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疾病病因研究的过程与步骤。 41. 简述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的特点。 42. 简述建立病因假设的基本法则。
43.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异同点。 44. 选择偏倚的种类及其防止。
45. RR与AR(RD)流行病学意义的异同点。 六、课题设计 1.乙型病毒性肝炎被认为是肝癌的发病原因,请你拟订一份流行病学研究计划以证实这一假设。 2.某研究机构为考核甲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拟在人群中进行一次现场实验研究,请你制定一个研究方案。 3.用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高血压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目前已有多项报道,结果一致,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联系强度较大(OR在2.5~8),现拟进行一次队列研究,以进一步阐明其病因学关系,请你作出一份完整的调查研究设计。
4.据某地观察吸烟与冠心病发生有关,为探讨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拟进行一次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请您设计一研究方案,并拟定出资料分析提纲和说明其目的意义。查阅文献:吸烟与冠心病联系强度OR=2,发现吸烟者大多数人饮酒,饮酒又与冠心病有联系。该地一般人群中吸烟率为40%。 n??z?2pq?z?p0q0?p1q12?2?p1?p0?
p1??OR?p0?/?1?p0?OR?p0?
α=0.05时,Z=1.96;α=0.01时,Z=2.576(双侧)
β=0.1时,Z=1.282 5.1972年7月下旬,上海市郊县广大地区突然发生大量皮炎病例,形成爆发流行,各县流行情况轻重不等,市区内同时有散发病例。病例总数尚难完全统计,受害者当以十万计,流行过程约为三个月。像这样大规模的皮炎流行,在医学史是未曾见过的。
这个病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在身体的一定部位,主要是两臂、胸背、腹、大腿出现皮疹,以丘疹为主,患者奇痒难忍,一般历时数日可自愈,但也有延长十余日者。
七月初,开始有散发病例,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出现流行高峰,以后病例稀少,但至九月下旬又出现一个流行余波,皮炎使患者极度不适,影响工作和休息。患者绝大多数是工人和农民。外来的商船,进入吴凇口的次日,即有海员患上述疾病。卫生部门对此病非常关心 ,抽调医学科研人员组成“皮炎调查小组”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分析,临床观察和试验,以及研究防制对策。
52
对这样一次皮炎爆发流行,假如让你参加调查,你应该怎样来进行调查呢? 6.某市拟在社区人群中进行脑卒中的干预实验,拟随机选两个居委会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该市无脑卒中登记报告制度,也无监测资料,既往抽样调查,脑卒中患病率为5%,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市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饮酒和吸烟等。 现需制定实施方案,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干预之前进行脑卒中基线研究(Base-line study)有无?比呀主要目的是什么?
2)研究对象重点应是哪个年龄段?
3)所选居委会应有多少人口,应具备那些条件?
4)整个研究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有何不同? 5)怎样分期考评干预措施的效果?
7.风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孕妇感染可引发小儿先天畸形。某研究机构为了解风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拟在人群中进行一次现场实验研究,请你制定一个研究方案。
1). 查阅文献了解到一般人群风疹感染率为40%,接种风疹疫苗人群感染率约10%;
2)公式
3) 单侧检验时Zα或Zβ值相同: Z0.05=1.64, Z0.10=1.28
双侧检验Zα:Z0.05=1.96, Z0.10=1.64
双侧检验时Zβ值与单侧检验的Zβ值相同。
8.用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高血压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目前已有多项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联系强度较大。现拟进行一次队列研究,以进一步阐明其病因学关系,请你拟出一份调查研究设计方案。
七、选择题 (下列每题各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回答时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把试卷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以示正确回答) 1. 某病在家庭中的分布符合二项分布,说明:
A.该病有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中去寻找。
B.该病无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以外的环境因素中去寻找。 C.该病有家庭聚集性,是一传染病。 D.该病无家庭聚集性,是一非传染病。 2. 关于病因判断的标准,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A.关联的可重复性是特指不同的实验性研究结果的一致性。 B.终止效应是指暴露因素减少或去除可引起疾病发生率的下降。 C.关联存在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
D.关联的强度越大,成为病因的可能性就越大。 3. 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53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 100% B.接触者中患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 100%
C.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 100% D.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 100%
2
4. 若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时,由四格表资料算得χ=6.97,P〈 0.01, 说明:
A.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B.因素与疾病有关联,因素为危险因素
C.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进一步分析联系强度 D.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计算95%可信区间 5. 某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
胆固醇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高胆固醇 对照组 病例组 有 66 50 无 192 208
OR应按下式计算:
A.208×66 / 192×50 B. 50×192 / 66×208
C.208 / 66 D.208/(192+208)/ 50/(50+66) 6. 发病密度适用于:
A.横断面调查人群 B.队列研究人群 C.普查人群 D.筛查人群 7. 流行病学实验分为:
