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反应 2NaHCO3(s) = NaCO3(s) +H2O(g) +CO2(g)
?
在温度为30 ℃ 和100 ℃ 时的平衡总压分别为0.827kPa和97.47kPa。设反应焓?rHm与温度无关。试求:
(1) 该反应的反应焓 ?rHm? 。
(2) NaHCO3(s)的分解温度(平衡总压等于外压101.325kPa)。(10分) 解:(1) 平衡时H2O和CO2的分压p=p总/2,K?= p(H2O) p(CO2)/p?2=( p总/2 p?)2 所以 T1=303.15K时,K1?= [0.827kPa/(23100kPa)]2 =1.71310-5
T2=373.15K时,K2?= [97.47kPa/(23100kPa)]2 =0.2375 ?rHm??=RT1T2ln(K2?/ K1?)/(T2-T1)
=8.315J2K-12mol-13303.15K3373.15K3ln(0.2375/1.71310-5)/(373.15-303.15)K =128.2kJ2mol-1
(2) 在分解温度T时K?= [101.325kPa/(23100kPa)]2 =0.2567 代入等压方程积分式:
ln(K?/ K1?)=-(?rHm??/R)(1/T-1/T1)
ln(0.2567/1.71310-5) =-(128.2kJ2mol-1/8.315J2K-12mol-1)(1/T-1/303.15K) 得 T=373.8K
282.(10分)反应 CO(g)+H2O(g) = H1(g)+CO2(g) 在 800 ℃时 K= 1,计算:
?
(1) 该反应在 800 ℃时的?rGm;
(2) 800 ℃时由 1 mol CO(g)和 5 mol H2O(g)开始反应,达到平衡后 CO(g) 的转化率. 解:
(1) △G= - RT lnK = 0 (2) 设 CO转化率为 α
CO(g) + HO(g) = H(g) + CO(g) 开始 1 5 0 0 平衡 1-α 5-α α α (α/6)(α/6)(p/p) α
K = ────────────── = ─────── = 1 [(1-α)/6][(5-α)/6](p/p) (1-α)(5-α) α 6α+ 5 = α α= 5 / 6 = 0.833
?
!第五章 相平衡 ;选择题
283.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A)固定 (B) 随温度而变 (C) 随压力而变 (D) 无法判断 答案:C 284.一单相体系, 如果有3种物质混合组成, 它们不发生化学反应, 则描述该系统状态的独立变量数应为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B。F=C-P+2=3-1+2=4 285.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D。F=2-P+2=4-P,F不能为负值,最小为零。当F=0时P=4。 286.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C) ΔH=0 (D) ΔU=0 答案:B。此为可逆过程故ΔG=0。 287. 以下各系统中属单相的是
(A) 极细的斜方硫和单斜硫混合物 (B) 漂白粉 (C) 大小不一的一堆单斜硫碎粒 (D) 墨汁 答案:C。288.NaCl(s), NaCl水溶液及水蒸汽平衡共存时, 系统的自由度
(A) F=0 (B) F=1 (C) F=2 (D) F=3 答案:B。F=C-P+2,C=2,P=3,故F=2-3+2=1。
26
289.如果只考虑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纯物质最多可共存的相有
(A) P=1 (B) P=2 (C) P=3 (D) P=4
答案:C。F=C-P+2=1-P+2=3-P,当F最小为零时P=3。
290. 对于相律,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系统 (B) 影响相平衡的只有强度因素
(C) 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系统的状态不变 (D) 平衡的各相中, 系统包含的每种物质都不缺少时相律才正确 答案:B
291. 关于三相点,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 (B) 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
(C) 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 (D) 三相点是纯物质的三个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 答案:D 292.用相律和Clapeyron?方程分析常压下水的相图所得出的下述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在每条曲线上, 自由度F=1 (B) 在每个单相区, 自由度F=2
