误在于,忽略了牙的外延应包括:真牙和假牙,只认定了真牙; 忽略了眼的外延应包括:真眼和假眼,只认定了真眼 七、综合题

1、读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回答问题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回答问题1

(1)指出文章里的一个全称肯定命题。 答案: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2)指出文章里的一个单称否定命题。 答案:(孟尝君)岂足以言得士? (3)“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是命题吗? 答案:是 (4)“士以故归之”里,周延的项。 答案:士

(5)“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不周延的项?答案:至 (6)“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里。量项是? 答案:全称

(7)依据逻辑方阵,设:“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为真,它的SOP命题?答案:世或称孟尝君不能得士 (8)依据逻辑方阵,设:“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为真,它的SIP命题?答案:世或称孟尝君能得士 (9)依据逻辑方阵,设:“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为假,那么SIP命题是真,是假?答案:可能真 (10)依据逻辑方阵,设:“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为假,那么SEP命题是真,是假?答案:可能假 回答问题2

1、“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哉?”一句,和“世皆称孟尝君能得

士”一句里各有一个词:“士”。你认为这两句里的“士”,是同一概念么?如果认为是同一概念,那么,你的理由是:非同一概念如果认为这两句里的“士” 表达的不是同一概念,那么,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这两句里的“士” 表达的不是同一概念。“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里的士,是指可以做鸡鸣狗盗的事情的“士”;而王安石所谓“士”,是指能够使齐国南面称王,并且制约虎狼一样秦国,而不是使齐国受制于秦的高士。

2、“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一句,表达的是什么类型的命题?大前提是什么,小前提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答案:命题类型: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大前提:(如果)擅齐之强,得一士焉, 小前提:并非 南面而制秦

(那么)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结 论 : 非A 真:齐国不强大,且无一(南面而制秦之)士

A 假: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回答问题3

本文是一篇驳论,有两个互相矛盾对立的论点: 一是:设“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为A 二是:作者王安石的观点:非A

请说明王安石选择了怎样的推理方法来反驳论点A 的 ?

答案:作者运用间接反驳的论证方法。首先设“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为A论点,然后,设立非A论点:并非“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进而,运用不矛盾律规则,以事实证明“孟尝君能得士”命题为假,孟尝君从未得到一个“南面而制秦”的真正的士,最后确立非A“并非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为真,达到反驳目的

2、分析下列法庭公诉方律师和证人的对话,回答问题 公诉方律师和证人的对话如下:

律师:请问被告证人,这枚白金钻戒确实是你个人的吗 证人:是啊。

律师:它价值两万美金,这么贵重的物品,你购买时一定会精心挑选、反复确认。 证人:当然啦。我是看了老半天,才下决心给它买下。

律 师:那么你一定记得,在这个戒指的背面,可有代表南非产地的字母NF呢还是JF ?

证 人:NF呢,还是JF?对不起,我没那么好的记忆,法官大人,反正这背后有一串英文字母,我记不得了。

律 师:你是说它有一串的英文字母,你记不清楚了。 证 人:是啊

律师:那好,我现在可以确认,这枚戒指并不是你的,你在撒谎,因为它的产地并不是南非。请合议庭审查,这枚戒指上根本没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

回答问题1:法庭对话双方:一是公诉方律师 试图证明什么 ?回答这枚白金钻戒不是被告方证人 ;二是 证人 试图证明什么 ?回答这枚白金钻戒是被告方证人

回答问题2:实际上,这个白金钻戒的背面,并没有任何英文字母,而公诉方律师却提问:“?那么你一定记得这个戒指背面,可有代表南非产地字母NF呢,还是JF?”这句话实际上是一个复杂问句,隐含了什么内容 隐含了预设命题 对此,证人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都遗漏了真实的选项——其实戒指的背面有其他字母,也就等于承认了预设问语:戒指背面存在英文字母。 这样,便中了律师的圈套。依据排中律规则,NF,JF和其他字母之间:NF和JF是 上反对 关系,不可以同真 可以 同假 ,NF和其他字母之间是矛盾 关系,不可以 同真,同假 可以 必有一真 ,JF和其他字母之间是矛盾 关系,不可以 同真、同假 可以 必有一真 因此证人的正确回答应该是记忆不清楚了 ,这样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律师的 隐含的预设命题的 提问,避开了律师的圈套。 3)依据下面这段话,可以整理出如下三段论式

律师:那好,我现在可以确认,这枚戒指并不是你的,你在撒谎,因为它的产地并不是南非。请合议庭审查,这枚戒指上根本没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 三段论式1

大前提 只有这枚戒指上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那么这枚戒指才属于证人的 小前提 这枚戒指上没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 结 论 这枚戒指不属于证人

三段论式2

大前提 只有这枚戒指上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那么这枚戒指才属于证人的 小前提 这枚戒指上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 结 论 这枚戒指属于证人

三段论式3

大前提 只有这枚戒指上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那么这枚戒指才属于证人的 小前提 这枚戒指属于证人

结 论 这枚戒指上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 三段论式4

大前提 只有这枚戒指上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那么这枚戒指才属于证人的 小前提 这枚戒指不属于证人

结 论 这枚戒指上没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

回答问题1:以上三段论的正确形式是 三段论式1结论 这枚戒指不属于证人 ,符合什么规则 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没有前件,必然没有后件

回答问题2:以上三段论的不正确形式是 三段论式2 结论 这枚戒指属于证人,不符合什么规则 不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肯定前件不能,必然肯定后件

回答问题3:以上三段论的不正确形式是 ,不符合什么规则

回答问题4:以上三段论的不正确形式是三段论式4结论 这枚戒指上没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 ,不符合什么规则 不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否定后件不能,不能必然否定前件

三段论式3结论 这枚戒指上有代表产地南非的任何字母 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规则:肯定后件必然肯定前件 3、阅读《韩非子·难一》,回答问题: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回答问题1:韩非子结论是 ,符合 的逻辑规律。

回答问题2:韩非子得到上面的结论之前,在矛与盾的关系方面,还有一个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是 , , , ,如此,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 关系,这就需要用 规律来看待,首先要排除两可 关系和两不可 关系,剩下的是矛盾关系两个选项,即 和 ,这两者之间关系是 关系,规则是 。

答案:或者矛利,或者不矛利 或者盾坚,或者盾不坚 上反对关系 排中律

两可:矛利与盾坚 两不可:矛不利与盾不坚 矛利与盾不坚 矛不利与盾坚 矛盾 不矛盾律 回答问题3:将《韩非子·难一》整理出符合规则的推理形式如下 推理形式1

大前提 或者矛不利,盾坚,或者矛利,盾不坚 小前提 并非矛不利,盾坚 结 论 矛利,盾不坚 推理形式2

大前提 或者矛不利,盾坚,或者矛利,盾不坚


普通逻辑学复习卷之二(附答案)2024-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吃鲜玉米的好处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