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3)

2025-07-16

以让研究者进一步解释数据所揭示的模式。其次,在消费模式地图做出来之后,可以加入补充变量,将消费模式与人口特征联系起来,但不改变原图的系数。

本研究使用STATA10.0进行多元对应分析。进入分析的总共有6个变量,每个变量包含4个定序类别,一共产生24种不同的模态。分析的结果是在5659个样本的基础上产生了4个轴。轴1可以解释84.29%的方差,主要惯量(principal inertia)为0.169;轴2可以解释9.67%的方差,主要惯量(principal inertia)为0.019。因此,轴1和轴2是最重要的两个轴,也说明了这6个变量构成一个量表。

图1揭示了城镇居民消费模式的分化。四种不同程度的参与模式分别聚集在不同空间内。“频繁地”去餐馆吃饭的人也“频繁地”在较有名的商店购物,拥有的家庭耐用品大多为名牌,使用大量艺术品装饰家庭,也“频繁地”去健身房健身。“有时”参与这些消费行为的人也集中在一个区域,“偶尔”和“从不”也是同样的情况。⑦

图1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参与的多元对应分析,2003年

注:横轴(轴1)为主轴,代表“节俭—适度型消费模式”;纵轴(轴2)代表“奢侈型消费模式”。

数据来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调查人群:2003年居住于中国城镇地区住户中的15-77岁的男性和女性;样本总数:5659。

根据现有文献,消费模式主要同社会阶层、年龄、收入和居住地区有关。因此,这些因素被当作补充变量加入了MCA分析,如图2和3所示。很明显,年龄和阶层⑧两个变量紧密地沿着轴1分布(见图2)。从左向右,这两个变量按照从白领类职业到体力劳动职业、从年轻到年长的模式排列。根据分布在轴1左侧和右侧的类别,研究发现区分消费模式的界限大体上可以划在白领从业者(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和技术人员、中级和一般干部、办事人员)和(半)体力劳动者(商业服务业人员、个体户、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之间、小于36岁的人群和大于36岁的人群之间。另外,如图3所示,“都市移民”⑨和“都市本地人”⑩的消费模式较接近白领从业人群和较年轻人群,而“其他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较接近(半)体力劳动人群和较年长人群,这体现了都市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但是,居住在都市地区的影响不如年龄和社会阶层的影响来得显著。

图2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参与的多元对应分析(职业阶层与年龄为补充变量),2003

注:横轴(轴1)为主轴,代表“节俭—适度型消费模式”;纵轴(轴2)代表“奢侈型消费模式”。

数据来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调查人群:2003年居住于中国城镇地区住户中的15-77岁的男性和女性;样本总数:3277。

因为年龄和职业阶层两个变量沿着轴1紧密地分布而且较少有沿着轴2的纵向分布,可以说年龄和职业阶层是轴1所代表的消费模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又因为轴1是解释最多变异的主轴,因此可以说年龄和职业阶层是区分城镇人口消费模式的最重要因素。通过考察每一种模态对两个轴的变异所做的贡献,(11)轴1主要被“偶尔”和“从不”两种模态所解释,二者的贡献分别占35%和36.5%,因此轴1大体上可以被描述为一种“节俭—适度型消费模式”,较年长、(半)体力职业阶层的人群和“其他城市居民”较为节俭,而较年轻、白领职业阶层的人群和都市居民则更经常参与多种消费行为(适度消费)。

收入是区分轴2所定义的消费模式的最显著因素(见图3)。沿着轴2,顶端是年收入60000元及以上,再往下是年收入30000元至60000元;其他收入组集中于轴2的底端,但是年收入5000元至10000元和年收入低于5000元两组也沿着轴1分布。高于60000元的收入组尤其接近“频繁地”去餐馆吃饭、“频繁地”在较有名的商店购物、拥有的家庭耐用品大多为名牌、使用大量艺术品装饰家


混合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应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典案三学案设计(3)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