(C)在水的凝固点曲线上, ΔHm(相变)和ΔVm的正负号相反(D)在水的沸点曲线上任一点, 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都小于零。答案:D293. 二组分系统的最大自由度是
(A) F=1 (B) F=2 (C) F=3 (D) F=4 答案:C。F=C-P+2=2-P+2=4-P,当P=1时F=3。294. 关于杠杆规则的适用对象,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不适用于单组分系统 (B) 适用于二组分系统的任何相区
(C) 适用于二组分系统的两个平衡相 (D) 适用于三组分系统的两个平衡相 答案:B 295.区别单相系统和多相系统的主要根据是
(A) 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B) 物理性质是否相同 (C) 物质组成是否相同 (D)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否都相同 答案:D 296.Clapeyron方程不适用于
(A) 纯物质固(α)=纯物质固(β)可逆相变 (B) 理想溶液中任一组分的液-气可逆相变
(C) 纯物质固-气可逆相变 (D) 纯物质在等温等压下的不可逆相变 答案:D 297. 对于三组分系统, 在相图中实际可能的最大自由度数是 (A) f=1 (B) f=2 (C) f=3 (D) f=4
答案:C。F=C-P+2=3-P+2,P最小为1,F=3-1+2=4。因三组分系统相图无法表达出4个自由度,故取答案C。 298. 三组分水盐系统的相图常用来分离或提纯盐类, 处理时必须使物系点进入所需要的相区。为此配合使用的操作很多,但一般不包括
(A) 加水稀释 (B) 加入另一种盐或盐溶液 (C) 升高或降低温度 (D) 水蒸汽蒸馏 答案:D 299. 分配定律不适用于
(A) 浓度小的系统 (B)溶质难挥发的系统 (C)分子在两相中形态相同的系统 (D)溶质在一相中全部电离的系统 答案:D 300.对于下述结论, 正确的是
(A)在等压下有确定沸点的液态系统一定是纯物质 (B)任何纯固体物质都有熔点
(C)在一定温度下,纯液体的平衡蒸气压与液体所受外压力无关(D)纯固体物质的熔点可以有很多个 答案:D。因熔点是与压力有关 301.下面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定压下, 纯固体物质不一定都有确定的熔点 (B) 在定压下, 纯液态物质有确定的唯一沸点 (C) 在定压下, 固体混合物都不会有确定的熔点 (D) 在定温下, 液体的平衡蒸气压与外压有关
答案:C。共熔混合物在定压下有确定的熔点。
302.涉及化合物的分解压力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各化合物都有特定的分解压力 (B) 化合物分解时, 其分解压力必须等于外界压力
(C) 化合物分解压力越大, 它越不易分解 (D) 化合物的分解压力与温度有关 答案:D 303.体系中含有H2O、H2SO424H2O、H2SO422H2O、H2SO42H2O、H2SO4 ,其组分数C为: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304.在410 K,Ag2O(s)部分分解成Ag(s)和O2(g), 此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
(A) 0 (B) 1 (C) 2 (D) -1 答案:A。F=C-P+1=2-3+1=0。
305.一个水溶液包含n个溶质,该溶液通过一半透膜与纯水相平衡,半透膜仅允许溶剂水分子通过,此体系的自由度为:
(A) n (B) n-1 (C) n+1 (D) n+2 答案:D。F=C-P+2=n+1-1+2。
306.绝热条件下,273.15K的NaCl加入273.15K的碎冰中, 体系的温度将如何变化?
(A) 不变 (B) 降低 (C) 升高 (D) 不能确定 答案:B。冰熔化吸热。 27
307.下图中,从P点开始的步冷曲线为:
图 1
答案:D
308.下图中,生成固体化合物的经验式为:
(A) CCl42C4H10O2 (B) CCl42(C4H10O2)2 (C) (CCl4)22C4H10O2 (D) CCl4(C4H10O2)3 答案:C
309.图1中,区域H的相态是:
(A)溶液 (B)固体CCl4 (C)固体CCl4 +溶液 (D)固体化合物+溶液 答案:C 310.CaCO3(s), CaO(s), BaCO3(s), BaO(s)及CO2(g)构成的平衡物系,其组分数为:
(A) 2 (B) 3 (C) 4 (D) 5 答案:B。C=S-R-R’=5-2-0=3. 28
