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初稿修改

2025-10-13

无锡市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分析 (201403行政管理 邵鹏 91433340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无锡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无锡市这个视角对目前主要产生环境污染的各个层面深度分析各项产生环境污染的源头、目前情况及针对该现象的具体解决方案,进而从根本上缓解无锡市环境污染从而还给我们一片蓝天。

关键字 无锡环境;污染;保护对策

目录

第一章无锡环境污染的现状与问题 1.1大气污染 1.2光污染 1.3噪声污染 1.4太湖水污染 1.5固体废弃物污染

第二章无锡环境污染的原因 2.1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 2.2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 2.3环保体制与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2.4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

第三章无锡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及合理性建议 3.1利用舆论监督,促进公众参与 3.2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二次污染

3.3建立与完善污染事故纠纷处理和赔偿制度 3.4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城市

第四章全文总结

第五章参考文献

致谢

2007年7月17日公布了关于中国环境政策的报告书《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

1

估》,并在北京与中国政府签订了备忘录。报告认为,虽然中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中国的环境标准,更接近某些最贫穷的国家。

我国的生态环境危机之深重,可以概括为“经过多年累积,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范围最广、程度最深、影响最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逼近环境安全的底线。”(2008年3月《绿叶》月刊第3期第71页)即:灾难就在前头。

环境问题在中国已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随着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环境问题正在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很可能演化为有损社会和谐的社会危机。更为严重的是,如果环境污染在中国造成的危害过大,很可能全面颠覆中国多年改革

获得的小康成果,而成为一个具有爆炸性的政治问题。 一、无锡环境污染的现状与问题 1.1大气污染

几乎在所有研宄城市环境污染的文献中,空气污染都位居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榜首。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观察到 如下数据:2015年5月30日,120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的有10个,轻度污染的有2个(分别是陕西铜川与河南安阳),剩下的108个城市均为良好,而在所有的城 市中,首要的污染物都为可吸入颗粒物,这源于以下原因。

(1)工业:

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其中有的是烟尘,有的是气体.

(2)交通运输排放大量废气

机动车保有量和城市人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增加,这种趋势在大中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2015年末无锡市全社会拥有车辆152.29万辆,比上年增长4.9%。其中汽车126.62万辆,比上年增长11.2%。私人汽车拥有量突破百万,年末达到102.46万辆,比上年增长16.0%。城市大气污染 60%—70%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排放的污染物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对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3)生活炉灶与采暖锅

无锡部分乡镇中居民使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特别是在冬季采暖时,往往使污染地

1.2光污染

通常将光污染分为三类,人工白昼污染、亮污染、彩光污染

首先是人工白昼污染,包括无锡夜晚的室外照明,比如商场、酒店霓虹灯、灯箱广告、工地夜间白炽灯照明等所产生的光污染。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以入睡,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其次是白亮污染,比如白天太阳光照强烈时,高楼大厦外结构上的抛光大理石墙面、玻璃幕墙以及各种装饰涂料等发出的反射光线,过于晃眼、炫目所造成的污染。

还有一种是彩光污染,在迪厅、卡拉OK场所中最为常见,多是黑光灯、旋

2

转灯、荧光灯等所产生的光污染。其中黑光灯产生的紫外线强度非常高,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更长。如果长时间照射,可能诱发脱牙、流鼻血甚至是白内障,还会干扰中枢神经,让人头晕目眩,皮肤细胞加速老化,导致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1.3噪声污染

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噪声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干扰休息和睡眠、影响工作效率 ①干扰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噪声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当人辗转不能入睡时,便会心态紧张,呼吸急促,脉搏跳动加剧,大脑兴奋不止,第二天就会感到疲倦,或四肢无力。从而影响到工作和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得神经衰弱症,表现为失眠、耳鸣、疲劳。人进入睡眠之后,即使是40-50分贝较轻的噪声干扰,也会从熟睡状态变成半熟睡状态。人在熟睡状态时,大脑活动是缓慢而有规律的,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而半熟睡状态时,大脑仍处于紧张、活跃的阶段,这就会使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体力的恢复。 ②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声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2)损伤听觉、视觉器官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从飞机里下来或从锻压车间出来,耳朵总是嗡嗡作响,甚至听不清对方说话的声音,过一会儿才会恢复。这种现象叫做听觉疲劳,是人体听觉器官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果人长时间遭受强烈噪声作用,听力就会减弱,进而导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造成听力下降。 ①强的噪声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据测定,超过115 分贝的噪声还会造成耳聋。据临床医学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者可达50%。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噪声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因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各组织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不论是体内的胎儿还是刚出世的孩子,噪声均可损伤听觉器官,使听力减退或丧失。据统计,当今世界上有7000多万耳聋者,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噪声所致。专家研究已经证明,家庭室内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主要原因,若在85分贝以上噪声中生活,耳聋者可达5 %。 ③噪声对视力的损害。人们只知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糊;而噪声达到115 贝时,多数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所以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声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调查发现噪声对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80%。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噪声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这种症状,药物治疗疗效很差,但当脱离噪声环境时,症状就会明显好转。噪声可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在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改变,心脏病加剧。噪声会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胃蠕动减弱,食欲不振,引起胃溃

