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中—刑事诉讼法教案

2025-10-08

授课教案

第一章 概 述 内容提要

诉讼是国家解决冲突的最终的、最权威的手段,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根据诉讼所解决的实体问题和诉讼形式的差异,当今世界各国一般将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三大类型。我国的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活动。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基本法律之一,是国家制定的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具体规定了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分工、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证据制度及如何进行刑事诉讼的具体程序等内容。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是宪法,其目的是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三个方面。

本章重点:

1、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2、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与渊源 3、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4、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与任务

本章难点:

1、刑事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2、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诉讼与刑事诉讼

一、诉讼 二、刑事诉讼

1、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处理刑事案件的全部活动。

2、刑事诉讼的特征:(1)刑事诉讼是司法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2)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一种活动;(3)刑事诉讼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

1、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刑事诉讼法单指刑事诉讼法典,广义的刑事诉讼法指一切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 2、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渊源有以下几种:(1)宪法。(2)刑事诉讼法典。(3)有关的法律。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中有关刑事诉讼的规定。(4)有关的法律解释。(5)有关的行政法规、规定。(6)有关的国际条约。

刑事诉讼法制定修改的时间:(1)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定于1979年7月1日;(2)于1996年3月17日修改,1997年1月1日生效。

二、刑事诉讼法和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一)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1.刑法是实体法,刑诉法是程序法。

2.程序法为实现实体法而存在,程序法本身又具有独立的品格。

3.刑法与刑诉法都以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秩序、限制国家公权为目的。刑法是从静态上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刑诉法是从动态上对国家刑罚权进行程序上的限制。

2

4.刑法与刑诉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了刑事法的整体内容。 (二)刑事诉讼法与人民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的关系 (三)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关系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和根据

一、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1.保证刑法正确实施; 2.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3.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4.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二、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根据是宪法。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一、

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

分子 二、 三、

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思考题

1.根据刑事诉讼的含义说明刑事诉讼有哪些基本特征?’

2.刑事诉讼法的主要法律渊源有哪些?国际条约成为刑事诉讼法律渊源的 条件是什么?

3.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是什么? 4.简答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目的。 5.试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3

第二章

内容提要: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演变经历了奴隶社会的弹劾式诉讼制度、封建社会的纠问式诉讼制度、资本主义社会的混合式诉讼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诉讼制度四个历史阶段。当代世界各国所奉行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是对历史上各种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扬弃。英美法系的当事人主义偏重于人权保障,以法、德两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的职权主义则强调惩罚犯罪。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两大法系的刑事诉讼制度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逐渐融合的趋势。

本章重点: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本章难点:

资本主义社会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特点,两大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法律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概述

中国古代是指公元前2600年左右中国出现早期奴隶制国家时起,直到1840年清王朝走向灭亡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经过了奴隶制、封建制两个发展阶段。中国古代法制,包括刑事诉讼法制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

(一)司法和行政不分,行政机关兼理司法职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包括最高的司法权。

(二)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差别不大,实体法和程序法不分。 (三)控审职能不分,诉讼采取纠问式诉讼制度。 (四)刑讯逼供盛行。

4

综上所述,可见中国封建刑事诉讼法制是随着社会进步始终向前发展的,其完善程度和先进性,在公元15世纪前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我们应当看到,我国的封建刑事诉讼制度体现出封建专制主义的本质特征,如司法行政机关合一,皇帝有至高裁决权,刑讯逼供,公开的阶级等级不平等,这些都是应当加以批判的。

二、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1840年起,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期间,中国政治舞台变乱频繁,刑事诉讼法制也出现了复杂情况。这里仅就这一阶段刑事诉讼法制的主要发展线索进行简要介绍。

(一)清朝末年的刑事诉讼法制度 (二)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刑事诉讼法制 (三)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刑事诉讼法制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发端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刑事诉讼法制的产生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刑事诉讼法制的确立

1979年5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开始了制定刑事诉讼法的准备工作。这次立法以1963年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草案》为基础,经过反复修改和补充,于1979年提请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予以公布,该法于1980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诞生了。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1996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补充、修改,最终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的起草工作,并提交第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同年3月1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正式通过,并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共4编、17章、225条。 1996年3月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的重大改革,

5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本科毕业论文(统计学专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