311.由CaCO3(s), CaO(s), BaCO3(s), BaO(s)及CO2(s)构成的平衡体系其自由度为:
(A)F=2 (B)F=1 (C)F=0 (D)F=3 答案:C。共5种物质,2个化学反应,故C=5-2=3,有5个相,F=C-P+2=0。
312.三相点是:
(A) 某一温度,超过此温度,液相就不能存在 (B) 通常发现在很靠近正常沸点的某一温度
(C) 液体的蒸气压等于25℃时的蒸气压三倍数值时的温度 (D) 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 答案:D
313.某一固体在25℃和p? 压力下升华,这意味着:
(A) 固体比液体密度大些 (B) 三相点的压力大于p????(C) 固体比液体密度小些 (D) 三相点的压力小于p?????????????????????????????????????答案:B。314.N2的临界温度是124K,室温下想要液化 N2, 就必须:
(A) 在恒温下增加压力 (B) 在恒温下降低压力 (C) 在恒压下升高温度 (D) 在恒压下降低温度 答案:D 315.对于与本身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通过下列哪种作图法可获得一直线:
(A) p对T (B) lg(p/Pa) 对T (C) lg(p/Pa) 对1/T (D) 1/p 对lg(T/K)
*?evpHm1答案:C。由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可以看出:ln(p/[p])???C
RT_
_
316.当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应用于凝聚相转变为蒸气时,则:
(A) p 必随T 之升高而降低 (B) p 必不随T 而变 (C) p 必随T 之升高而变大 (D) p 随T 之升高可变大或减少 答案:C
-1
317.水的三相点附近,其蒸发热和熔化热分别为44.82和5.994kJ2mol。则在三相点附近冰的升华热约为:
-1 -1-1-1
(A) 38.83 kJ2mol(B) 50.81 kJ2mol (C) -38.83 kJ2mol (D) -50.81 kJ2mol 升华热=蒸发热+熔化热答案:B
318.已知苯一乙醇双液体系中,苯的沸点是353.3K, 乙醇的沸点是351.6K, 两者的共沸组成为:含乙醇47.5%(摩尔分数),沸点为341.2K。 今有含乙醇77.5%的苯溶液,在达到气、液平衡后,气相中含乙醇为y2,液相中含乙醇为 x2。下列结论何者正确?(A) y2 > x2 (B) y2 = x2 (C) y2< x2 (D) 不确定 答案:C 319.已知苯一乙醇双液体系中,苯的沸点是353.3K, 乙醇的沸点是351.6K, 两者的共沸组成为:含乙醇47.5%(摩尔分数),沸点为341.2K。 今有含乙醇77.5%的苯溶液,在达到气、液平衡后,气相中含乙醇为y2,液相中含乙醇为 x2。 若将上述溶液精馏,则能得到:
(A) 纯苯 (B) 纯乙醇 (C) 纯苯和恒沸混合物 (D) 纯乙醇和恒沸混合物 . 答案:D
;问答题
320.指出下列体系分别有几相:
(1)空气;(2)冰雹;(3)金刚石和石墨混合物;(4)白色的冰和盐的共晶体;(5)一块黄铜(30%的锌-铜合金);(6)酒精水溶液;(7)油和水的混合物;(8)密闭容器中让碳酸钙分解并达平衡;(9)牛奶
答:(1)、(2)、(5)、(6)只有一个相,(3)、(4)、(7)、(9)有两个相,(8)有三个相。 判断相数的一般原则是:
无论有几种气体混合均为单相。
同一物质若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同,仅仅是有界面分开仍为一相。 不同晶型的同一物质是不同的相。例如石墨和金刚石。
不同物质若能以分子、原子或离子形式混合,即形成真溶液即为一相。例如,水溶液,固溶体合金都为单相。 两种不同物质的固体相混合,若不形成固溶体则为两相。例如,碳酸钙和氧化钙混合为两相。 两不互溶的液体相混合,仍为两相。例如,牛奶。 321.如何用相律来说明恒沸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答:恒沸混合物的特点是其气相和其平衡的液相组成相同,故R’=1。对这种两相平衡系统来说 F=(N-R-R’)-P+2 F=(2-0-1)-2+2=1
压力一经指定,其平衡系统中的温度、气相及液相的组成亦恒定,但若压力改变,平衡系统的温度及各相组成亦改变,可见恒沸混合物的组成随压力而变,它不是化合物。
322.某金属有多种晶型,有人声称他在一定T、p下制得了这一纯金属的蒸气、液态、γ晶型及δ晶型的平衡共存系统。问这是否可能。
答:不可能。根据相律F=C-P+2=1-4+2=-1是不可能的。说明单组分系统最多只能有三相平衡共存。
323.两种固体物质A和B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不用做实验,请简单说明如何通过查找有关数据手册或图表解决下列问题?
