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2025-07-18

阿克苏地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13年2月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更好地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贯彻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规范教学行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指导各县(市)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创建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促进我地区教学改革健康深入地开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近年我地区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特修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三条 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教研机构负责中小学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培训,并对包括作息制度、教务、总务、政教、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管理、听评课、教研活动等进行指导督查。

第四条 学校建立健全由校长全面负责,教务处或教研室以及年级组、学科教研组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教学常规管理体制。 校长全面负责管理学校工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负全权责任。

第五条 教务处是学校管理教学的职能机构,在学校管理中要发挥安排、组织整个教学活动的协调作用,协助校长做好常规教学的计划、实施、指导、检

查、总结等工作。

第六条 教育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全区高级中学、完全中学、12个班级以上的初级中学和乡镇中心学校都要单独设立教研室,并分设学科教研组。学校教研室在校长的领导下负责本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科教研组围绕本学科教学开展活动。

第三章 教学常规管理 第七条 校长管理教学的主要职责是:

(一) 学校要始终贯穿教书育人的原则,校长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带领并促进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师遵守教育政策和法规,严格执行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和决议,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 深入教学第一线,研究改进教学工作,正确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校长、书记要兼课、听课,县城乡镇办学规模不到15个班的学校,校长、书记必须适当兼课;村级办学规模不到8个班的学校,校长必须适当兼课兼课;校长、书记每周课时不少于2节;校级行政领导每周任课3-4节;每学年校长、副校长听课不得少于40节。 第八条 教务处的职责是:

(一)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二)建立健全排课调课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和作息时间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安排好阳光体育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

(三)组织全体教师认真执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钻研教材,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深入年级组、教研组了解情况,督促他们积极开展工作;深入课堂,每学期对全部教师的课至少听一遍;检查教师的教学进度和落实教学常规的情况,分析教学质量、探讨改革措施。

(五)认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包括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教师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队伍,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课改亮点。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保校本课程进课程表、进课堂,有教师、有资料、有教案、有考核,形成学校特色课程。 (六)搞好教学环境管理,教材图书管理,教学仪器管理,考核与成绩管理,教学业务档案管理等教务工作,为稳定和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服务。 (七) 按照国家新课改标准的规定,学校必须确保学生每学年、每学期、每周、每天在校活动总量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标准。学校每一个学年的总体安排时间为五十二周,小学每学年上课35周,校传统活动1周,社会实践活动1周,期末复习考试2周,机动1周,假期13周;初中每学年上课35周,校传统活动1周,社会实践活动1周,期末复习考试3周,机动1周,假期12周(小学和初中的假期包括:寒暑假,农假,节日假一并计算)。中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为8小时(不含住校生),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为6小时。

(八)严格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籍管理,防止各种形式的辍学现象出现。 (九)加强对远程与多媒体设施管理,用好多媒体教学资料,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或光盘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实验室和教学设施器材的管理,按规定开足学生实验,用好教学设施器材,提高使用率。学校远程教育设备(多功能教室)的使用,每周不得少于20节。利用远程资源上课,

每学期不得少于学期总课时的20%。实验教学要完成演示实验开出率95%以上,学生分组实验率92%以上。

(十)加强对学生教辅用书的管理。 第九条 教研室的职责是:

(一)开展教学研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每学年每所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实际,至少确定1—2个教研课题。

(二)切实抓好对校本培训、教学反思、案例研究和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要认真落实校本教研“八个一”,即:每学年举办一次学科带头人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教案、优秀作业评比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课或观摩课(中层以上领导和教研组长);每位教师至少参与一项小课题研究;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要有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

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加强对普通话、书法与板书、教学简笔画、课件制作的考核,并将基本功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 (四)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传递教研教改信息,做好各种教辅资料的收集、整理推荐使用和存档工作。

(五)做好对教师教案、作业、的检查指导。做好平时抽测,至少每学期要对全校教师教学质量抽测两次并做好抽查试卷备案和成绩评定工作。指导教师及时做好试卷分析和学生成绩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和对策。

(六)组织好学科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的开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特长。 第十条 常规教学(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认真落实。

(一) 备课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备好课的重要性,认真钻研教材,认真、深入、充分地备好每一堂课(包括基础训练、作文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2、 教师必须深入钻研, 熟悉课标,掌握课标对所教年级的要求;要统览教材,了解教材内在联系;要认真研究每篇教材,依据教材内客,学生实际认识规律,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重点、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3、课时教案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具、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反思等。教学过程是课时教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安排、时间分配等。教案书写整洁清晰,条理分明。课时教案要提前一周完成。

4、教师要独自思考,不准生搬硬套,照本抄袭参考书和其它备课资料。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无教案上课视为严重违纪。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离不开教案,不能边讲边看,更不能拿着教案照本宣科,要争取做到脱稿讲课。 5、教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集体研究,统一要求。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形式,每个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1、 强化课堂教学的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上课前必须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准备好本课需用的实验仪器、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及电化教学设备等。严格上课纪律,做到上课时不迟到,不会客,不接打电话,不抽烟,不坐教。教师须于上课铃响前2分钟到教室,准时授课,严禁迟到;下课铃响,及时下课,不得拖堂,确保学生的


阿克苏地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6、《化工原理》模拟试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