A.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两类 B. 治疗试验, 干预试验, 预防试验三类 C.临床试验和预防试验两类 D.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类 8. 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
A.前者在实验室后者在现场 B.前者是干预实验后者是社区实验 C.后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 D.前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 9. 盲法应用是为了避免
A. 信息偏性 B. 不依从偏性 C. 选择偏性 D. 无应答偏性
10. 扩大免疫计划规定对儿童进行哪四种疫苗的接种
A.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 B.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
C.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
D.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流脑疫苗 11.进行队列研究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 )
A.信息偏倚 B. 失访偏倚 C. 选择偏倚 D. 混杂偏倚
12.根据某医院20年来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烟者占80%,不吸烟者仅为
54
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该结论( ) A.正确,因为肺癌患者的吸烟率高 B.错误,因为没有计算 P值
C. 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
D. 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的吸烟率,而无对照组的吸烟率 13.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 )
A.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B.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C.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 D. 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 14.发病密度常用于哪些类型研究中发病频率的计算
A. 横断面研究 B.队列研究 C.普查 D.病例对照研究
15.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时,由四格表资料算得A因素χ2=3.97,P<0.05; B
因素χ2=6.78, P<0.01,说明( )
A. A、B两因素与疾病均无关联 B. A、B两因素与疾病均有关联
C.A、B两因素均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D. B因素与疾病的关联性较A因素强 16.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了解
A. 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效应 B. 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的作用效应
C. 病因、宿主、环境三者的关系 D. 遗传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作用效应
17.有人研究高血压与脑血栓的关系,其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
高血压与脑血栓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高血压史 对照 脑血栓病例 有 66 50 无 192 208
经计算OR为:
A.208×66 / 192×50 B.192×50 / 208×66
C. 208 / 66 D.208/(192+208)/ 50/(50+66) 18.对10000人进行随访,暴露于饮酒的2000人中50人发生了食管癌。而不饮酒的8000人中也有40人发生了食管癌,那么饮酒与食管癌的联系强度为:
A.2‰ B.2 C.5 D.0.2
19.下列哪项指标不能在血清中直接测到
A.HBsAg B.抗-HBs
C.HBcAg D.抗-HBc 20.疾病的三间分布是
A.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B.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 C. 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 D.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55
21.1998年通过的《传染病防制法》规定需要报告的传染病分几类?共有多少种疾病?
A. 2类,30种疾病 B.2类,35种疾病 C.3类,35种疾病 D.3类,39种疾病
22.某地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的效果进行评价,观察资料统计如下(该地区人口稳定):
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接种效果评价资料整理表
未发病人数 发病人数 发病率
实验组 999 1 0.1% 对照组 900 100 10.0%
其效果指数与保护率依次为
A.100,99% B.99%,100
C.110,99% D.99%,110 23.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观察偏倚 C.选择偏倚 D.混杂偏倚
24.根据某医院20年来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烟者占80%,不吸烟者
仅为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
A.正确,因为这是患者中的吸烟率 B.错误,因为没有计算P值
C.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
D.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的吸烟率,而无对照组的吸烟率
25.反映病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A.RR B.发病率 C.PAR% D.SMR
26.某病在家庭中的分布符合二项分布,说明:
A. 该病有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中去寻找。
B. 该病无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以外的环境因素中去寻找。 C. 该病有家庭聚集性,是一传染病。 D. 该病无家庭聚集性,是一非传染病。
27.关于病因判断的标准,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A. 关联的可重复性是特指不同实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B. 终止效应是指暴露因素减少或去除可引起疾病发生率的下降。 C. 关联存在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
D. 关联的强度越大,成为病因的可能性就越大。 28.某病的续发率是指
A.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 100% B.接触者中患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 100%
C.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 100%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