(1) 两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能否反应?
(2) 若两种物质根本不可能反应,能否分离或提纯其中一种物质?
29
(3) 若两种物质的相态不同,如何提高完成速率?(6分)
答: (1) 查找A和B及其它可能产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然后计算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化,△rGm? (T) =Σ△fGm?(T,产
物) -Σ△fGm?(T,反应物)。
若△rGm?(T)<0,说明反应可以进行
(2) 通过查阅A和B两组分系统的相图。根据相图的特征,可判断能否分离或提纯。
(3) 若是固体,尽可能磨成粉,提高表面积和接触面积,可提高反应速率。
324. 两种固体物质A和B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不用做实验,请简单说明如何通过查找有关数据手册或图表解决下列问题?(1) 两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能否反应? (2) 若两种物质根本不可能反应,能否分离或提纯其中一种物质?(4分) 答: (1) 查找A和B及其它可能产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然后计算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化,△rGm? (T) =Σ△fGm?(T,产物) -Σ△fGm?(T,反应物)。 (2) 若△
,说明反应可以进行,通过查阅A和B两组分系统的相图。根据相图的特征,可判断能否分离或提纯。
-1
325.水的摩尔蒸发焓为41.05kJ2mol , 试估计在4000m的高原上(大气压为69kPa)水的沸点?(5分) 答:已知水在100 ℃ 时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25Pa, 根据克-克方程
ln(p’/p)=-(?vapHm/R)(1/T’-1/T)
即 ln(69kPa/101.325kPa)=-(41050J·mol-1 /8.3145J·K-1·mol-1 )(1/T’-1/373.15K)
T’= 362.62K
;是非题
326.( )根据相律f?c???2,二组分溶液,当温度一定或压力一定时,有f?C???1?3??,因此二组分溶液相图中的 两相平衡区??2,f?1,也就是说温度变化组成必须变化。
327.( )杠杆规则仅适用于气、液两相平衡体系。 328.( )精镏过程中只有传热过程。 329.( )在实际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上出现极大值,则温度-组成图上必出现极小值。 330.( )可以用市售的60o烈性白酒经反复蒸馏而得到纯乙醇。 331.( )对于二组分的实际溶液,都可以通过精馏的方法进行分离,从而得到两个纯组分。
;填空题
332.假设某物质的熔化焓和蒸发焓分别为△fusHm?和△vapHm?, 那么其升华焓△subHm?为__△fusH m?+ △vapH m?。__。 (1分)
升华过程可设想为s→l→g过程。
333.三组分系统的最大共存相数为____4___(1分)
334.已知某纯液体在两种温度T1、T2下对应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p1、p2,则该液体的平均 335.摩尔气化焓△Hm为__△Hm =R T1 T2 ln( p2 / p1 ) / ( T2 - T1 )_____。
336.液固相图的实验测定方法通常有(蒸气压法、热分析法)__热分析法___和(测折光率法、测溶解度法)___测溶解度法__ 。(2分)
337.将一滴汞滴在水和苯的界面上,达平衡时其润湿角与相关表面张力的关系为:___ ?水-苯=??水-汞+?苯-苯cos?___(2分) 338.杠杆规则表述为:相图上,呈平衡两相的量反比于系统点到两个相点的线段的长度.
339.PCl5(g)在真空容器中分解为PCl3(g)和Cl2(g)并达平衡,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 1 ,自由度f = 2 。
340.液体A和B形成完全互溶的理想液体混合物,恒T下PA*>PB*,组成为xB,0的溶液蒸馏达气一液平衡,平衡液相组成xA,气相组成yA及xA,0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yA>xA,0>xA ,蒸馏分离气相最终得 纯A ,液相得 纯B 。
341.在 N2, H2 NH3,存在 N2(g) + 3H2(g)== 2NH3(g)的平衡,且系统中 N2(g): H2(g) = 1:3,此系统的独立组分数为1,自由度数为2.
342.NH4HS(s)放入真空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达到平衡,则该系统中组分数C= 2 ;相数P= 2 ;自由度F= 2 。
343.A及B二组分组成的凝聚体系能生成三种稳定的化合物,则于常压下在液相开始冷却的过程中,最多有 2 种固相同时析出?
; 计算题
344.(20分)恒压下Bao-La2O3体系凝聚相图如下:
t/℃ 温度
30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