3

疡。噪声对人的内分泌机能也会产生影响,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噪声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也有不利影响,据调查,3岁前儿童生活在75分贝的噪声环境里,他们的心脑功能发育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噪声环境下生活的儿童,智力发育水平要比安静条件下的儿童低20%。噪声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此外,噪声还对动物、建筑物有损害,在噪声下的植物也生长不好,有的甚至死亡。 ①损害心血管。噪声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噪声会加速心脏衰老,增加心肌梗塞发病率。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②对女性生理机能的损害。女性受噪声的威胁,还可以有月经不调、流产及早产等,如导致女性性机能紊乱,月经失调,流产率增加等。专家们曾在哈尔滨、北京和长春等7 个地区经过为期3 年的系统调查,结果发现噪声不仅能使女工患噪声聋,且对女工的月经和生育均有不良影响。另外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甚至可致畸胎。国外曾对某个地区的孕妇普遍发生流产和早产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她们居住在一个飞机场的周围,祸首正是那飞起降落的飞机所产生的巨大噪声。 ③噪声还可以引起如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精神障碍、内分泌紊乱甚至事故率升高。高噪声的工作环境,可使人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恐惧、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错乱。在日本,曾有过因为受不了火车噪声的刺激而精神错乱,最后自杀的例子。

1.4太湖水污染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污水和工厂排水不经处理就随意排放,以及严重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化学农业耕作方式导致了水资源在日益恶化 ,给广大居民带来了不可想象的再污染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无锡城市污水以7%的增长率在不断增长。2007年5、6月间,中国江苏的太湖爆发严重蓝藻污染,造成无锡无锡全城自来水污染。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无锡市政府称是严重高热造成的,国家环保总局认为即是天灾也是人祸。民间普遍认为是政府为了经济业绩大量兴建排污严重的化工厂,却对太湖污染治理不力造成了今天的恶性事件,而政府的弄虚作假,使得太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蓝藻产生的原因在于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物质主要来自于农田施肥、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饱受蓝藻之扰的太湖、巢湖和滇池周边的居民都知道,农业面临污染是造成太湖蓝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温度升高则是导致蓝藻爆发的重要诱因。中国的化肥施用量全国最高但其中真正被农作物吸收的仅3成,也即近7成的化肥随地表径流入水体成为蓝藻生长的所需养分,因此蓝藻的根本原因,是目前严重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化学农业耕作方式。由于在原材料能源和运输方面的补贴使得化肥价格过低,更鼓励了农业对化肥的依赖,从而埋下了蓝藻爆发的病根。最后政府不得不投入过千亿元来治理。

1.5固体废弃物污染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垃圾呈现上升趋 势,固体废弃物指的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如采矿业的废石、尾矿、煤矸石;工业生产中的高炉渣、钢渣;农业生产中的秸秆、人畜粪便;核工业及某些医疗单位的放射性废料;城市垃圾等等。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增长速度日益加快。据有关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垃圾 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其中1.5亿吨垃圾露

4

天存放,带来严 重的空气污染,人均年产废旧物资400公斤,城市人均垃圾 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城市有2/3被垃圾环带包围。若不及时清除,必然会对大气、土壤、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导致蚊蝇孳生、细菌繁殖,使疾病迅速传播,危害人体健康。当前我国废气固体物主要分为:

(1) “白色污染” 我们用过的大量的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以下统称为塑料包装物)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废旧塑料包装物(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破坏土壤结构,影响耕地质量和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等;二是造成化学污染;三是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四是对牲畜有害,牲畜吃了带有地膜的饲料后,会引起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科学家们针对废塑料难于腐烂、分解的特点,从改变塑料生产的配方和工艺入手,制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型塑料,如淀粉塑料、水溶塑料、光解塑料等,这些塑料在一定条件下,经一定时间会降解为简单物质或被微生物分解。当然,大面积推广使用可分解地膜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当前,防止“白色污染“主要还应从加强回收废旧地膜开始,同时加紧研究无公害、易回收地膜。

(2)废旧电池污染 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和腐蚀,使得内部的重金属和酸碱等泄露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废旧电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属上,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电池污染的特点是生产多少废弃多少;集中生产、分散污染;短时使用,长期污染。

二、无锡环境污染的原因 2.1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

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 ,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分。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 调查数据说明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2.2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

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2.3环保体制与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在管理体制上,根据规定我国地方环保由各级政府负责,基层环保的人事权

5


论文初稿修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大学语文教案12垓下之围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